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展开全部
如何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更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本人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阻碍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的因素
1.地位的尴尬性:崇高的地位与公众不认可的现实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些都是社会给予教师崇高地位的肯定与认可。但现实生活中不尽然,教师行业不受喜欢,教师不受尊重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近几年的职业排行榜及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查来看,教师行业不是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
2.使命的模糊性:浮躁的心态与党的要求不符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更是把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总产值支出中教育所占比重逐年都在提升,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都提到教育地位的重要以及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但由于经济浪潮的席卷,商品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日益加深,急功近利的思想越来越严重,教师也同样受到影响。尤其是公务员改革以后,面对公务员收入的增加,门槛的增高、地位的提升,教师地位在人们的内心逐步淡薄,教师浮躁的心态也随之加重。
3.理想缺失的困惑感:个人认识的局限与党的远大理想不符
由于热衷于对物质方面的过分追求,而社会又不能给予满足,致使很多教师对人生理想失去信心,甚至于走入迷茫。这有悖于党的远大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4.队伍错落: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不符
教师队伍人才荟萃,英模辈出,高学历、高层次名师队伍不断壮大,涌现了一大批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有的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师德不高、有的业务能力不强,还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二、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的方法
网络上流传“教师育人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这不是夸张,确实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何让教师有尊严地活着,对教书育人事业充满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既需要教师自强自立,也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会侧面反映一个人的人格和情操。教师也是如此,只有最根本的世界观正确了,才可能正确处理教育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教师的职业使命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教师历来是备受广大百姓尊崇的职业。古时有“天地君亲师”之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他们必然会是人之楷模。这样一来,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树立“个人利益的满足要以社会利益的维护为前提”的人生观;其次要树立“正确对待奉献和索取、义和利”的价值观;再次要树立“真正的幸福是健康的精神需要和合理的物质需要有机联系”的幸福观。教师的人生境界犹如阶梯,有着不同的层次。但无论哪一个教师、无论哪一个人生境界的起点接受教育、进行修养,总有一个最终、最高的人生境界目标。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本身的世界观和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教师的人格对于青年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
斯大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对人类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无论外界对教师的重视程度如何,作为一名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应该基于无私的心态,发扬良好的师德师风,以孺子牛般的态度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照亮下一代燃烧自己。
2.身正为范
韩愈在《师说》中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韩愈这里的“道”是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但是,我们现代教育的“道”与之不同,是“身正”的“道”,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具有世界意义的普世价值。作为当代人民教师,只有自己“身正”,才能“正人”,才能使学生“正身”。
3.创造平台供教师提高
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设法创造自身不具备的条件供教师学习提高。一是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等方式着力培养青年教师。要求每一名骨干教师结对帮扶青年教师,从学习、工作、生活上进行关心帮助,促进其尽快成长。开展优质课比赛,要求每位骨干教师上一堂优质课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言传身教。二是加大教研力度。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备课组
一、阻碍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的因素
1.地位的尴尬性:崇高的地位与公众不认可的现实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些都是社会给予教师崇高地位的肯定与认可。但现实生活中不尽然,教师行业不受喜欢,教师不受尊重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近几年的职业排行榜及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查来看,教师行业不是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
2.使命的模糊性:浮躁的心态与党的要求不符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更是把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总产值支出中教育所占比重逐年都在提升,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都提到教育地位的重要以及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但由于经济浪潮的席卷,商品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日益加深,急功近利的思想越来越严重,教师也同样受到影响。尤其是公务员改革以后,面对公务员收入的增加,门槛的增高、地位的提升,教师地位在人们的内心逐步淡薄,教师浮躁的心态也随之加重。
3.理想缺失的困惑感:个人认识的局限与党的远大理想不符
由于热衷于对物质方面的过分追求,而社会又不能给予满足,致使很多教师对人生理想失去信心,甚至于走入迷茫。这有悖于党的远大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4.队伍错落: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不符
教师队伍人才荟萃,英模辈出,高学历、高层次名师队伍不断壮大,涌现了一大批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有的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师德不高、有的业务能力不强,还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二、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的方法
网络上流传“教师育人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这不是夸张,确实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何让教师有尊严地活着,对教书育人事业充满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既需要教师自强自立,也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会侧面反映一个人的人格和情操。教师也是如此,只有最根本的世界观正确了,才可能正确处理教育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教师的职业使命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教师历来是备受广大百姓尊崇的职业。古时有“天地君亲师”之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他们必然会是人之楷模。这样一来,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树立“个人利益的满足要以社会利益的维护为前提”的人生观;其次要树立“正确对待奉献和索取、义和利”的价值观;再次要树立“真正的幸福是健康的精神需要和合理的物质需要有机联系”的幸福观。教师的人生境界犹如阶梯,有着不同的层次。但无论哪一个教师、无论哪一个人生境界的起点接受教育、进行修养,总有一个最终、最高的人生境界目标。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本身的世界观和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教师的人格对于青年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
斯大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对人类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无论外界对教师的重视程度如何,作为一名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应该基于无私的心态,发扬良好的师德师风,以孺子牛般的态度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照亮下一代燃烧自己。
2.身正为范
韩愈在《师说》中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韩愈这里的“道”是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但是,我们现代教育的“道”与之不同,是“身正”的“道”,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具有世界意义的普世价值。作为当代人民教师,只有自己“身正”,才能“正人”,才能使学生“正身”。
3.创造平台供教师提高
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设法创造自身不具备的条件供教师学习提高。一是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等方式着力培养青年教师。要求每一名骨干教师结对帮扶青年教师,从学习、工作、生活上进行关心帮助,促进其尽快成长。开展优质课比赛,要求每位骨干教师上一堂优质课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言传身教。二是加大教研力度。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备课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