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为什么要用60进制,而不是百进制?
很多人认为,之所以要采用60进制来记录时间,主要还是因为古罗马人,在古罗马的时期,当时的国王和人民都认为6和0是非常吉利的一个数字,因此他们就决定用60进制来记录时间,后来古罗马人将他们的这种记录时间的方式传到了中国,但是这种观点并没有太多的说服力。
还有就是据一些历史记载,在古巴比龙的时候,当时的数学家发明了60进制的这种数学模式,后来他们就用这种60精致的方式来记录时间,虽然这个有历史记载,但是也并不能完全证明我们现在所用的60进制来记录时间是当时所用的。
也有一些人认为我们现在记录时间所用的60进制是根据圆周率的圆为360度来计算的,然后又把每一度分为60分,而这恰好与60进制刚好相似,所以又有一些人认为时间用60进制是根据这种理论推断过来的。
在我国的一些古书当中,也有对这个时间的记录的方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易经当中,所说的纪年法其实就是用的60进制这种方式,因此有人认为时间用60进制,其实就是按照易经里面的纪年法来使用的。
其实对于以上的这几种方法来源都是比较合理的,可能在当时不同国家都发明了对于时间的记录方式,然后到最后统一都回归到60进制这种方式上来。但是如果用百进制的话,在计算时间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小数,这样就很难计算时间,而且很容易出错,而且百进制相对于60进制稍微差一些,所以最终用60进制来记录时间是最恰当的方式,记录起来也简便,没有太多的难度,而且也不会出现很多小数。
60进制在数学上有一定的独特优势。
首先,我们来看看如果把时间改成10进制,会有什么结果。
早在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就有激进派思想家提出要革旧鼎新。
除了推翻封建君主之外,还要进行其他方面的全面改革,这其中就包括了时间的改革。
当时法国的革命家提出,将每天分成十小时,每小时变为100分钟,每分钟又有100秒,这样时间的计量也就也成了标准的十进制,和长度等计量单位保持一致。
但是无论你怎么定义,地球自转一天的绝对时间是不变的。
按从前的规矩,每天由24*60*60=86,400秒组成,按他们这么改完之后,一天由10*100*100 = 100,000秒组成。
不难看出,过去的1秒,约为新计量衡下的1.15秒。
虽然这难不倒法国的钟表师傅,法国钟表匠也开始为新的时间度量衡制造钟表,而激进的思想家和他们的粉丝,更是把把佩带十进制钟表作为新的时尚。
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
人们发现十进制的钟表,并没有比从前60进制的钟表方便,反而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和麻烦。
由于长期生活在60进制的时间度量衡之下,人们早就养成了一个习惯:用3、4、6、12、15、20和30去分割60。
但是改完之后,突然间没法用3去除100了,因为除不尽。也没法用6,没法用12和15乃至30这些3的倍数去除100了。无论是表述还是默算,都极为不便。
最终,因为大多数人抵制十进制钟表,这项改革于1795年被废除,法国人民又走回了60进制的时间度量衡中。
从数学角度来说,60这个数字有1、2、3、4、5、6、10、12、15、20、30、60等12个约数。
其中2、3、5都是素数。这意味着,60这个数字,不仅可以被二等分,还可以被三等分,甚至可以被五等分。
这在分隔的时间表述上,就让六十进制拥有许多优势。在六十进制中,许多分数都被简化了。
这还不算改成10进制后,还得和其它国家之间进行的时间转换方面的问题。
一个可以被12等分的钟面,是60进制很大的优势。
数字12不仅在天文等众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和重要,从一年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昼夜划分为12格来说,让它似乎天生就和时间有关。
60可以除12,但100却不能除以12。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当初改革要把一天改为10小时,一个小时是100秒的原因,否则那个钟表将无法设计。
在计时技术和工具演变并发展之后,对于计算精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科学家划分出了毫秒这样的更小的计时单位,这样就不再照顾60进制了,毕竟毫秒级别的时间概念,通常不会运用到生活当中。所以直接规定1秒=1000毫秒,1毫秒=1000纳秒,在更细微的时间上,回到了十进制。
这里再提一下六十进制的起源。
据考证,六十进制起源于公元前3千年的古苏美尔人。
这套进制体系后来传到古巴比伦,被古巴比伦人被改良,然后沿用至今。现在我们通常用这套体系标准来测量时间,角度和地理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