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龙悲伤的骨板有什么用处?
剑龙生活于侏罗纪晚期,体型巨大,四只脚食草动物。它们一般居住在平原上,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食草动物一同生活。剑龙背部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还有带有四根尖刺的尾巴,这此特征可以用来防御敌人的攻击。剑龙身长约12米,高7米,重可达4吨。
剑龙,又被称为骨板龙,体型巨大,背上长有许多骨板,尾端有长刺,样子看起来很奇怪。如果不是人类从地层中发现了它们的化石,谁也不相信地球上曾经出现过这么独特的动物。
剑龙完全用四足行走,体型大小和大象相近,但形状可大不一样,前肢短,后肢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山峰正好处在臀部。并且从发现的化石得知,剑龙的背上有两排三角形的骨板,分别从颈部一直排到尾部,就像一把把插着的尖刀。这些骨板到底有何用处呢?一直以来,不少人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却没有形成统一和确切的意见,因此至今还是一个谜。一种观点认为骨板可以保护身体,侏罗纪时期,陆地上的恐龙开始繁荣起来,肉食龙个体逐渐增大,形成了对剑龙的威胁,剑龙身上的“尖刀”防御敌人。可是还有身体裸露的地方怎么保护呢?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骨板只是一种“拟态”,用于迷惑敌人。最近,又有人认为剑龙的骨板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当剑龙体温太高时,就爬到阴凉处,这时大量的血液流到骨板里,然后通过骨板将过多的热量散发出去,是变温爬行动物的一种特殊适应方式。
剑龙曾以有两个脑子而闻名于世,这完全是谣传,因为动物是不可能有两个脑子的。有人说在剑龙的臀部还有一个脑子,事实上那只不过是一个脊索,里面是个膨大的神经节,能通过神经网络与脑相通。这个膨大的神经节如同一个控制中心,这种控制中心对于像剑龙这样的大型动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控制后肢和尾巴,遇到危险时就用尾巴上的尾剌来袭击敌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曾发现过一只侏罗纪的剑龙,保存得相当完整,是在四川省自贡沙河坝发现的。这条剑龙身长7米,臀部高2.5米,颈椎13个,脊椎17个,荐椎4个,尾椎47个。它的头比较小,只有40厘米长,尾端长有两对长刺,它就是有名的“多刺沱江龙”。因其首次被发现在四川省四大江河之一的沱江流域,又由于它的背上有17对骨板,因此而得名,它的骨板在目前已知剑龙中是最多的一种。
由于已发现的原始剑龙,以及剑龙祖先的遗骸仍然很少,因此剑龙的起源目前尚未明了。在莫里逊组下层存在一些属于剑龙科的化石,年代比剑龙属的生存时间早了数百万年。这些遗骸与类似的西龙属(Hesperosaurus)化石都出现在启莫里阶。最早的剑龙科化石是勒苏维斯龙(Lexovisaurus),它们出现在英国与法国的牛津黏土组(OxfordClayFormation),时代是洛维阶(Callovian)的早期至中期。
较早且较为原始的华阳龙属(Huayangosaurus),是华阳龙科中的唯一属,出现在侏罗纪中期的中国,时间大约是1亿6千5百万年前,比剑龙属早了大约2千万年。更早则还有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约1亿9千万年前的棱背龙(Scelidosaurus),这种恐龙同时具有甲龙类与剑龙类的特征。德国出土的莫阿大学龙(Emausaurus)是一种小型四足类恐龙;而美国亚历桑那所发现的小盾龙(Scutellosaurus),年代更早,而且拥有非绝对的双足行动能力。这些体型较小、装甲较轻的恐龙,同时与剑龙类及甲龙类有密切的亲源关系。此外在法国,有一个可能是早期装甲恐龙所留下的足迹,年代大约是1亿9千5百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