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转发大户80%是中老年人,如何平衡中老年内心和社交需求,将网络谣言的危害降到最低?
中老年人为什么会成为朋友圈的“转发大户”,对这些谣言深信不疑?既有生活寂寞、从众心理、家庭关系等方面原因,主要还是中老年人知识水平较低,与社会脱节严重。
中老年人大多没有受过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综合教育,缺乏基础的科学常识,中老年日常生活中大多以经验主义判断各种事情,接受新事物的来源也主要是通过他人的口耳相传。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开始玩起了微信,不仅仅因为老一辈人对传统媒体的报道甚少怀疑其虚假,形成了惯性思维,更因为老一辈人从小缺少基础的科普教育,那些虚假新闻又能自圆其说,老一辈人自然分辨不出来。
而就这些虚假新闻本身而言,有两个特点。一是为健康着想,二是沾边点科学知识。
中老年人最关心的是健康,一家人的健康,虚假新闻正是抓了老一辈人的心里特点,吸引这些有大把空余时间的老年人去阅读。
而这些虚假新闻,也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既结合实际,又能抓点科学知识塞进文章里面,让老一辈人相信这些新闻说的有道理、赶紧转发。
因此,如果将网络上这些虚假新闻的危害降到最低,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规范网络空间,严厉查处、惩治那些散布虚假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对于被转发的虚假信息超过一定次数或者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要从重从严处理。
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关怀,健康发展老年文化产业。我国老年人口逐年上升,而相关的配套文化产业却相当落后。好的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趋势可数。
我认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子女和社会共同努力。
作为子女,不能把老年人赶出自己的生活圈,而是要关心关爱自己的妇女,经常陪陪中老人聊天。
作为社会,老年人文化产业既是商业机遇,也是责任,开展更多的惠及老年人的活动,例如组织老年人看电影、参加医疗科普讲座等等,在丰富中老年人生活的同时,提高中老年人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老年人对待网络的态度是非常纠结的,接受网络,意味着要遭遇各种骗局和谣言,抵触网络,则会逐渐的与社会和时代脱节,这种矛盾的存在,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甚至改善的,只能通过子女的情感陪护进一步加深,让中老年人尽量减少独处的时间,才能更快的融入当前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如果家庭生活成为了常态,那么中老年人对网络的接触就是在年轻人的陪伴下进行的,此时对各种谣言和骗局的辨别能力也就会持续增强,当具备了去伪存真的甄别能力以后,面对网络谣言就能够识破并避免成为谣言转发者,但这个看似简单的变化,其实是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逐渐实现的。
内心世界的情感需求也是中老年人比较渴望的,但在高压生活状态下,子女作为年轻人需要承受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各方面压力,这也就导致了孝心难以有着周到的体现,当子女的陪伴和交流成为了一种奢望,就很难让中老年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社交需求的满足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社区中心、活动机构、公益组织等诸多主体机构都可以带来这方面的改变,但前提是有完善的运行机制,才能确保中老年人对社交的不同需求可以有所满足,关键是能够在缺乏子女陪伴和交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凭借自身努力融入社交体系,这对提高中老年人的社交关系辨别能力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网络谣言不仅仅是对中老年人这个群体的伤害,因为群体性的转发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又不能因为中老年人无法辨别真伪而禁止其进入社交平台,如果在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机制上能够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强化审核机制以后,对中老年人来说就能够有效规避网络谣言的伤害,简单来说,杀伤力惊人的网络谣言,不能指望中老年人的自主屏蔽,而是需要从传播链条上加以控制,尤其是对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加强管理,毕竟中老年人对社交平台上的名人警句是存在较强依赖性的,而这些所谓网络名人才是各种网络谣言的幕后推手,所以说从根源上遏制要远远好于末端转发的限制,这也是提高中老年人去伪存真能力的基本前提。
2017-05-06 · 知道合伙人法律行家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年少的时候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听老师讲,这是五柳先生一生清高,官场不得志时,又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从而选择归隐田园,从此以后任由自己的天性,追求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老师说的固然没有错,可是今天再重新读起这位田园诗人的文章,又有了一番不一样的感受——先生已老,感叹自己“生之行休”,人生的奋斗年华已经过去,来日不多。为什么不能看淡生死“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听自己想要听的,看自己愿意看的,从此乐安天命。
时如逝水,转眼千百年过去。可是今天,很多中老年人还是保留了这种想法,所谓“五十而知天命”,尤其是老年人,奋斗了一生,“解甲归田”,前半生操劳太多,渴望过上随心所欲的生活。同时,这个年纪的人,大多已经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自以为“阅人无数”,以往昔的阅历,足以应对余生的风雨。于是不想再被大千世界的纷纷扰扰所困惑,不想再去接触日新月异的社会,导致耳中听进的只有自己想听的话,眼中看到的只有自己愿意看到的场景。对于其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难得糊涂。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网络谣言转发大户是中老年人、类似“交十块钱,就可以去鸟巢领取五万元”“解冻民族资产需要资金周转”这样赤裸裸的骗局中,受骗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如今呈肆掠势头的非法集资、第三方理财的受害者也主要以老年人为主。
很多人说,中老人信谣传谣是因为,精神寂寞。他们离开了原来的单位,原来的圈子,虽然变得无拘无束,但子女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加之陌生人社会,左邻右舍形同虚设,所以孤独的在网络上面寻找精神的寄托,从而信谣传谣。其实这样说,有失偏颇。因为相比中老年人而言,年青人面临着同样的互联网世界,甚至更为复杂。事实上互联网不是中老人受骗的罪魁祸首,抛却行骗之人的卑鄙策略不谈,中老年人拒绝正确的认知,丧失怀疑精神才是根本的原因。
《论语》有言:“六十而耳顺”,表达的意思是人到了花甲之年,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都能辨别。依靠的是什么?依靠的是前半生的经验。然而,孔子所处的时代在2000年前,那个时候社会形态比较单一,很多东西甚至千年不变。所以一个人用尽半生,几乎可以看破红尘。然而自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社会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信息大爆炸,情况更甚。
如果不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认知,如果不对这个世界抱着起码的批判,那么可能步步深渊。百年前胡适先生就曾说,我这里千言万语,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可见越往后这越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综上,促使中老年人一味受骗的深层原因并不是其内心需求和社交需求,没有人内心和社交需求受骗。而是,他们拒绝认知,拒绝怀疑。因此将网络谣言的危害降到最低,就需要我们的中老年人勇敢的走出自己划定的认知舒适区,重新以怀疑的眼光看到这个世界,质疑这个世界。虽然,终身学习,时刻更新认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老年人之所以会对朋友圈各种谣言深信不疑,是对网络的复杂不了解,和现实中言出必行出言谨慎不同,网络上的信息太混杂了,遇到什么都选择相信,那些看上去说得有理有据的谣言,他们一不小心就上当了,并且深信不疑。就拿笔者的母亲来说吧,她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女生被大四学长骗到传销组织的消息,立马打电话过来和笔者说让笔者不要随便被约出去。这个例子是有事实根据的新闻,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中老年人之所以深信谣言是出于一种对于晚辈的关怀,是害怕晚辈真的吃了这十种水果能致癌。
中老年人轻信谣言,这是件没办法的事情,造成这样现象的出现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家庭、社交需求等。而我们作为晚辈作为子女,能做的只是陪在他们身边让他们少一些上网受骗的机会,也可以进行具体的解释,让他们理解网络上很多信息都是不能够轻信的,当然这样的做法很多人都尝试过,效果甚微。最好的办法还是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告诉他们自己在外面很安全,让他们不用担心。能做的真的不多,不能真的不让用微信切断社交,只能耳提面命的一遍遍强调这样的信息不能信不要信,笔者作为一位受害者,在这方面也无能为力。
一,长期以来,中老年人的信息接收习惯不易改变。纵观如今国内外,大部分信息渠道(电视新闻、纸质媒体等)都有国家把关,在中老年人年轻时更是如此。很多中老年人年轻时候没有接触过或是很少接触现代电子产品,对这些神奇的小方盒子自然是充满了好奇,他们认为新闻里来的就差不多是对的,就比如我家一位老人对地方台各种假药假保健品假健康消息深信不疑,因为老人认为“都上中央台了” 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尚且困惑,何况是老人们呢。对此,网络从业者或者相关公司应该积极履行好网络信息监管的义务,对一些披着信息知识外衣的虚假或谣言信息要即使屏蔽,对有意发布此类信息的媒体进行约管。
二,谣言内容大多关乎自身利益。显而易见,大部分谣言都是和政策(法规修改与制定、新的退休方案等)、医疗(包括食品安全、养老等)有关的。中老年人在上世纪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复杂且残酷的政治动荡,这种不安感和不信任感促使他们时刻绷紧了怀疑的弦。中老年人怀疑政策、时局、方向、尤其是自己和子女的未来。对此,国家或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建立相应的政策方针等信息发布平台,让中老年人有相关信息的权威阐述平台可以浏览可以讨论。
三,中年老人综合文化程度偏低,科学意识淡薄。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复杂原因,中老年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浅,很多人甚至连基本的科学常识都不是很了解,他们只能采取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可以说,科学和迷信对他们来说是一样的,管用就行。迷信有“专家”证明了就是科学。对此,日常科普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对于中老年人,对于社会上的相关弱势群体都要进行科普再教育。
除此之外,社会各阶层都应该有所行动,关爱中老年人,多于老人们沟通交流,让他们心有所属,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