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历史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审准题目.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
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试题结构.
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
示语、限定语.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由专用历史名词构成(材料问答题的主干语一般以历史材料的形式出现).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这是问题的主体,是试题的核心,试题的其余各成分都围绕它展开.只有正确理解中心语的内涵,才能把握住审题的大方向.不然,准确审题则无从谈起.找出主干语应作为审题的起点.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审题的最终落脚点.找准答项语就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找到了解题的着力点,收集材料、组织答案就有了目标.审定答项语是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这些词语能够清楚地告诉我们试题的类型,提示我们应对的方法.把握准提示语,就能够确定答案的基本结构,确定试题的基本解答方式.
限定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个别试题的限定语融合在主干语之中).如:"简要评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一题中带着重号的词语就属于限定语.其中"简要"是对提示语从程度方面进行的限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对主干语从时间范围上进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对答项语从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准确理解了限定语就可以少做许多无用功,从而保证把非常宝贵的考试时间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并且还可以减少阅卷老师的劳动量,避免惹老师讨厌.
当然,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的是一题多问.有的虽然是只有一问,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却不是一目了然.如98年高考试题第49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题中的主干语是"这种现象"即"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答项语是"原因",提示语是"说明",限定语是"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虽然这几种成分的分布不是那么清楚,但只要稍做深入分析,并不难找出.一题多问的,则需要逐个找出它们的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和限定语.把一个题目看作是几个题目分别解答.
第二,推敲关键词语.
弄清试题结构,找出试题的四个组成部分,只是为准确审题创造了便利条件.理解了上述四部分的内涵才能算得上明确了题目要求.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都是由若干词或词组组成的,能否正确认识上述各成分,取决于对这些词语,特别是关键词语的理解.由此看来,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是审题的基础,推敲关键词语便成为审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步骤.
审题中最易于出错的是限定语.对组成限定语的各词语的推敲,往往决定着考生能否按照命题者限定的范围答题.如果把题审"小",就会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如果把题审"大",就会多做许多无用功,浪费大量宝贵的考试时间,并且还会冲淡问题的主题,影响考试的得分.因此,我们在考试中应不惜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这项重要工作.
在有多个问项的问答题中,审清每一问的主干语并非易事.除第一问以外的各个问项的主干语大多是代词,如:"其"、"此"等等.这些代词的含义都是由它前面的一句或几句话决定的,有些语句往往还相当复杂.在审题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导致不能正确认识这些代词的含义.这样,就必然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自然也就得不到本来应得的分数.
第三,推测命题意图.
要做到真正准确地理解题义,完全按照试题的要求解答问答题,仅仅能把题目的结构弄清,把握住关键词语的含义,从字面上理解了试题,是不能够完全满足要求的.只有认识到了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才能算是真正"到位".考生弄清了命题者要考查哪些方面的能力、考查哪些基础知识,考查哪些方面的政治思想认识?就能够按照命题者的意图,顺着命题者的思路去解答问题.这样,考生对问题的解答,就会最大限度地接近试题的"参考答案".
二、找齐材料
在"审清题目"之后,考生的思维应立即转向对答题所需材料的收集上来.找齐材料是解好问答题的关键.只有找齐了材料,才能保证回答问题时不漏要点.换言之,就是不漏得分点.由此我们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答题所需材料搜集的齐全与否,将决定着问答题的最后得分.
"材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与题目有关的基本史实,二是答题所需的历史基本理论和基本认识."收集"当然是指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
对材料的收集要"全面",不漏过与题目有关的任何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解决时间紧与内容多的矛盾,做到"简明",对材料的搜寻只能是纲要性的,框架式的.
三、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是规范答题的必要条件.
1.理清答案的基本结构,筛选要点.
完成前面所述两个步骤以后,考生的主要精力应立即转到对答案的总体规划上.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相关要点如何组合?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次对试题要求仔细推敲,然后从前面选定的材料中精选出与题目关系最密切的部分,组成答案要点.
2.研究试题的分值分布,确定答题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分值较高的问项,理所当然是解答的重点.
3.理清试题本身并未明确指出思考方向的问项的解答思路,突破难点.这些问题虽然难以把握,但它们往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原因"、"评价"、"体会"等等.下面探讨一下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①"原因".分析原因无论从什么角度入手,都必须明确找出历史的承担者--题中所述历史现象所涉及的社会团体(或个人).逐个分析它们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它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它们与题目中所涉及的事物的联系.由此,就不难找出它们对题中所述历史现象的发生所产生的作用,也就是说是上述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②"评价".一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
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不足"等几个角度思考.
积极方面,通常又称之为"意义".往往分成以下三部分来回答:第一,用简练的语言(一般是一句话)概括所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第二,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较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长期的、大范围的影响.
③"体会"(启发、启示、反映出什么、想到了什么?等等).这类问题,考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许多同学在考试时,干脆放弃这些题目.
其实,这种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它们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规律性、本质性的结论.第二,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第三,题中所述现象验证了哪些现行政策的正确性或者是验证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第四,我们能从题中现象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第五,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后,我们的工作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按照上述思路思考,我们就不难得出"体会"类试题的答案.再加上此类问题的评分标准一般比较宽泛.这类"难题"反倒能够成为易于得分的题目.
4.打破思维定式,严格按照试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问题.
引进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改变教材和社会造成的思维定式,是高考检测考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历史,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命题方式.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的特点,往往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同时,也都有着相当高的难度,是考生易于失分的试题.如:1995年高考第38题第3、4问:"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答案为:"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而许多考生却基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的灿烂辉煌文化成就为全世界所注目,我们为自己的祖先的成就而自豪"等思维定式,不能客观地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条件,对在封建制度下科技被视为"奇技淫巧"等现象视而不见.结果他们的思维方向与试题要求南辕北辙,考取高分自然就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考生在确定解题思路时,一定不能先回顾以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不能机械照搬教材上相关内容的表述.应是坚定地依照审题的结果,果断地从教材相应内容中提取与试题有关的一些方面的信息,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就能有效地排除思维定式的干扰,保证把审题的成果转化成答题的正确思路.
5.编制提纲.
大家普遍认为,编制提纲是保证答案的完整、条理、规范、整洁的必要手段,应该是应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许多考生在应试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省略这一步骤.这主要是由于考试时间紧与试卷题量大的矛盾所致.综合利弊,较为恰当的做法是:提纲一定要列,但必需简明扼要.
提纲应包括两大方面内容,第一,明确列出共有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分几段,每一段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几个要点,每个要点使用哪些关键词语.第二,设计答案在卷面上的布局,安排好每一小问、每一层次在卷面上位置,为下一步的规范作答奠定基础.
提纲字数不易过多,自己能明白即可.
四、规范作答
规范作答是解答好问答题的最终保证.
1.答题格式规范.解答问题要严格对应试题的提问方式,采用历史教学界通常使用的格式,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这样组织出的答案就能与历史阅卷教师的一般思路保持一致,为老师顺利地阅读、评判试题创造出便利条件.按照规范化的格式答题,能有效地减轻评卷老师负担.同时,也在无形中为考生创造了更多得分机会.
2.语言规范.组织答案必须注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这样做的优点主要在于:能用最简捷的语言,最准确地表达考生的思想.同时,还能充分地显示出考生的历史学功底,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3.书写规范.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字体规范、用字规范.答题一般应使用楷书,字体虽然不要求有多高的艺术水平,但必须要做到字迹清晰、卷面整洁.答卷时用字也必须注意规范,不能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更不能自己随便造字.第二,布局规范.答卷时要尽可能按照"编制提纲"时设计的版面书写,考生书写的答案以占试卷所留空格的五分之四左右为易.做到了以上两点,考生的答案就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这样,就能保证考生书写的答案的所有要点,不因辨识不清(或者是因为书写的杂乱无章,阅卷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找出所需要点)而不能转化成得分点.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
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试题结构.
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
示语、限定语.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由专用历史名词构成(材料问答题的主干语一般以历史材料的形式出现).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这是问题的主体,是试题的核心,试题的其余各成分都围绕它展开.只有正确理解中心语的内涵,才能把握住审题的大方向.不然,准确审题则无从谈起.找出主干语应作为审题的起点.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审题的最终落脚点.找准答项语就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找到了解题的着力点,收集材料、组织答案就有了目标.审定答项语是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这些词语能够清楚地告诉我们试题的类型,提示我们应对的方法.把握准提示语,就能够确定答案的基本结构,确定试题的基本解答方式.
限定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个别试题的限定语融合在主干语之中).如:"简要评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一题中带着重号的词语就属于限定语.其中"简要"是对提示语从程度方面进行的限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对主干语从时间范围上进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对答项语从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准确理解了限定语就可以少做许多无用功,从而保证把非常宝贵的考试时间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并且还可以减少阅卷老师的劳动量,避免惹老师讨厌.
当然,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的是一题多问.有的虽然是只有一问,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却不是一目了然.如98年高考试题第49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题中的主干语是"这种现象"即"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答项语是"原因",提示语是"说明",限定语是"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虽然这几种成分的分布不是那么清楚,但只要稍做深入分析,并不难找出.一题多问的,则需要逐个找出它们的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和限定语.把一个题目看作是几个题目分别解答.
第二,推敲关键词语.
弄清试题结构,找出试题的四个组成部分,只是为准确审题创造了便利条件.理解了上述四部分的内涵才能算得上明确了题目要求.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都是由若干词或词组组成的,能否正确认识上述各成分,取决于对这些词语,特别是关键词语的理解.由此看来,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是审题的基础,推敲关键词语便成为审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步骤.
审题中最易于出错的是限定语.对组成限定语的各词语的推敲,往往决定着考生能否按照命题者限定的范围答题.如果把题审"小",就会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如果把题审"大",就会多做许多无用功,浪费大量宝贵的考试时间,并且还会冲淡问题的主题,影响考试的得分.因此,我们在考试中应不惜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这项重要工作.
在有多个问项的问答题中,审清每一问的主干语并非易事.除第一问以外的各个问项的主干语大多是代词,如:"其"、"此"等等.这些代词的含义都是由它前面的一句或几句话决定的,有些语句往往还相当复杂.在审题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导致不能正确认识这些代词的含义.这样,就必然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自然也就得不到本来应得的分数.
第三,推测命题意图.
要做到真正准确地理解题义,完全按照试题的要求解答问答题,仅仅能把题目的结构弄清,把握住关键词语的含义,从字面上理解了试题,是不能够完全满足要求的.只有认识到了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才能算是真正"到位".考生弄清了命题者要考查哪些方面的能力、考查哪些基础知识,考查哪些方面的政治思想认识?就能够按照命题者的意图,顺着命题者的思路去解答问题.这样,考生对问题的解答,就会最大限度地接近试题的"参考答案".
二、找齐材料
在"审清题目"之后,考生的思维应立即转向对答题所需材料的收集上来.找齐材料是解好问答题的关键.只有找齐了材料,才能保证回答问题时不漏要点.换言之,就是不漏得分点.由此我们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答题所需材料搜集的齐全与否,将决定着问答题的最后得分.
"材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与题目有关的基本史实,二是答题所需的历史基本理论和基本认识."收集"当然是指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
对材料的收集要"全面",不漏过与题目有关的任何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解决时间紧与内容多的矛盾,做到"简明",对材料的搜寻只能是纲要性的,框架式的.
三、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是规范答题的必要条件.
1.理清答案的基本结构,筛选要点.
完成前面所述两个步骤以后,考生的主要精力应立即转到对答案的总体规划上.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相关要点如何组合?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次对试题要求仔细推敲,然后从前面选定的材料中精选出与题目关系最密切的部分,组成答案要点.
2.研究试题的分值分布,确定答题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分值较高的问项,理所当然是解答的重点.
3.理清试题本身并未明确指出思考方向的问项的解答思路,突破难点.这些问题虽然难以把握,但它们往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原因"、"评价"、"体会"等等.下面探讨一下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①"原因".分析原因无论从什么角度入手,都必须明确找出历史的承担者--题中所述历史现象所涉及的社会团体(或个人).逐个分析它们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它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它们与题目中所涉及的事物的联系.由此,就不难找出它们对题中所述历史现象的发生所产生的作用,也就是说是上述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②"评价".一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
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不足"等几个角度思考.
积极方面,通常又称之为"意义".往往分成以下三部分来回答:第一,用简练的语言(一般是一句话)概括所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第二,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较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长期的、大范围的影响.
③"体会"(启发、启示、反映出什么、想到了什么?等等).这类问题,考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许多同学在考试时,干脆放弃这些题目.
其实,这种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它们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规律性、本质性的结论.第二,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第三,题中所述现象验证了哪些现行政策的正确性或者是验证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第四,我们能从题中现象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第五,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后,我们的工作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按照上述思路思考,我们就不难得出"体会"类试题的答案.再加上此类问题的评分标准一般比较宽泛.这类"难题"反倒能够成为易于得分的题目.
4.打破思维定式,严格按照试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问题.
引进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改变教材和社会造成的思维定式,是高考检测考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历史,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命题方式.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的特点,往往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同时,也都有着相当高的难度,是考生易于失分的试题.如:1995年高考第38题第3、4问:"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答案为:"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而许多考生却基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的灿烂辉煌文化成就为全世界所注目,我们为自己的祖先的成就而自豪"等思维定式,不能客观地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条件,对在封建制度下科技被视为"奇技淫巧"等现象视而不见.结果他们的思维方向与试题要求南辕北辙,考取高分自然就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考生在确定解题思路时,一定不能先回顾以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不能机械照搬教材上相关内容的表述.应是坚定地依照审题的结果,果断地从教材相应内容中提取与试题有关的一些方面的信息,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就能有效地排除思维定式的干扰,保证把审题的成果转化成答题的正确思路.
5.编制提纲.
大家普遍认为,编制提纲是保证答案的完整、条理、规范、整洁的必要手段,应该是应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许多考生在应试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省略这一步骤.这主要是由于考试时间紧与试卷题量大的矛盾所致.综合利弊,较为恰当的做法是:提纲一定要列,但必需简明扼要.
提纲应包括两大方面内容,第一,明确列出共有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分几段,每一段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几个要点,每个要点使用哪些关键词语.第二,设计答案在卷面上的布局,安排好每一小问、每一层次在卷面上位置,为下一步的规范作答奠定基础.
提纲字数不易过多,自己能明白即可.
四、规范作答
规范作答是解答好问答题的最终保证.
1.答题格式规范.解答问题要严格对应试题的提问方式,采用历史教学界通常使用的格式,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这样组织出的答案就能与历史阅卷教师的一般思路保持一致,为老师顺利地阅读、评判试题创造出便利条件.按照规范化的格式答题,能有效地减轻评卷老师负担.同时,也在无形中为考生创造了更多得分机会.
2.语言规范.组织答案必须注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这样做的优点主要在于:能用最简捷的语言,最准确地表达考生的思想.同时,还能充分地显示出考生的历史学功底,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3.书写规范.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字体规范、用字规范.答题一般应使用楷书,字体虽然不要求有多高的艺术水平,但必须要做到字迹清晰、卷面整洁.答卷时用字也必须注意规范,不能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更不能自己随便造字.第二,布局规范.答卷时要尽可能按照"编制提纲"时设计的版面书写,考生书写的答案以占试卷所留空格的五分之四左右为易.做到了以上两点,考生的答案就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这样,就能保证考生书写的答案的所有要点,不因辨识不清(或者是因为书写的杂乱无章,阅卷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找出所需要点)而不能转化成得分点.
追问
我要答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