为什么华夏版五卷本《中国通史》说朱元璋是一身兼任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

 我来答
wangbao3388
2016-06-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2万
展开全部
胡惟庸本人的胡作非为,最终引爆了1380年皇权和相权的冲突。1380年正月,胡惟庸被杀。以胡惟庸之死为标志,明代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转折。
追问
我想知道详细的。
追答
朱元璋杀胡惟庸,表面上是因为胡惟庸的胡作非为,归根结底却应该是皇权与相权的冲突。自秦朝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千多年,宰相是辅助君主执政的大臣,是统领百官、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相的名称和职权,虽然在不同朝代会有所变化,但其作为皇权和官僚制度之间枢纽的性质没有变化。相权与皇权的关系是矛盾的:一方面,相权是皇权的延伸,是协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权力的伸展;另一方面,相权却又制约或威胁皇权。纵观中国历史,在皇权与相权博弈的过程中,皇权日尊而相权日衰。然而,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不能容忍任何对皇权的挑战,所以他选择废除了宰相制度。
处死胡惟庸后,朱元璋决定废除中书省,同时革除大都督府。他下诏说:“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佐,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总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纪纲。岂意奸臣窃持国柄,……蠹害治政,谋危社稷。……朕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各司所事。更置五军都督府,以分领军卫。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雍蔽。”
中书省废除后,其职权一分为六,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大都督府的权力则被一分为五,由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分掌。此外,朱元璋在1378年增设通政司,掌内外章奏;1381年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这样,之前中书省、御史台、大都督府向皇帝负责的政治架构,变成了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十三个机构共同向皇帝负责的格局。
废宰相之后,皇权与相权合二为一,君主专权得到了空前强化。然而,从政治运作的角度看,废除宰相却造成了一系列恶果,例如宦官专权的问题。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在其《明夷待访录》中感叹道:“有明主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而且,朱元璋可以凭其超强的工作能力,把大权独揽于身,但他的子孙后代却不能与他相比,从而留下了隐患。朱元璋处心积虑的废宰相之举,其实并不能化解封建末期的危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