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这文言文中面对移山这件事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有几种态度

 我来答
物方
高能答主

2020-12-23 ·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物方
采纳数:158 获赞数:1276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愚公移山》中对面移山这件事,文中人物主要有三种态度:愚公妻子的“献疑”、智叟的“笑而止之”、众人的“杂然相许”。

愚公妻子是“献疑”,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

智叟是“笑而止之”,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是对寓公的轻视和嘲笑;

子孙是“杂然相许”,对寓公移山献计献策,说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扩展资料

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思想主张的矛盾冲突,借人物语言作了透彻的表达。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对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文中愚公和智叟二人的对话,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智叟的“笑”,是对愚公移山不屑一顾的轻蔑情态;智叟的“止”,是对愚公移山不以为然而进行粗暴的干涉。

这个自以为多智的老头子,在他的眼里,愚公能移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所以脱口而出,给愚公泼冷水。智叟讥笑愚公笨拙,所持理由与愚公的妻子相同,便两者态度迥异,一个是自视其高,加以阻挠,一个是提疑问,目的是为解决问题。

智叟,智于其表,愚在其中,因此愚公对智叟的冷嘲热讽,先报之以一声长叹,表示遗憾想不到智叟竟是这样的木然无知,接着,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出语尖锐犀利,毕露锋瓦。

这段话含有很大的思想空量,阐述了“有限”和“无限”的朴素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表现了愚公迎难而上的精神。

茂令慧钞渊
2019-01-15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878万
展开全部
《愚公移山》中对面移山这件事,文中人物主要有三种态度:愚公妻子的“献疑”、智叟的“笑而止之”、众人的“杂然相许”。
愚公妻子是“献疑”,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
智叟是“笑而止之”,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是对寓公的轻视和嘲笑;
子孙是“杂然相许”,对寓公移山献计献策,说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扩展资料:
《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其主题思想即恒道。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
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这篇寓言亦有很重要的客观意义。首先,它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上,重人轻天的倾向十分鲜明。其次,愚公在批驳智叟时,关于山与人的关系的分析,实际上蕴含着进步的哲学思想,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转化的道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愚公移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澹台姣丽称姣
2019-01-23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584万
展开全部
《愚公移山》中面对移山这件事各有不同的态度。人物愚公,移山的态度坚定,“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有什么挖不平呢!人物邻居小孩,非常支持,“往来助之”。人物智叟,打击嗤笑,“甚矣,汝之不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