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出自什么

 我来答
生活有梦既敢为
高粉答主

2018-11-02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373
展开全部

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什么事情你都不要执着,不要放在心上,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心生恐怖,远离胡思乱想,得到圆满无碍的佛果。

扩展资料:

注释: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觉,非从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这二百六十个字,已经够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难彻了。这个经,最主要是说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说的空,那是断灭空,他们误解佛法是消极自了的。

今把此经判分七段,用白话来逐字逐句解释,使世人明白空的真义,不至误会造业。由此断一切苦厄,并可发大悲平等心救世,证明佛法在社会上的大用,实是开发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般若般罗密多心经

百度网友8d6244b
高粉答主

2018-09-15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万
展开全部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整句为“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分段贯释:

凡夫与佛,体本不二,凡夫为因心,佛菩萨为果德,但果德亦由因而来,未有不修而能证得者也,第不可执取于有修有得有证而已。然若误执以为无修无得无证者,则凡夫可以不修,任其自成为佛,天下宁有此理?若执以为有修有得有证,则未明本来,法不能空,终不得究竟也。

惟有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得自在,既不著于有修有得有证,亦不著于无修无得无证,诸法空净,心无挂碍矣,非不挂也,挂而无碍也。挂碍为因,恐怖为果,颠倒为因,梦想为果,一切不有,乃名究竟涅槃,究竟涅槃者佛也。

明知诸法空相,无智亦无得,然终非断灭,得此不可得者,即无上菩提也。菩提非有,不可得故,菩提非空,不断灭故,以不可得之真如体性而有恒沙妙用在焉。自性本不生灭,而自性能生万法焉。

三世诸佛者,无去来也,同此果德圆成者,必依于般若修也,修至一切空净,方名波罗蜜多也。经内一切字,皆字,无字,无挂碍字,究竟字,与深字,前后互相呼应,以表德之至也。

以上五分,为前半部心经,所以表无实者,然皆在功用地,尚可言说者而说,由有而转空。下二分为下半部,所以表无虚者,已离功用地,非可言说者而说,复由空而转有,合表无实无虚之义,即如来诸法如义之意耳。

扩展资料: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藏文: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མ་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འི་སྙིང་པོ། 有时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为《金刚经》降伏其心篇,简称《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余卷中的一节。

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也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美国汉梵佛经译者PINE 2004)。

英国佛经译者Edward Conze (2000)认为这篇经书属于般若波罗蜜教派发展四阶段的第三阶段时期著作。另一方面,同为该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罗蜜心经》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心经》与禅宗的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处,而《金刚经》则被禅宗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

《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由月氏和尚支谦所译。

参考资料: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QA9668
2019-12-20 · TA获得超过291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20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252万
展开全部
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事情要踏踏实实,不能有太多的些非分之想,也就是说达不成现实的一些梦想,也就是说有的人有了梦想就能变成现实,过高的梦想也等于幻想,就就是我这个人呢,不能有太多的幻想,幻想太多对自己的压力就更大,自己要过得轻松一点,不要计较太多的方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鲁步德本9
2018-06-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38
展开全部
心如果有办法做到对一切事物无所牵挂、无所执着,障碍也就不存在了,自然而然也就不会产生恐怖心,同时也要斩断一切的不正确的妄想,心才会得到终极的自在清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uguang886
2012-04-0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43
展开全部
心无挂碍,这是心经全篇的重中之重.何解?可能照克里希那穆提的书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