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撞机事件二十周年,请铭记英雄,你还记得王伟的编号吗?
王伟战机编号81192
今年4月1日,南海撞机事件二十周年,也是王伟烈士牺牲二十周纪念日。二十年前的今天,王伟烈士在维护我国南海安全时被美军机撞毁落入南海,至今没有找到遗体,只留下一句“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其实,出生在90年代的我在王伟烈士牺牲的时候,年龄并不大,很多详细情况也是在长大之后才逐渐了解到的。但我相信,王伟烈士的行为激励了不少当时的年轻人,我还记得我的一位80后朋友在回忆58炸馆和41撞机时那愤怒的神情。
更令人欣慰的是,二十年过去了,曾经不认识他的人也在传颂他的事迹,新一代年轻人也在被王伟的精神所打动。
有人把自己深受王伟烈士影响进部队的信件放在他的墓前;有人把歼20和航母的模型放在他的墓前告诉他我们现在的海军模样;有人在看到王伟烈士妻子的回忆时热泪盈眶……
20年了,我们都很好
沉溺于悲伤不前,这并不是纪念一个人的最好方式。20年来,王明和王月琴也尝试着从沉痛中走出。
王伟离开的最初几年,在伤心时刻,他们选择外出旅行,云南、四川,五台山、峨眉山……到处走走逛逛,可以暂时忘记丧子之痛。
家人、朋友,给了他们暖心的照顾。比王伟大5岁的亲姐姐,每到4月弟弟生日,就会买上一只蛋糕,送到湖州烈士陵园王伟墓前。“年三十肯定不会让我们两个老人单独过,全家人一起吃,很热闹。”天气好的时日,朋友也会约他们到周边走走看看。
“现在社区每周还会派人来打扫两次卫生,有些民间组织志愿者也会上门陪我们聊聊天,对我们都很敬重。”就连楼上楼下的邻居,如果碰见二老拎着很多东西,也会帮忙拿回家,“尽量不去想儿子的事情,慢慢地也算走出来了。”
王月琴喜欢太极拳,最近十几年,她又上老年大学会了弹琵琶,跟着老姐妹们外出学习、演出,用充实的业余生活调解心情;王明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平时能聚在一起喝喝茶,说说话。
又到了4月1日,回想当初,如果不在王伟招飞的报名表上签字,一切是不是会不一样?
“一个国家没人当兵行吗?没有人保家卫国行吗?”面对类似的提问,王明和王月琴的回答,都是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