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怎么实现大一统的?
秦始皇为统一人们思想,采取一系列文化措施,形成大一统的壮观局面。
第一,整顿文字的杂乱,建立规范的书体。战国之时,文字异形,造成各国文化交流的不便。尤其是秦统一天下后,妨碍了中央政府的法令条文的有效推行。因此秦始皇把统一文字作为当务之急,责令李斯等人对文字进行整理。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汲取六国文字中笔画简省的优点,创制出一种形体匀整划一、线条圆转流畅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这是“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之后的新成果,作为官方文字颁行全国。与此同时,狱吏程邈因罪入狱,根据当时颇为流行的通俗字体,潜心创造出一种更为简便的文字。他将小篆的瘦圆字形改为椭方,匀连笔画改为断折,书写更为便利,很受徒隶欢迎。这种字体流布开来,被人称为“隶书”。两种形体的文字在当时都得以推广,但小篆作为书写皇帝诏书和官方文件的标准文字,而隶书主要用于非正式文件的日常抄写。不过此时的“隶书”是指秦隶,可以视为“小篆”的简率写法,因而字体、笔势仍带有篆意。这与后来的“汉隶”不同,“汉隶”字形再变为扁平,笔画再变为粗肥,改变了汉字形、笔的面貌,提高了书写的效率。汉字由此摆脱了图画性质,成为纯粹符号性的方块字。然而秦始皇时的小篆、隶变毕竟是汉字历史上的一大变革,推动了汉字发展的步伐。许慎《说文解字》中提到,秦始皇时定书体为8种,称“八体”,即大篆、小篆、虫书、隶书、刻符、摹印、署书、殳书。其实,后4种是因用途而别,前4种才是不同字体,其中又以小篆、隶书最为流行。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汉字,为推行法令、传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消除方言差别、区域隔阂以及促成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做出了贡献。
第二,打破关塞壁垒,修整交通要道。战国之时,纷乱不息,诸侯互相防范,修筑了众多的隘卡和城堡。各国车辆形制不一,道路宽窄有异,交通十分不便。秦始皇吞并六国后,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对所属各地的控制,因而下令拆除各种障碍,并定车宽以6尺为制。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开始修建驰道。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主要有三大干线。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还有一条向北为加强对匈奴的防御而筑。驰道宽50步,平坦坚实。道旁每隔3丈,植树一株。除此之外,还在今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今湖广地区修“新道”,使西南和东南地区加强了同中原的联系;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后,为了显示其煊赫的功德,就开始了在全国各地的巡行。从称皇到去世的11年中,他兴师动众地在全国巡行5次之多。第一次巡行是从咸阳向西北,意在向边郡宣扬国威。第二次出函谷关至泰山行封禅大礼,又至之罘、琅玡立碑记德。第三次经博浪沙时遭到韩国贵族张良收买的义士狙击,但其不“为盗所惊”,仍悠哉游哉。第四次沿魏、韩、赵国界至碣石,照例刻石记功而还。第五次下东南上会稽山祭大禹,取道临淄西归,由于旅途疲乏劳累和平时纵情淫乐,身体虚弱一病不起。秦始皇的巡行对威慑旧有贵族势力、巩固新兴封建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借此拆除壁垒、修建驰道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则有利于全国各地的联系,这无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和中国版图的统一。
第三,加强法制观念,整肃人伦纲纪。秦始皇统治一个前所未有的封建大国,必须依靠完备的法律来巩固社会秩序,并以系统的伦理规范人们的心理。秦时法纲严密,条目繁杂,为我国历史上所少见。秦律几乎对人民生活的一举一动均作出明文规定,进行严格限制并对违者治罪。秦国自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始,就强调法律的尊严和无情。《史记·商君列传》载:“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其后历代条文不断充实、苛细,如“敢有挟书者,族”,“有敢偶语者,弃市”,甚至连穿鞋都作规定,致使百姓“毋敢履锦履”。百姓一旦触动法律,往往轻罪重罚。朝廷认为只有用刑才能杜绝犯罪,因而秦代酷刑甚多,如“黥”“劓”“笞”“戮”“宫”“枭首”“弃市”“腰斩”“剖腹”“族诛”“连坐”等,既有古代旧刑,也有自己新创。秦代据五行说从水德,也是实行严刑酷法的一个原因,并借法律条款矫正陋俗蛮习。秦国本较落后,自孝公以来,善用人才,励精图治,移风易俗,循法务实,社会风气很快扭转。秦始皇为整肃人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之罘刻石勒写“建立法度,显著纲纪”以歌圣明,会稽刻石严令“禁止淫佚”以纠蛮俗。秦时还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负责道德思想的宣传教育。由于秦代法制过于苛刻,一方面镇压了社会的不满情绪,但另一方面也激化了遗留的历史矛盾,自诩为“大圣”的秦始皇因而留下“暴君”的声名。
第四,征服边境民族,扩展中华地域。自古以来,华夏族位居中原,在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中,加强了互相之间的了解和融合。秦灭六国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越族,因为他们的分支很多又称“百越”。百越地区与中原地区有着许多不同的文化特征,其中如“断发文身”、“铸铜为鼓”以及“无嫁娶礼法”。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灭掉楚国后,继而降服了居住在浙江一带的越族,建置会稽郡。接着又征服了福建境内的闽越,设立闽中郡。后又进攻两广地区,最终攻取南越并设三郡。又迁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从此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西南夷也有数十个少数民族,他们自成部落,很少来往。秦始皇派人修建了一条通往云贵地区的“五尺道”后,将陕、川、云、贵连成一片,使这些少数民族成为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匈奴则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仗恃骑兵行动迅速的优势,经常深入中原抢掠财物。秦始皇为解除这一威胁,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向河套征伐,一举夺回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为巩固对这里的统治,秦始皇还迁内地人3万户到此屯垦。这次大规模移民有效地制止了匈奴的南下侵扰,并促进了这里的资源开发和民族融合。在与匈奴的斗争中,秦王朝为免边患,于秦、赵、燕旧长城基础上,修筑起一条西起临洮东至碣石,绵延5000余公里而举世闻名的长城。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境内的安定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秦朝完全彻底废除了周代以来的封邦建国制度,将东至大海、西达陇右、北抵阴山、南越五岭的辽阔版图统一于中央朝廷的权势之下,形成多民族大帝国的一统空间。
第五,焚书钳制思想,坑儒弭止诽谤。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一系列改革措施并非一帆风顺,当初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批官吏就主张分封制,只是廷尉李斯持坚决反对态度。他认为,分封制只会造成诸侯纷争的恶果,只有彻底废除才能免除祸乱。秦始皇采纳了李斯之见,认为“立封国”就是“树敌县”,于是在全国确定了郡县制。事隔8年之后,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在咸阳宫举行的盛大宴会上,这个话题又被重新提起。当时仆射周青臣在为始皇祝寿时,称颂始皇“神灵明圣”,“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并说始皇“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秦始皇很高兴,但博士淳于越针对周青臣的阿谀奉承当场批评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辅枝。”“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当即进行反驳,他指斥淳于越为“愚儒”,谴责儒生们“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人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他认为这样一群儒生是一种危险势力,建议始皇坚决制止他们的非法活动,并提出了焚书的具体建议:“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这个建议,于是在全国点燃了焚书的烈火。就在焚书的次年,又发生了坑儒的事件。起因为秦始皇在享有极尊崇的地位和极富贵的生活后,十分怕死,他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和骊山墓,并在方士的蛊惑下异想天开地要寻求长生不死之药。侯生、卢生见始皇残暴,怕因大言不能兑现被处死刑,于是诽谤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等等,并借口求仙药而去。始皇知后盛怒不止,遂以“妖言以乱黔首”之名进行追查,其后亲自圈定460余人活埋于咸阳。焚书坑儒是秦始皇镇压政治上的反对派的严厉举措,目的是扼杀先秦以来的诸家学说,封堵现今之世的噪杂口舌,这对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稳定的确具有极大的效力。但这种极其残暴的手段也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它使先秦大批文献古籍付之一炬,给中国文化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使春秋以来蓬勃兴起的自由思索精神,遭受到一次致命的打击。
秦始皇的一系列暴政、酷敛、专制和荒淫建立在饱受战乱的华夏废墟上,固然以不可一世的气焰振策于六合、称雄于海内,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重又一统起来,但是由此也激化了社会矛盾,促发了动乱。尤其是秦二世阴谋篡夺帝位之后,更为残忍昏谬。他采取“灭大臣而远骨肉”的手段,推行“杀人众者为忠臣”的政策,更使天下不胜其苦、不堪其虐,终于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秦王朝于是在风雨飘摇中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