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有这句话吗?是什么意思?
展开全部
人最大的悲哀不是身死,而是人活着,心却死了。没有灵魂的躯壳,犹如行尸走肉,活在世上,却比死了还痛苦百倍,千倍。三国,有这样一个谋士,才智也许比不上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可应该也相差不会太多。如果他的智慧和谋略为曹操所用,也许刘备早就溃不成军,甚至还没到天下三分,就被曹操大军灭亡。他只要把刘备的老底揭一揭,曹操就在新野结果了刘备,他只要把庞统一算计,铁索连环将无法施行,他只要点拨下曹操,也许火烧赤壁将成镜花雪月,水中泡影。可是他终其一生,宁愿碌碌无为,宁愿在寂寞中消亡,宁愿智谋在肚中糜烂,他就是不发一声,不愿为曹操出任何一个计谋。孙刘阵营任何一个破绽和疏漏,他看在眼里,却没有计上心来,还极力维护,帮忙补缺堵漏。他就是大义肝胆,恪守诺言,至孝至真,无怨无悔的徐庶徐元直。
最初刘备起兵之时,徐庶化名单福,投奔刘备,成了他的军师和明灯。那时的单福风度翩翩,风流倜傥,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刘备倚仗他的谋略,才得以跟曹操抗衡,让曹操很是头疼脑热。刘备很信任他,对他言听计从,甚至他的地位超越了刘备的两位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其实是嫉妒和抵触的,不过他们越抵触,越体现了刘备的好。刘备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单福在他手下过得很滋润,很是如鱼得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这点显示了刘备的过人之处,刘备没有三两三,没人愿意为他上梁山。曹操很忌惮单福,他觉得单福对他是个威胁,实实在在的绊脚石。他很欣赏单福,他想把单福据为己有。他为他费尽心思,而且他还知道单福就是徐庶。而刘备还只是单纯的以为单福就是单福,从不疑有他。曹操很有心,可惜郎有情,妾无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切雨打风吹去。曹操想招降徐庶,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资源,可惜徐庶就是一榆木疙瘩,纹丝不动,所有人情牌,利益牌在他眼里,都丝毫无效。
是人都有弱点,徐庶最大的弱点就是至孝。于是,无计可施又不甘心失败的曹孟德把徐庶老母亲搬来了,正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彻底断了曹孟德的路。他的母亲一样的铁石心肠,一样的榆木疙瘩,曹操很无语,徐母不配合,怎么都不肯招降徐庶,和她儿子一样的不识时务。曹操无计可施,可他手下的谋士程昱给他出了个馊主意,这个馊主意是把徐庶骗来了,可是却把徐庶的心给揉碎了,从此,徐庶成为一具行尸走肉,哀莫大于心死。程昱用计骗来了徐母的亲笔字体,用这个字体写了封家书给徐庶。假家书鱼目混珠,从曹营送到单福手里。纸包不住火,单福向刘备坦白,满满的都是泪。刘备很震惊,他从没想过单福会骗他,而且从一开始就骗,连名字都是假的。不过那些都是善意的谎言,一切都那么的微不足道。徐庶把老母亲写的家书亮出来给刘备,刘备看着潸然泪下的徐庶,他读懂了徐庶的心境,他想起了自己死去的老母亲,心在那一刻融化了。徐庶要走,爱才的刘备却无从挽留。不想走的徐庶就要离开,刘备心头升起千万种舍不得的情愫。这样的刘备,至真至性,徐庶心里头感动得一塌糊涂,感恩戴德。可是母亲的书信和安危一直记挂在心头,如果自己不去曹操那里,母亲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出了什么差错,自己不止将背负不孝的千古骂名,自己更是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曹孟德抓住了徐庶的最大短板,徐庶出走曹营迫在眉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和刘备相比,曹操的为人在徐庶心里大打折扣,甚至一个天上,一个人间。曹操逼得越急,徐庶越是抵触,刘备越是舍不得,越是让他走,更彰显了刘备宽广的胸怀。于是徐庶做出了让刘备一辈子都安心的决定,他向刘备保证,此去曹营,一辈子都不给曹孟德献谋划策,哪怕只言片语,即使曹操对他再好,再怎么努力。君子一诺,在那个要脸面重承诺的年代,就是奸雄曹操都非常注重诺言,行必践言必果。刘备很感动,他相信徐庶,他很动容,他知道徐庶此去将永不复返,更知道徐庶为此已经要做出巨大的让步和牺牲。
刘备越是这样依依不舍,徐庶走得越是不安心,不忍心,他是个老好人。他不忍心自己的事业蓝图还没描绘好,一切就前功尽弃。他心里有个完美的接班人,那就是卧龙诸葛亮。所以他和刘备挥泪而别后,忽然又调转马头,走马举荐诸葛亮。正是他的大力举荐,正是他的极力推崇,才有了刘备后续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成就了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千古佳话。徐庶引出卧龙诸葛亮,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为了给刘备一个交代,更为了让自己走得心安理得。可是徐庶有个伟大的母亲,因为她识大体,明事理,更惊人的是她如此的刚烈,徐庶不知道自己去曹营非但没有救到母亲,反而加速了她的死亡。不止徐庶没想到,曹操,程昱这些人也没有想到。他们以为,徐庶来了,他乖乖就范,好好听话,他母亲会回心转意,走上正轨的。可惜,他们低估了这颗伟大的心。徐母看到徐庶,非但没有丝毫开心,那一顿臭骂,足以震古烁今。骂得徐庶惭愧羞赧,无地自容。骂得徐庶晕头转向,昏天黑地。骂得曹操七窍生烟,无言以对。
徐庶现在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被骗了,被他们耍了。曹操用了卑鄙的伎俩把自己诱骗过来,好吧,曹孟德,你越这样卑鄙,我徐庶越看不起你,越不想和你们这些人同流合污。还没等徐庶盘算好,他的母亲竟然上吊自杀了。徐庶神经彻底被摧垮了,他天旋地转,他深深忏悔,他无法原谅,他痛哭流涕。不孝子徐庶,不孝子,不孝子,害死了自己的老母。一切都来得那么晚,一切又来得那么突然,曹操也措手不及,猝不及防。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他也不想这样。可是徐庶就死认这个理,没有你曹孟德这般折腾,我老母亲就不会死,没有你们这样小人算计,我徐庶就不会落得千古骂名。罢了,罢了,我原本就心属刘皇叔,现在更是坚定原本的立场。不管得罪也好,赎罪也罢,反正我徐庶就是这样任性到底。心死了,再怎么挽回,也是无力回天。徐庶是条真正的汉子,他做到了最初的承诺,可惜母亲再也无法看到了,可惜母亲再也无法活过来了,不过这位伟大的母亲应该可以含笑九泉了。在那个战争年代,曹操旗下谋士一个个为了争宠,为了巩固自身利益,殚精竭虑,出奇谋,划奇策,好不热闹,往往争得头破血流。总有这样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默默无语,静得让人害怕,让人心疼,与世无争,格格不入。曹操很想让他为自己出言献策,哪怕参与话题讨论也好,滥竽充数也罢,可他就不,他总是一笑而过,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曹操心里有愧,不敢强求,曹操心里有鬼,不敢硬来。于是,徐庶就这样,一直默默的坐在那里,朝堂之上的喧嚣与己无关,我依然是个安静的美男子,哀莫大于心死,从此身在曹营,心在汉室。
最初刘备起兵之时,徐庶化名单福,投奔刘备,成了他的军师和明灯。那时的单福风度翩翩,风流倜傥,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刘备倚仗他的谋略,才得以跟曹操抗衡,让曹操很是头疼脑热。刘备很信任他,对他言听计从,甚至他的地位超越了刘备的两位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其实是嫉妒和抵触的,不过他们越抵触,越体现了刘备的好。刘备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单福在他手下过得很滋润,很是如鱼得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这点显示了刘备的过人之处,刘备没有三两三,没人愿意为他上梁山。曹操很忌惮单福,他觉得单福对他是个威胁,实实在在的绊脚石。他很欣赏单福,他想把单福据为己有。他为他费尽心思,而且他还知道单福就是徐庶。而刘备还只是单纯的以为单福就是单福,从不疑有他。曹操很有心,可惜郎有情,妾无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切雨打风吹去。曹操想招降徐庶,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资源,可惜徐庶就是一榆木疙瘩,纹丝不动,所有人情牌,利益牌在他眼里,都丝毫无效。
是人都有弱点,徐庶最大的弱点就是至孝。于是,无计可施又不甘心失败的曹孟德把徐庶老母亲搬来了,正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彻底断了曹孟德的路。他的母亲一样的铁石心肠,一样的榆木疙瘩,曹操很无语,徐母不配合,怎么都不肯招降徐庶,和她儿子一样的不识时务。曹操无计可施,可他手下的谋士程昱给他出了个馊主意,这个馊主意是把徐庶骗来了,可是却把徐庶的心给揉碎了,从此,徐庶成为一具行尸走肉,哀莫大于心死。程昱用计骗来了徐母的亲笔字体,用这个字体写了封家书给徐庶。假家书鱼目混珠,从曹营送到单福手里。纸包不住火,单福向刘备坦白,满满的都是泪。刘备很震惊,他从没想过单福会骗他,而且从一开始就骗,连名字都是假的。不过那些都是善意的谎言,一切都那么的微不足道。徐庶把老母亲写的家书亮出来给刘备,刘备看着潸然泪下的徐庶,他读懂了徐庶的心境,他想起了自己死去的老母亲,心在那一刻融化了。徐庶要走,爱才的刘备却无从挽留。不想走的徐庶就要离开,刘备心头升起千万种舍不得的情愫。这样的刘备,至真至性,徐庶心里头感动得一塌糊涂,感恩戴德。可是母亲的书信和安危一直记挂在心头,如果自己不去曹操那里,母亲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出了什么差错,自己不止将背负不孝的千古骂名,自己更是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曹孟德抓住了徐庶的最大短板,徐庶出走曹营迫在眉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和刘备相比,曹操的为人在徐庶心里大打折扣,甚至一个天上,一个人间。曹操逼得越急,徐庶越是抵触,刘备越是舍不得,越是让他走,更彰显了刘备宽广的胸怀。于是徐庶做出了让刘备一辈子都安心的决定,他向刘备保证,此去曹营,一辈子都不给曹孟德献谋划策,哪怕只言片语,即使曹操对他再好,再怎么努力。君子一诺,在那个要脸面重承诺的年代,就是奸雄曹操都非常注重诺言,行必践言必果。刘备很感动,他相信徐庶,他很动容,他知道徐庶此去将永不复返,更知道徐庶为此已经要做出巨大的让步和牺牲。
刘备越是这样依依不舍,徐庶走得越是不安心,不忍心,他是个老好人。他不忍心自己的事业蓝图还没描绘好,一切就前功尽弃。他心里有个完美的接班人,那就是卧龙诸葛亮。所以他和刘备挥泪而别后,忽然又调转马头,走马举荐诸葛亮。正是他的大力举荐,正是他的极力推崇,才有了刘备后续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成就了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千古佳话。徐庶引出卧龙诸葛亮,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为了给刘备一个交代,更为了让自己走得心安理得。可是徐庶有个伟大的母亲,因为她识大体,明事理,更惊人的是她如此的刚烈,徐庶不知道自己去曹营非但没有救到母亲,反而加速了她的死亡。不止徐庶没想到,曹操,程昱这些人也没有想到。他们以为,徐庶来了,他乖乖就范,好好听话,他母亲会回心转意,走上正轨的。可惜,他们低估了这颗伟大的心。徐母看到徐庶,非但没有丝毫开心,那一顿臭骂,足以震古烁今。骂得徐庶惭愧羞赧,无地自容。骂得徐庶晕头转向,昏天黑地。骂得曹操七窍生烟,无言以对。
徐庶现在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被骗了,被他们耍了。曹操用了卑鄙的伎俩把自己诱骗过来,好吧,曹孟德,你越这样卑鄙,我徐庶越看不起你,越不想和你们这些人同流合污。还没等徐庶盘算好,他的母亲竟然上吊自杀了。徐庶神经彻底被摧垮了,他天旋地转,他深深忏悔,他无法原谅,他痛哭流涕。不孝子徐庶,不孝子,不孝子,害死了自己的老母。一切都来得那么晚,一切又来得那么突然,曹操也措手不及,猝不及防。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他也不想这样。可是徐庶就死认这个理,没有你曹孟德这般折腾,我老母亲就不会死,没有你们这样小人算计,我徐庶就不会落得千古骂名。罢了,罢了,我原本就心属刘皇叔,现在更是坚定原本的立场。不管得罪也好,赎罪也罢,反正我徐庶就是这样任性到底。心死了,再怎么挽回,也是无力回天。徐庶是条真正的汉子,他做到了最初的承诺,可惜母亲再也无法看到了,可惜母亲再也无法活过来了,不过这位伟大的母亲应该可以含笑九泉了。在那个战争年代,曹操旗下谋士一个个为了争宠,为了巩固自身利益,殚精竭虑,出奇谋,划奇策,好不热闹,往往争得头破血流。总有这样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默默无语,静得让人害怕,让人心疼,与世无争,格格不入。曹操很想让他为自己出言献策,哪怕参与话题讨论也好,滥竽充数也罢,可他就不,他总是一笑而过,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曹操心里有愧,不敢强求,曹操心里有鬼,不敢硬来。于是,徐庶就这样,一直默默的坐在那里,朝堂之上的喧嚣与己无关,我依然是个安静的美男子,哀莫大于心死,从此身在曹营,心在汉室。
展开全部
成语,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解释】现代意义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也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古意理解】在这里对心的理解可以是人的思维器官,孟子:"心之官则思”,这里把“心”理解为思想或观念,那么庄子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最悲哀的莫过于人的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因为庄子主张自由自在的活。
【示例】◎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
【解释】现代意义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也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古意理解】在这里对心的理解可以是人的思维器官,孟子:"心之官则思”,这里把“心”理解为思想或观念,那么庄子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最悲哀的莫过于人的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因为庄子主张自由自在的活。
【示例】◎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解释】现代意义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就是心灰意冷是最大的悲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