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2018-12-04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知识渊博、独步后人的进化论大师达尔文称我国的一位科学家为“东方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并对之恭敬不已。他就是明代的大科学家宋应星。
那么,宋应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在我国历史上做了哪些贡献呢?
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宋家是一个世代书香人家,宋姓在当地是大姓,曾祖宋景字以贤,号南塘,曾任南京吏、工、兵三部尚书,京师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为官清正,对宋氏后代有很大影响。宋族后人代代读书,举人、秀才层出不穷。
宋应星兄弟姐妹六人,他为老三。幼时与长兄宋应舁在叔祖宋和庆创办的家塾内就读。他自幼聪颖好学,没几岁就能做诗,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学业成绩之佳为师长所惊奇,深得老师及长辈的喜爱。后来,他与哥哥斗起考入当地县学当庠生,熟读经史及百家书,对程朱理学有较深钻研,又能独立思考。他个性活泼,对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不感兴趣,对自然科学及技术却很有兴趣,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还喜欢音乐、美术,对时事政治特别关心,怀有济国济民的理想,常与同窗好友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纵论天下。
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与其兄宋应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他的哥哥名列第六。奉新县只有他们兄弟俩中举,故时人称他们为“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赶往京师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第二年春发榜时,名落孙山。为作好再应试准备,他们兄弟俩特地去江西九江府白鹿洞书院学习,投师于洞主舒日敬。万历四十七年(1619),又一次进京会试,仍然名落孙山。此后又在天启及崇祯初年再次参加会试,结果均未中举,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崇祯四年(1631),宋应星的哥哥宋应舁由吏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走上仕途。宋应星经历了几次科举后,意识到封建选仕制度的弊端,打消了做官的念头,回乡去侍奉老母。崇祯八年(1635),被兄宋应舁接到浙江后,宋应星出任袁州府分宜教谕(相当于现在的老师)。任职四年,取得优良教育成绩,使当地风气改善了。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业余时间开始写书。因为在会试途中,他行程数万里,曾做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作了大量的详细的科学考察,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这是宋应星一生中的最重要阶段,他的主要著作都在此期间撰写。
崇祯十一年(1638),宋应星因教学工作优秀,又被推举到福建,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此时已是明王朝灭亡前夕,他到任后,州内因战乱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没有,官员大多出走。不久,李自成农民起义大军攻占京师,清兵人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明朝遗老组织新王朝,委任宋应星为官,他推辞不就,回归故里,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兄弟和其他的江西志士都寄希望于南明福王政权,但此政权却由阉奸阮大铖、马士英把持,排斥忠良,不久便灭亡于满清铁蹄之下。清兵南下攻取江西时,宋应昇于1646年服毒殉国,宋应星埋葬胞兄后,在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和悲愤中度过晚年,大约死于康熙五年(1666),享年八十岁。遗有二子,长子宋士慧字静生,次子宋士意字诚生,皆有文才,人称“双玉”。宋应星生前教导子孙,一不要科举,二不要做官,子孙皆能奉此遗训,在家安心耕读。
宋应星的传世著作有《天工开物》《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等。以《天工开物》最重要。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此书于崇祯十年(1637)由友人涂绍煃(字伯聚)资助,初版刊刻于南昌府。
全书分三卷十八章。有《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咸》《甘嗜》《陶埏》《冶铸》《舟车》《锤炼》《燔石》《膏液》《杀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蘖》《珠玉》,涉及的农业和手工业部门近30个,是一部技术百科全书。
《乃粒》论述稻麦、粟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栽培技术和生产、灌溉工具;《乃服》记述养蚕、缫丝、丝织、棉纺等生产技术和工具操作技术;《彰施》叙述各种植物染料和染色技术;《粹精》介绍稻、麦、粟的收割、脱粒、磨粉等加工技术与工具;《作咸》论述制盐捌术与工具;《甘嗜》记载甘蔗种植和制糖技术,兼及养蜂与制蜜技术;《陶埏》介绍砖瓦、陶瓷的生产技术与工具;《冶铸》论述传统的铸造技术、工艺和工具;《舟车》说明各种车船构件、用材和驾驶方法;《锤锻》系统记载了铁器、铜器锻造工艺和加工技术;《燔石》记述石灰、煤、硫黄等开采、挖掘技术;《膏液》介绍油料作物的提炼、加工技术与工具;《杀青》论述纸的原料、加工和用途;《五金》论述金、银、铜、铁、锡等的开采、冶炼、分离等技术;《佳兵》记载弓箭、火药、枪炮等制造技术;《丹青》记述墨和文具制造技术;《曲蘖》介绍酒曲的原料、配比和制造技术;《珠玉》记述南海采珠、新疆采玉、井下取宝石的加工方法与技术。全书还有123幅插图,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17世纪末,《天工开物》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朝鲜,1869年传入欧洲,有了法文译本。现已有日、法、英等多种译本。法国学者儒莲称《天工开物》为“技术百科全书”,日本学者三技博音称其为“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其为“17世纪早期的重要技术著作”,称赞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可见,《天工开物》是全世界公认的世界性科学技术名著。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可是也正是此书给不求功名的宋应星在数百年间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赢得了后世之人永久性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