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为什么只送可乐和爆米花?
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的观点总结如下:
一,很久很久以前,久到爆米花不准被带入电影院。那时候大家认为电影院很高雅,并且要知道一开始电影是无声的,所以嚼爆米花的声音很不礼貌。
二,后来电影有声音,电影变得很普及,走进了千家万户(有点毛病,就是个意思),大部分人都看的起了。于是看电影时嘴也不能闲着,爆米花就被偷偷带进了电影院,虽然电影院还是规定不给带。
三,经济大萧条是大家看不起电影了。但是有些电影院看到了爆米花虽小但是能赚钱,你来看电影,我也顺便买爆米花,此时爆米花很便宜,能赚一点是一点。只要这些电影院依靠爆米花存活下来了。
四,大家发现爆米花便宜可口,是看电影的必备零食。于是作为传统就留了下来。以至于到了看电影不吃爆米花就不叫看电影的地步。
综上,爆米花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估计也改变不了了。
关于可乐,我就不知道了,估计是可乐弥补了吃爆米花会口渴的缺点。比较可乐的成本和爆米花一样,可以忽略不计。
还有一条,爆米花自己在家做着挺麻烦。
电影院的吧爆米花是特许经营店里的主要商品,它们的香味甚至激发了市场策略和食谱,但是电影院里曾经不是这样弥漫着食盐和黄油的诱人香味。爆米花的历史很久远,但是爆米花和电影相联系是不久的事——这种味道与位置的共生关系挽救了大萧条时期摇摇欲坠、几近崩溃的电影业。
大约8000年以前,墨西哥类蜀黍(一种样子不像我们今天所知谷物的野草)中孕育出了玉米。能制作爆米花玉米,实际上是一种内部疏松、含淀粉多,外部坚硬的玉米,因此加热的时候内部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它是中美洲最早培育的玉米品种之一。“它传到了北美和南美,但是就我所知,它只在南美存活了起来,”Popped Culture:A Social History of Popcorn的作者安德鲁·史密斯(Andrew Smith)如是说。最终,贸易把这种特殊的玉米品种带到了北美。“最有可能,北美的捕鲸者到智利,发现了这种爆米花玉米,觉得它们长得非常可爱,就在19世纪早期把它带到了北美,”史密斯解释道。
在爆米花玉米传到北美洲东部的时候,迅速扩散开来。那里的人们觉得爆这种玉米很有趣,爆米花这种零食就迅速流行起来,1848年出版的《美语词典》就收录了“爆米花”这个词条。爆爆米花也就随处可见、随处可得,尤其是在娱乐场所像是马戏团和集市。事实上,只有一处娱乐场所没有爆米花的身影——那就是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