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管对P2P到底有什么意义
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与第三方支付新规,都提到了P2P的资金管理问题。P2P银行存管话题逐渐形成舆论漩涡。
我们先来看看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的关于P2P银行存管的原话:
“除另有规定外,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客户资金存管账户应接受独立审计并向客户公开审计结果。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管,并制定相关监管细则。”
这段表述有两个核心信息点,即监管层所认定的存管,应当:
①客户资金和平台本身资金分开管理。
②客户资金账户接受独立审计,并公开审计结果。
这至少对于资金存管进行了基础定义,可想而知的是,那些连平台公司运营资金与客户资金也混淆不分的草根班子,将彻底被监管否定。而另外,平台真实的客户资金存量,将被公之于众,而这些数据,是经过审计的!
意见中还留有伏笔,即“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监管细则。”也就是说,目前对于存管的定义与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是否要求做p2p的投资端与理财端严格对应,从额度到期限一一对应?是否要求每一笔资金流转,都有相应的交易凭证做核对?都还有待具体的细则。可以确定的是,至少指导意见没有在这些方面做完全的限制,一切还有待银监会监管细则。
很多投资人心理都是极茫然的。虽然网贷监管细则暂行办法明确网贷平台要进行客户资金的银行存管,但对接的少之又少。存在市场的,资质优良、产品与运营都极好的平台,可能有些并没有接上银行存管。接上的反而是不少的中小平台。
重要的是:进行银行存管,虽然资金走了一遍银行,但实际上并没有对网贷平台的标的真实与否、资金挪用与否做实质性的制约。也就是说银行存管是无法保证客户投资安全的。而照实际情况看,没有对接银行存管的平台也不一定就不安全。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有点让人为难的“银行存管”呢?其实,仅仅通过银行存管去做平台实质业务经营的风险是不可能的。那银行存管的作用是什么呢?接银行存管,虽然银行都没有公示要求与条件,但也一定有其内部标准。相当于网贷平台又过了一道筛选。这一道筛选:过滤掉有道德风险平台、账目混乱财务状况堪忧的平台、兑付风险过大的平台。
总而言之,银行不可能拿着自己招牌去冒险。这些过滤,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平台的信任感。就像刚性兑付一样,在还没完全破除前(尽管政策禁止宣传本息保障此类刚性兑付言辞),平台真正意义上所做的“本息保障”措施,都被大众认为值得信任。也正因为此,网贷平台都非常热衷“银行存管”,出现不少有水分的“银行存管”(此次调查几乎查询了所有宣称有银行存管的平台,也见到了各式银行存管的方式,后续会继续分析水分银行存管的猫腻及各类银行存管的注册投资体验)。
我们先来看看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的关于P2P银行存管的原话:
“除另有规定外,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客户资金存管账户应接受独立审计并向客户公开审计结果。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管,并制定相关监管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