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的称谓。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垂髫:3、4岁至8、9的儿童,束发:指15岁,弱冠:指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半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古稀:指70岁,耄耋:指80-90岁,期颐:百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古代年龄称谓,称还在襁褓中的幼儿为孩提;称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为总角;称十三岁的女子为豆蔻;称十五岁的女子为及笄;称成年的女子为结发;称十五岁的男子为志学;称刚成年的男子即二十岁的男子为加冠;称三十岁的人为而立;称四十岁的人为不惑;称五十岁的人为知命,知天命;称六十岁的人为耳顺、花甲之年和还历之年;称七十岁的人为古稀、耋、权围之年;称八十岁的人为耄耋之年;称一百岁的人为期颐之年;称一百零八岁的人为茶寿之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贵庚啊?”,对年纪相仿男女的用语。
“芳龄几何?”,对年轻姑娘的用语。
“高寿几何?”,对高龄老者的用语。
“行冠礼否?”,对男士是否满20岁的用语。
“汲箕否?“,对女孩是否满13岁的用语。
“芳龄几何?”,对年轻姑娘的用语。
“高寿几何?”,对高龄老者的用语。
“行冠礼否?”,对男士是否满20岁的用语。
“汲箕否?“,对女孩是否满13岁的用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