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视者要戴眼镜?
良好的用眼习惯是保护视力的基础,青少年可以参考几个注意点:
1. 控制用眼时间: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过长,每40分钟左右应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
2. 保持正确姿势:读书写字时,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正确姿势,避免弯腰驼背或趴在桌子上看书。
3. 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4. 避免用手揉眼:眼睛不适时,避免用手揉眼,以免眼睛受伤。
最后,青少年在认真学习和享受欢乐的同时,记得关注自己的眼部健康。通过坚持做眼部操、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均衡膳食、调节情绪以及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护好自己的视力。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守护明亮的双眼,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视者戴眼镜可以矫正视力,其原理是:在近视的眼睛前面加一片凹透镜,将外面的平行光线先发散,再传入眼球,矫正了过度汇聚的光线,使得光线经过晶状体后能够被汇聚到视网膜上,于是人就感觉看清楚了。如果经过医学验光确需戴眼镜,就应该戴。这是因为,人看不清时会迫使眼球加大调节力度,眼压上升,眼外肌收缩,容易导致眼轴变长,近视加深;而且不戴眼镜看书写字,势必离书本、桌面很近,更易加深近视。
近视是指眼球调节静止时(使用睫状肌麻痹药品后),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提前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从而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可能是因为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力较强或眼轴过长而形成的。
从角膜到视网膜的眼球前后径称为眼轴长度。新生儿眼轴较短为16毫米,3岁内迅速长到19.5毫米;3岁以后每年约增加0.1毫米,一直到成年时眼轴长度平均达23.5~24毫米,之后几乎不再增长。所以,婴幼儿眼轴未充分发育,多表现为生理性远视,伴随身体的生长,眼轴逐渐变长,从远视逐渐发展为正视;少数儿童眼轴长度增加较少,就会一直呈远视状态;更多的儿童由于学习过程中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睛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持续下去可引起眼球充血、眼压增高,眼球壁弹性降低,进而眼轴变长,形成不可恢复的近视。
2024-11-25 广告
当眼睛开始近视的时候,医生通常会建议近视者戴合适度数的眼镜,使视觉重新变得清晰。为什么近视者要戴眼镜呢?
这要从近视眼的成像机理说起。近视是指眼球调节静止时(使用睫状肌麻痹药品后),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提前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从而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可能是因为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力较强或眼轴过长而形成的。
从角膜到视网膜的眼球前后径称为眼轴长度。新生儿眼轴较短为16毫米,3岁内迅速长到19.5毫米;3岁以后每年约增加0.1毫米,一直到成年时眼轴长度平均达23.5~24毫米,之后几乎不再增长。所以,婴幼儿眼轴未充分发育,多表现为生理性远视,伴随身体的生长,眼轴逐渐变长,从远视逐渐发展为正视;少数儿童眼轴长度增加较少,就会一直呈远视状态;更多的儿童由于学习过程中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睛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持续下去可引起眼球充血、眼压增高,眼球壁弹性降低,进而眼轴变长,形成不可恢复的近视。
近视的调节
近视者戴眼镜可以矫正视力,其原理是:在近视的眼睛前面加一片凹透镜,将外面的平行光线先发散,再传入眼球,矫正了过度汇聚的光线,使得光线经过晶状体后能够被汇聚到视网膜上,于是人就感觉看清楚了。如果经过医学验光确需戴眼镜,就应该戴。这是因为,人看不清时会迫使眼球加大调节力度,眼压上升,眼外肌收缩,容易导致眼轴变长,近视加深;而且不戴眼镜看书写字,势必离书本、桌面很近,更易加深近视。
近视者戴眼镜可以矫正视力。
其原理是:在近视的眼睛前面加一片凹透镜,将外面的平行光线先发散,再传入眼球,矫正了过度汇聚的光线,使得光线经过晶状体后能够被汇聚到视网膜上,于是人就感觉看清楚了。
近视,中医病名。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古代医籍对本病早有认识,称为目不能远视,又名能近怯远症,
至《目经大成》始称近视。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较高者又称近觑。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理仍在研究中。
近视其实早在隋朝就有一定的认知和阐述:“中医近视症状”“目不能远视”的最早记载见于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
明朝将近视进一步具体化,而到清朝时则就是近视一词诞生的朝代;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称之为“能近怯远证”,傅仁宇《审视瑶函》 称“近觑”,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始称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