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有什么讲究?

 我来答
妖感肉灵10
2023-03-17 · TA获得超过6.3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01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3亿
展开全部
早起祭祖: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要早起祭祖,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平安、财源广进。穿红色衣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和祥瑞,因此正月初一要穿红色衣服,以示喜庆、祈求好运。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要避免说不吉利的话,如病痛、死亡等,以免带来不好的影响。拜年:正月初一是亲戚、朋友之间拜年的日子,人们要互相拜年,祝福彼此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总之,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需要遵守一些传统的习俗和禁忌,以祈求幸福、顺利和平安。
一翎孔雀蓝
优质答主

2020-01-15 · 中小学教师
个人认证用户
一翎孔雀蓝
采纳数:31 获赞数:147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我是“非本色”,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了。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一年伊始,除旧岁,迎新春,庆贺春节,是我国数千年来的习俗。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云:“正月朔日(初一)谓之元旦,俗称新年”。古人认为它是“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饮屠苏酒。宋·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目,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幅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民俗风情画展现在我们眼前。其中“屠苏”即屠苏酒,可见,屠苏风俗已入宰相家。


据葛洪《肘后方》载:屠苏酒由大黄、川椒、白术、桂心、桔梗、乌头、菝葜(一方有防风)组成,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悬沉井中,正月朔日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岁旦饮之,可以口避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取滓悬于中门,以避瘟气。三日外,弃于井, 井水亦免疫。

梁·宗慎《荆梦岁时记》也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杨”。

又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载:“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岁旦屠 苏酒方:大黄十五株,白术十八株,桔梗、蜀椒各十五株,桂心十八株,乌头六珠,菝葜十二株,(一方有防风一两),此七味咬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日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饮药酒得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 病,当家内外有井,皆悉著药辟温气也。”

《红楼梦》五十三回: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

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也有“祖训”:先少后老。即少年得岁,老年失岁,未来属年轻一代,上一辈自觉退让。顾况诗云: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

拜年。古时正月初一,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现代,一般为家里的长辈带领年轻一代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向对方以吉祥语祝贺新年,后一辈并须叩头致礼。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压岁钱盛款。如今,很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大家一起聚集相互祝贺,谓之“团拜”。一般可分为:走亲戚;礼节性的拜访;感谢性的拜访;串门式的 拜访四类。

拜年习俗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变化不断,如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


燃爆竹。正月初一清早,开门大吉,先放爆竹,谓之"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全村、全街瑞气,喜气洋洋。此外,也有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 

贴画鸡。古代正月初一这天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据传,此风俗源于晋朝人著的《玄中记》:度朔山上有只天鸡,说是当太阳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 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因此春节所剪的鸡,实际上是象征着天鸡。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如果这一天扫地,会扫走财运,将“扫帚星”召来,会遇霉运,因此不能扫地。垃圾、污水也不能倒在门外,这样可能会破财,很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习惯。一般是除夕扫除干净,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准备一个大桶,用来盛放废水,当天不外泼。

占岁。古代民间根据正月初一往后的这几天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据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 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假如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

后世人们沿袭这一习惯: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也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如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 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吃饺子。除夕、正月初一吃饺子一般为北方习俗,不过,如今很多南方也开始吃饺子。在除夕时吃饺子,谓“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谓“为了一年交好运”。

唐宋时期,人们已将饺子视为美食。明朝张自烈《正字通》载,唐代称饺子为“牢丸”,又称“粉角”;宋代称为“角子”,据《东京梦华录》载:汴京有卖“水晶角儿”和“煎角子”。

北齐时期,饺子也被称为“馄饨”。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里的馄饨,实际上即为饺子。

饺子专用名称出现于明朝,据《万历野获编》载,谚语云:“细皮薄脆对多肉馄饨,椿树饺儿对桃花烧麦。”句中的“椿树饺儿”是北京的名食,也明确区别了馄饨、饺子、烧麦。又据刘若愚的《酌中志》载,饺子在明宫中称为“扁食”。正月初一“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


可见,正月初一吃饺子或许起于明朝,且还在饺子中包银钱的游戏。

清朝《燕京岁时记》载,正月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饺)而食之,谓之煮饽饽。 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又《调鼎集》中,明确区分了饺子与馄饨,它们不再混为一谈。

写了这么多,飘过的也给个苦力赞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与你同在早知道
高粉答主

2020-01-16 · 与你同在早知道早发现
与你同在早知道
采纳数:18 获赞数:1633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这一天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正月初一,人们穿上新衣服,出门相互拜年。这一天惯例是家族邻里之间拜年。这既是一种传统的习俗,也是人们辞旧迎新、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更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

“拜”,在古代是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指的是双手作揖,拱手弯腰,头俯至手而不至地。后来作为行礼的通称。“拜年”也就是在新年行礼庆贺。从古至今,拜年一般是晚辈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万事如意、长寿安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蒙利黎
2020-01-17 · TA获得超过410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早起换上新衣服、新鞋袜,谓之焕然一新;二,向家庭长辈父母及兄弟姐妹拜年道安、且不得胡言乱语,说不吉利的言词;三,吃早餐,早餐必须得是新煮煲之食物,不能食用剩饭剩菜,意为新年新气

象一是要说吉利的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语。二是不能把家里的垃圾拉到家的外面去。三是春节吃早饭的时候,不能被家庭以外的人打扰,如果吃饭的时候外人来了,叫打破年饭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

到饱;初四接神,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完,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返来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轻舟带你游世界
高粉答主

2019-12-24 · 轻舟已过万重山 前路漫漫亦灿灿
轻舟带你游世界
采纳数:4533 获赞数:3509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般到大年初一,人们会吃饺子,会到处走亲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