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基本特征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一)油藏压力

本区压力资料主要从三个方面获得:①实测地层压力数据;②用压力恢复资料计算压力值;③ RFT测试获得压力值。比较同一口井实测压力值与RFT测试压力值(表1-2-1),实测地层压力和压力系数都比RFT压力值小。文13-65井相同层位,油层中部深度接近的条件下压力差值在3.74~103MPa之间,压力系数差值为-0.113~-0.04。因地层压力恢复需要较长时间,油水井生产后再测压力数据(或用压力恢复资料计算地层压力)时受恢复时间限制,所测(计算)的压力数据往往偏小,故RFT测试压力值精度更高一些,本区地层压力以RFT测试数据为准。

表1-2-1 油层压力测试对比表

根据5口井31个测压点的RFT资料,油层埋藏深度为3140.4~3705.3m,地层压力为55.51~68.28MPa,压力系数为L69~1.88。根据RFT测试资料,可得到各砂层组地层压力与深度关系(图1-2-2)。沙三中油藏为异常高压油气藏。本区为断层、断块发育区,纵向含油砂层组多,各断块不同砂层组含油气性存在一定差异,其压力和压力系数大小也不相同。尽管如此,还是有一定规律:

a.纵向上不同层位由上到下,油层压力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压力系数增高。

图1-2-2 文东盐间油藏h-p关系曲线

b.同一断块内,气层压力系数较高。如本区文13西块沙三中5砂层组气层,尽管层位埋藏较浅其压力系数值比埋藏较深的油藏压力系数值高(表1-2-2)。

表1-2-2 文13西块油藏压力数据表

c.平面上同一层位油层压力随着构造部位的降低,油层埋深的增加,压力值增高,其压力等值线与构造等值线基本一致。

本区地层压力异常高的原因:①本区为封闭型断块岩性油气藏,尤其是北部地区沙三中油层为两套巨厚盐层所夹持封闭,加之构造圈闭,封闭条件较好。②岩层欠压实亦是造成压力异常的重要因素。

(二)油藏温度

本区油气层大部分地区地温梯度较高,从处于不同构造部位的井温曲线可以看出如下分布规律:

隆起越高的部位其地温梯度也越高,在洼陷部位地温度梯度一般属常温系统(3.3℃/100m)。文东北部地区文13断块区处于文东隆起最高部位,其上文13井盐间沙三中油气层地温梯度高达4.96℃/100m.文16断块区隆起幅度低于文13断块区,其上的新文16井盐间沙三中油层地温梯度相对较低,为3.8℃/100m。南部地区文45井处于文留西部地垒带沙三中地层,地温梯度4.23℃/100m;濮深12井处于前梨园洼陷带轴部(即构造最低部位),沙三中油层地温梯度3.04℃/100m,在常温系统附近。

经实际测量井温可知,文东地区沙三中地温梯度为4.96℃/100m(图1-2-3)。尽管这是今地温,与古地温有一定差别,但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将今论古的原则,中期成岩阶段的成熟A期(h=2500~3500m,Ro=0.5%~1.0%),地温已达到110~140℃。这样的温度对于颗粒的化学溶解、各种自生矿物的形成、粘土矿物的成岩演化及有机质的热解均能产生重大影响。

图1-2-3 文13井实测井温曲线

(三)流体性质

1.地面原油性质

文东油田地面原油性质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三低是指原油密度低(北部0.81~0.86g/cm3平均值为0.83g/cm3:南部0.81~85g/cm3,平均值0.82g/cm3)、粘度低(北部2.96~18.11m Pa·s,南部2.72~17.19m Pa·s)、含硫低(北部0.1%~0.4%,平均为0.22%;南部0.11%~0.47%,平均为0.23%)。一高是指凝固点高(北部31~36℃,平均31.7℃;南部31~37℃,平均34.6℃),轻质馏分较多(含胶质沥青2.8%左右)。

2.地下原油性质

北部文13断块区取样分析7口井。同一断块区大体相同的层位,构造高部位饱和压力大,随构造部位降低饱和压力随之减小。如文13井处于构造高部位,饱和压力为35.13MPa,原始气油比328.1m3/t。文13-93井处于构造腰部,饱和压力为31.37MPa,原始气油比250.7m3/t。文204井近油水边部,饱和压力25.28MPa,原始气油比192.2m3/t。饱和压力变化反映流体性质的差异,饱和压力与原油密度、溶解气量、油藏压力、油藏温度等密切相关。带气顶的油气藏(文13西块有气顶分布)接近气顶的油层属高饱和压力,原始气油比高,在远离气顶的构造腰部、边部饱和压力渐渐降低,原始气油比也相应减小。

本区虽地饱压差大(如文13井地饱和差21.73MPa,文204井地饱压差34.18MPa),但由于饱和压力接近静水柱压力。因此,可利用的弹性能量并不多,油藏开发中需要补充地层能量。地下原油粘度低于1mPa·s,地层温度高(120~130℃)。地下原油的高气油比、大体积系数、高饱和压力、低密度和低粘度特点使原油在地层中易于流动。

3.天然气性质

本区天然气密度低,气层气相对密度0.6665~0.6915,溶解气相对密度0.6965~0.7405,烃类含量高(94%~98%),非烃气含量低(1.61%~5.60%),天然气属于湿气。气层气相对密度比溶解气相对密度还低。

4.地层水性质

根据试油资料,本区地层水总矿化度高(322900~347000mg/L),氯离子为181900~209900mg/L,水类型为CaCl2型,反映地下封闭条件好,趋于还原性质的沉积环境。

地层水矿化度高,接近饱和盐水,这一特点对油藏的开采是一不利因素。加之纵向上油水层间互,油水关系复杂,地层出水且地层原油含盐量较高容易造成井筒结盐堵塞油管。如文204井沙三中8砂层组试油过程因地层出水造成油管堵塞、停喷。文203井事故完井,全井段裸眼试油,初期能自喷生产,日产油量达l00t以上,后因地层出水造成盐堵关井。

(四)油藏类型

文东油田沙三中油藏油水分布具有构造层状油藏的特点,油水关系复杂,不同砂层组具有不同的油水界面,同一砂层组内亦可能出现2~3套油水关系。

文东油田文13,文203,文16等断块区沙三中为盐间油气藏。纵向分布为多油水系统组合,平面分布各断块区含油气性差异很大,油水界面各不相同,全区无统一油水关系及油水界面。总体以构造层状油藏为主,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a.文13西、文13北高部位,沙三中4~5砂层组中上为气层分布,油气界面深3220m,为气顶气藏。

b.不同断块油水界面相差很大。文13断块区油水界面组合深3310~3650m。文16断块区深3310~3510m;文203断块区深3300~3735m;文200断块区深3685~3975m。相同层位不同断块油水界面深度不同反映了油水分布受断层,断块控制。

c.同一砂层组内不同砂层油水界面深度不同,处于油水边界附近的井常常可以见到油水层间互现象。文13东块沙三中9中部砂层不含油为水层,而上部和下部砂层为油层,反映出油藏的层状分布特点。

d.岩性与断层控制油水分布。文200断块区这种现象比较明显,文200井和文200-5井油藏分属两个岩性-断层形成的小圈闭,平面上两口井的油层属不同小层。文13北块文16块沙三中8砂层组已在水区内为局部地区含油,文13-25井试油结果具工业性油流,故为岩性圈闭油藏。

(五)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

文东油田沙三中油藏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参数统计见表1-2-3所示。其中,沙三中4~6砂层组渗透率为(29.8~62.4)×10-3μm2,沙三中7-10砂层组渗透率为(8.05~11.22)×10-3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0.5~0.65。Ⅰ类层渗透率为50×10-3μm2>K>30×10-3μm2,Ⅱ类储层渗透率一般(10~30)×10-3μm2,Ⅲ类储层渗透率一般<10×10-3μm2。含油井段长(600m左右),含油小层多(55个),详见表1-2-4。在250~300m井距条件下,Ⅰ类层储层连通率大于80%,Ⅱ,Ⅲ类储层连通率低于70%;在150~180m井距条件下,Ⅱ,Ⅲ类储层连通率大于80%。Ⅰ,Ⅱ类储层平面上分布相对稳定,隔层厚度大多为1~3m。要实现高效注水开发,必须采用较密的井网。统计各砂层组物性特征(表1-2-5),表现出自上而下储层物性逐渐变差的趋势。

表1-2-3 文东油田沙三中油藏储层物性非均质参数

续表

表1-2-4 文东油田沙三中油藏小层划分结果表

表1-2-5 文东油田文13西块各砂层组物性特征

文东油田Ⅰ,Ⅱ,Ⅲ类储层储量分别占51.3%,41.2%,7.5%,采出程度分别为30.4%,15.5%,7.2%。Ⅰ类储层与Ⅱ,Ⅲ类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差异大,加上层系划分粗,导致Ⅰ类储层严重水淹,Ⅱ,Ⅲ类储层大多没有水驱动用。Ⅰ类储层虽然采出程度已经比较高,但仍然是目前的主力层,具有一定的潜力;Ⅱ类储层潜力最大;Ⅲ类储层储量比重少,启动压力梯度高,难以水驱动用。目前,Ⅰ类储层严重水淹、Ⅱ类储层剩余油连片,Ⅱ类储层具有水驱动用的可行性。

文东沙三中油藏储层沉积韵律性强,同一个沉积韵律包含各种类型储层,从而造成Ⅰ类层与Ⅱ,Ⅲ类层层间隔层厚度小,基本都小于5m,部分隔层厚度不到2m,限制了现有分层工艺技术的应用。

不同的沉积微相由于其沉积方式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沉积韵律类型,从而造成储层储集物性的纵向非均质性。根据取心分析,文东油田13西块储层各类微相砂体所对应的渗透率韵律模式如图1-2-4所示。

图1-2-4 文13西块层内非均质模式图

DC—水下分流河道;DB—河口坝;IS—水下分流河道间;SS—前缘席状砂

文东沙三中油藏是一个典型的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油藏类型特殊,具有埋藏深,含油井段长,油层多,储层物性差,层间非均质严重,异常高温、高压、高饱和压力、高气油比、高矿化度,地下原油密度低、粘度低的特点。油藏主要地质参数及地层流体参数如表1-2-6所示。

表1-2-6 文东沙三中油藏地质及流体参数

续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