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老死也没退休,是什么把78岁的李鸿章留在了官场上?
在很多人印象中,从1840年开始,清朝的历史便是一片黑暗,满是失败和受辱。其实在这之后的几十年中,仍然有不少英杰人物涌现出来,为这个摇摇欲坠的江山的延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李鸿章就是其中之一。
谈到李鸿章,历史书上的他,一旦出现,往往就代表着一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让现在的我们对他多有鄙弃之意,认为他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庸臣,但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独木难撑大厦的道理。
1901年11月7日,78岁的李鸿章病逝,而在这两个月前,他拖着年迈的身体,签订了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不平等条约的《辛丑条约》。
李鸿章是一个聪明人,应该能够知道签订这种条约会让自己背负千古骂名。那么在这之前,他为什么不像其他古代官员一样,以自己年老为理由,上书给朝廷,要求退休呢?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李鸿章渴望为君主尽忠,不愿意退休享清闲
李鸿章一开始是曾国藩的幕僚,在这期间,从后者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为他之后人生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在1861年,李鸿章离开曾国藩,组建淮军。从1862年开始,他历任江苏巡抚等官职,最终坐到了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的位子上,还掌管了海军,这时候的他,可以说是春风得意,达到了一个汉臣从未触及的高度。
可惜,有如此大的权力,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了甲午海战。中方大败,耗费巨资组建起来的海军也全军覆没。
因为此事,李鸿章身上职位被尽数剥夺,只留下了一个大学士的虚职。
这时候有人向李鸿章提出建议,劝他朝廷既然如此凉薄,不如暂时辞官,养蓄声望,等到朝廷有事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起老臣,会主动起复他。
如此一来,可以让他占据一个比较主动的位置,比现在在朝中辛苦办事,还动辄得咎,要好得多。
其实这个建议,在中国古代官场上,屡见不鲜。世事就是如此,多做多错。如果表现得太过热情,反而会让人觉得不值钱。还不如在朝野之外之中积累声望,最后再被人请入朝堂。这样就算是做得不好,也有辩解的余地。
可惜李鸿章不是这样的人,他认为作为臣子,不应该对君主耍弄这些伎俩。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应该告退辞官。在他的斥责下,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惭愧而退。
个性使然的同时,清政府也需要李鸿章
有不少人说,李鸿章就是一个"裱糊匠",哪里破了就补哪里。可是"裱糊"也是需要手艺的,不是来个人就行。
在19世纪末,同时代的曾国藩、左宗棠先后去世,已经快要走到末路的清政府,根本就没有能够撑起来的新一代臣子,所以年迈的李鸿章,只能一次次上阵。
在中日海战之后,清政府是想要不用他的,可是日本方面却指定要李鸿章前去签署条约。没有办法,最终他作为全权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
时间来到1896年,俄国新任沙皇登基,名声在外的李鸿章又一次被提及。于是本来闲居的他,作为专使去了俄国,还访问了欧美八国。
此时的他,已经73岁,回国后,他被委任了两广总督。按照一般人的思路,这应该就是他的仕途终点了,但是李鸿章的"裱糊"生涯还没有结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仓皇逃窜的慈禧又想起了他,命其担任直隶总督,负责与列强谈判,最终签订了《辛丑条约》。
李鸿章不是圣人,但是也绝对没有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不堪
大厦将倾,绝对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拯救的。当时的清政府腐朽不堪,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列强。李鸿章就是有再大的能力,也做不出什么丰功伟绩来。
其实在国际上,他的名声极大,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曾经评价他为大清唯一一个能够与西方列强争一时长短的人,更有人称他为"东方俾斯麦"。但是人的命运,就像那句话说得一样,不仅要看个人的努力,还要看历史的进程。
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史料的进一步披露,我们对那个充满屈辱和迷雾的时代的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对李鸿章这个人的其言其行,会有更深的了解。他的是非功过,也会有更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