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子发红发黄是什么病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出现水稻叶尖发红、红黄的现象,其发生有以下特点:
一是发病比较突然,在短期内集中发生。大多在天气条件出现急剧变化时突然发病。
二是发病面积大、病株率高。在一个地方,有多个田块的水稻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病,发病田块出现症状的水稻叶片比例高。
三是症状大致一致。一般在水稻上部叶片的叶尖发病,病部通常3~5厘米长,长的可达病叶的一半,病部以下叶色正常。病部通常有暗褐色、黑色小点。从寄送来的病株看,病叶没有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等常见水稻病害的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缺钾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变。
四是不同田块差异大,发病田块水稻根系大多生长不良。发病田块通常没有能够及时搁田或搁田质量较差,很多田块到水稻孕穗期(有明显的穗苞)至破口期田间土壤仍然较烂,田间水稻根系生长不良,黄根多、白根少,甚至有很多黑根。五是天气平稳后,病害通常会停止发展,新抽生的叶片不再表现症状,但也有部分田块新生叶叶尖仍然出现病症。
根据上述发病特点,综合各方面因素看,近期各地大面积水稻叶尖发红、发黄,主要是生理性病变,主要原因是在前期不良的天气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不良,吸收水分、肥分的能力下降,出现生理性缺钾等症状。
7月底8月初,江苏各地水稻已陆续进入拔节长穗期,低温阴雨寡照使水稻脱水搁田困难,水稻根系缺氧,不利于根系生长和下扎;无效分蘖增多,高峰苗数高于上年同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速度下降,水稻生育进程延缓,生育期较上年同期推迟3~4天。连续阴雨还影响了穗肥的正常施用,肥料流失也较严重,降低了穗肥的施用效果。田间郁闭度大,还使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发生加重。
搁田困难的田块,一方面水稻群体大、营养生长旺盛,对钾素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水稻根系生长不良,吸收钾肥的能力下降,即使田间土壤中有较多的钾素养分,水稻也不能吸收,并因生理性缺钾出现叶尖发黄、发红等症状。另外,搁田困难的田块,通常肥料正常施用也会受到影响,肥料流失也较严重,钾肥施用量少、流失多,会导致土壤缺钾,进而水稻出现缺钾症状。
8月底9月初全省出现低于15℃的低温天气,会使水稻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温度低于15℃时水稻根系活力极弱),容易引起生理性缺素症状。
处理措施
上述各地大面积出现的水稻叶尖发红、发黄现象,在往年水稻生长过程中也常有发生。安徽省曾有一农户的300亩杂交稻发生过类似情况,发病后10天左右,经检查病苗,病株主茎已拔长3个节间,下部叶片叶尖上有缺钾引起的病斑,而新抽生的叶片基本正常,因而建议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对重病田适当喷施钾肥。半个月后农户反映,稻苗全部恢复生长,新叶长出后下部病叶被掩盖。期间仅喷施了一次磷酸二氢钾。
水稻进入孕穗至破口抽穗期,生产上对发病田块重点应加强管理,采取湿润灌溉的方法保根、护根。对前期搁田不良、目前田土仍然较软甚至很烂的田块,仍然要坚持软搁田,即使水稻处于抽穗扬花期,只要田间不出现大的裂缝,都可以不上水;需要进水治虫时,宜灌薄层水,保水3天左右排水露田。另外,上述发病田块一般来说水稻根系生长都不是太好,在灌浆中后期遇低温时容易发生生理性青枯现象,目前更应加强养根护根,并注意在北方冷空气南下出现低温天气时灌深水护苗,天气稳定后再排水露田。
目前对发病较轻的田块,一般不需要采取其他的措施,水稻生长能逐渐恢复,对最终产量影响不大。发病重的田块,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有利于病株恢复。钾肥施用量少,或者肥料流失多的田块,可能存在土壤缺钾的情况,对这部分田块应适当增施钾肥,一般可以每亩施氯化钾5~10公斤。
注意事项
1、稻田喷施敌百虫、丙溴磷、毒死蜱、三唑磷、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在用药量过大、施用浓度过高时可能对水稻产生药害,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特别是在高温期用弥雾机施药时药害更容易发生。
2、水稻叶尖发黄可能由缺钾引起,喷施尿素等氮素肥料会加重缺钾症状。如果稻叶健康部位没有因缺氮引起的落黄现象,不要喷施尿素。如果稻叶健康部位有落黄现象,可以将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混合喷雾,每50公斤水用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100~150克。
3、稻田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对稻苗产生伤害,一般按0.2%~0.3%的浓度喷雾。
4、出现叶尖发红、发黄症状的水稻品种。种植该品种时应加强肥水管理,避免田间长期积水、沤根。
一是发病比较突然,在短期内集中发生。大多在天气条件出现急剧变化时突然发病。
二是发病面积大、病株率高。在一个地方,有多个田块的水稻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病,发病田块出现症状的水稻叶片比例高。
三是症状大致一致。一般在水稻上部叶片的叶尖发病,病部通常3~5厘米长,长的可达病叶的一半,病部以下叶色正常。病部通常有暗褐色、黑色小点。从寄送来的病株看,病叶没有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等常见水稻病害的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缺钾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变。
四是不同田块差异大,发病田块水稻根系大多生长不良。发病田块通常没有能够及时搁田或搁田质量较差,很多田块到水稻孕穗期(有明显的穗苞)至破口期田间土壤仍然较烂,田间水稻根系生长不良,黄根多、白根少,甚至有很多黑根。五是天气平稳后,病害通常会停止发展,新抽生的叶片不再表现症状,但也有部分田块新生叶叶尖仍然出现病症。
根据上述发病特点,综合各方面因素看,近期各地大面积水稻叶尖发红、发黄,主要是生理性病变,主要原因是在前期不良的天气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不良,吸收水分、肥分的能力下降,出现生理性缺钾等症状。
7月底8月初,江苏各地水稻已陆续进入拔节长穗期,低温阴雨寡照使水稻脱水搁田困难,水稻根系缺氧,不利于根系生长和下扎;无效分蘖增多,高峰苗数高于上年同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速度下降,水稻生育进程延缓,生育期较上年同期推迟3~4天。连续阴雨还影响了穗肥的正常施用,肥料流失也较严重,降低了穗肥的施用效果。田间郁闭度大,还使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发生加重。
搁田困难的田块,一方面水稻群体大、营养生长旺盛,对钾素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水稻根系生长不良,吸收钾肥的能力下降,即使田间土壤中有较多的钾素养分,水稻也不能吸收,并因生理性缺钾出现叶尖发黄、发红等症状。另外,搁田困难的田块,通常肥料正常施用也会受到影响,肥料流失也较严重,钾肥施用量少、流失多,会导致土壤缺钾,进而水稻出现缺钾症状。
8月底9月初全省出现低于15℃的低温天气,会使水稻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温度低于15℃时水稻根系活力极弱),容易引起生理性缺素症状。
处理措施
上述各地大面积出现的水稻叶尖发红、发黄现象,在往年水稻生长过程中也常有发生。安徽省曾有一农户的300亩杂交稻发生过类似情况,发病后10天左右,经检查病苗,病株主茎已拔长3个节间,下部叶片叶尖上有缺钾引起的病斑,而新抽生的叶片基本正常,因而建议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对重病田适当喷施钾肥。半个月后农户反映,稻苗全部恢复生长,新叶长出后下部病叶被掩盖。期间仅喷施了一次磷酸二氢钾。
水稻进入孕穗至破口抽穗期,生产上对发病田块重点应加强管理,采取湿润灌溉的方法保根、护根。对前期搁田不良、目前田土仍然较软甚至很烂的田块,仍然要坚持软搁田,即使水稻处于抽穗扬花期,只要田间不出现大的裂缝,都可以不上水;需要进水治虫时,宜灌薄层水,保水3天左右排水露田。另外,上述发病田块一般来说水稻根系生长都不是太好,在灌浆中后期遇低温时容易发生生理性青枯现象,目前更应加强养根护根,并注意在北方冷空气南下出现低温天气时灌深水护苗,天气稳定后再排水露田。
目前对发病较轻的田块,一般不需要采取其他的措施,水稻生长能逐渐恢复,对最终产量影响不大。发病重的田块,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有利于病株恢复。钾肥施用量少,或者肥料流失多的田块,可能存在土壤缺钾的情况,对这部分田块应适当增施钾肥,一般可以每亩施氯化钾5~10公斤。
注意事项
1、稻田喷施敌百虫、丙溴磷、毒死蜱、三唑磷、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在用药量过大、施用浓度过高时可能对水稻产生药害,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特别是在高温期用弥雾机施药时药害更容易发生。
2、水稻叶尖发黄可能由缺钾引起,喷施尿素等氮素肥料会加重缺钾症状。如果稻叶健康部位没有因缺氮引起的落黄现象,不要喷施尿素。如果稻叶健康部位有落黄现象,可以将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混合喷雾,每50公斤水用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100~150克。
3、稻田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对稻苗产生伤害,一般按0.2%~0.3%的浓度喷雾。
4、出现叶尖发红、发黄症状的水稻品种。种植该品种时应加强肥水管理,避免田间长期积水、沤根。
展开全部
水稻叶尖发红,发黄,主要是生理性病变
主要原因是在前期不良的天气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不良,吸收水分、肥分的能力下降,出现生理性缺钾等症状。
出现水稻叶尖发红、红黄的现象,其发生有以下特点:
一是发病比较突然,在短期内集中发生。大多在天气条件出现急剧变化时突然发病。
二是发病面积大、病株率高。在一个地方,有多个田块的水稻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病,发病田块出现症状的水稻叶片比例高。
三是症状大致一致。一般在水稻上部叶片的叶尖发病,病部通常3~5厘米长,长的可达病叶的一半,病部以下叶色正常。病部通常有暗褐色、黑色小点。从寄送来的病株看,病叶没有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等常见水稻病害的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缺钾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变。
四是不同田块差异大,发病田块水稻根系大多生长不良。发病田块通常没有能够及时搁田或搁田质量较差,很多田块到水稻孕穗期(有明显的穗苞)至破口期田间土壤仍然较烂,田间水稻根系生长不良,黄根多、白根少,甚至有很多黑根。五是天气平稳后,病害通常会停止发展,新抽生的叶片不再表现症状,但也有部分田块新生叶叶尖仍然出现病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