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井田制是怎样的?它是如何建立的?它对周朝的统治有哪些利与弊?
对于分封制,在周人推翻商人统治的过程中,其重要性一开始并不突出。周人第一次东征之后,也象征性地进行了分封。但第一次分封,最主要目的是为了统战。这次分封对象的选择,最主要是古时历代帝王之后,如黄帝、尧、舜、夏禹、商汤等等的后裔。
这是因为此时周人天下并不稳固,为了最大程度地团结天下人,周人就必须得采取这样的“统战”措施。当然,周人内部也有少量功臣获得了分封,但数量极少,仅限于管叔、蔡叔、霍叔、周公旦、姜尚等等核心成员。分封他们的目的,也是占据中原商人势力范围的几个关键地理位置,防止商人造反。
周武王去世后,武庚联合管叔、霍叔、蔡叔造反,天下顿时大乱:北到山西,南达江苏,东至山东半岛,西至河南上蔡,都发起了叛乱。为了平息叛乱,周公旦一度忙得“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可见形势之危急。因此,单凭周王室实力,实在是难以平息这么大范围内的反叛之火。
为此,周公旦毅然推出了第二次分封:把天下未归顺之地按人头划分给功臣和姬家叔伯兄弟,鼓励他们用武力去征服和占领这些地方。在分封制的强大激励之下,周人最终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平定了如此广大范围内的叛乱!
所以,分封制虽然在周人第一次东征时效用并不大,但是在周人第二次东征时,却是一项决定性的举措。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室”。周人彻底稳定了天下之后,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更是成为了周人统治天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有学者就评价,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推出,使得周朝比之前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更接近于一个完整的国家。由上可见,借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就是西周统治的三大基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