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去世时张廷玉让太监找出另外一道密旨,这道密旨上面写的是什么?
公元1735年,雍正突然暴毙在圆明园,这位励精图治,勤勤恳恳治理国家的大清皇帝离开人世。他在位14年,国库由康熙帝的800万两增加至5000万两,可以说留给乾隆一个非常牢固好的基础。世人对雍正评价也是非常高,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雍正,就不会存在“康乾盛世”。
当雍正去世时,张廷玉心急万分让太监去找一道密旨,而密旨不是藏在我们脑海里熟知的正大光明牌匾后的,而是雍正随身携带。据说连总管太监都不知道,那张廷玉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这道秘旨里到底有什么让张如此着急?
密旨的由来。说起密旨的出处,其实是雍正自创,也叫“秘密立储法”,为了就是避免康熙大帝时期的“九子夺嫡”,兄弟反目成仇的悲剧再次上演,避免皇子对储君之位的血腥争夺。于是雍正元年,他将写有乾隆即位的密诏藏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并将密诏中的合法性辨别交给归档部门,以防止后人对密旨不认可。
雍正病逝后,当所有人悲痛的同时,将正大光明牌匾后的密诏拿出来,宣布乾隆即位。这时候张廷玉说还有另外一道密旨,最终太监按照张廷玉说的地方找到了,经过多方人员验证,确定是真的无疑。
那这密旨上写了什么呢?原来这份密旨上除了写明乾隆即位以外,还提到了四位辅助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大学士鄂尔泰。
写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明白为什么张廷玉为什么这么积极了吧。对的,就是为了这个辅助大臣的权力,来看看雍正怎么说的。
大学士张廷玉器重纯全,抒诚供职,其攥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俞,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
这份密诏什么时候有的?据记载,公元1730年,雍正大病一场,自认为可能挺不过去,但是当时乾隆才20岁,对政务不熟练,于是才有了四位辅政大臣。后来因为雍正病情突然的好转,这道密诏就没有被宣布,就一直跟着雍正。那为什么张廷玉知道了呢?原来这份密诏,雍正曾提前拿给张廷玉看过,也是为了笼络大臣。
而为什么把张廷玉加进去呢?原来雍正即位之初,为了加强皇权集中,设立了军机处,其中张廷玉功不可没。为此,雍正特地在遗诏中夸奖他的功绩,并许诺他能配享太庙,而他也成了唯一配享太庙的汉人。
然而事实证明,帝王的话并不可信,因为乾隆继位后,虽然遵照遗命,任命这四位为辅政大臣,但是没过多久就对鄂尔泰和张廷玉这两人进行严厉的打击,其下场也是悲惨的。张廷玉估计也是很后悔当初拿出来这份密诏了吧。
据《清实录》记载:张廷玉虽有过,余仍不加重谴,仍准以大学士衔休致,及其既卒,仍令配享太庙。
从后面张廷玉被抄家的结局来看,作为大臣,也要有点眼力劲,急流勇退才是上策。
一是庄亲王允禄。密旨上写道:“庄亲王心地醇良,和平谨慎,但遇事少有担当,然必不至于错误。”
二是果亲王允礼。密旨上写道:“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材,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倘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三是大学士张廷玉。密旨上写道:“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
四是大学士鄂尔泰。密旨上写道:“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名臣。”
雍正在夸赞了一番张廷玉和鄂尔泰后,还特别为他二人做保,称“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并遗命“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