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三峡》原文和翻译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郦道元《三峡》的原文和翻译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郦道元《三峡》原文和翻译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郦道元《三峡》原文和翻译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注释;1自:在
2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
3阙:同”缺”,中断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原文: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1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2隐,蔽:遮盖
3自:如果
4亭午,正午。
5夜分,半夜
6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原文: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1至于:到了
2襄陵:上,漫上;丘陵
3沿:顺流而下;
4溯:逆流而上
5绝:断
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原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1或:有
2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
3虽:即使
4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奔,奔驰的快马。
5不以:不如;以,认为,如
6疾:快
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原文: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1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
2素湍:白色的急流
3回清:回旋着清波
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绝?t(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1绝?t(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t,山峰
2飞。飞泻
3漱(shù)冲荡
4其,它们,指怪柏
5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
6良:实在,的确
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原文: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注释;1晴初霜旦: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
2肃:寂静
3属:连续不断;引:延长
4响:回声
5转:同”啭”,声音曲折
6绝:消失
翻译: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原文: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1故:所以
2渔者:打渔的人
3三声:几声.三,不表示确数
翻译: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 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郦道元三峡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t 写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历史故事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文学家。郦道元出生于一个世代士官家族,其父郦范是北魏的显要官员,曾任青州刺史、尚书右丞等职,爵位从男爵、子爵直到公爵。道元幼年随父赴任。父去世后他继任其爵位,被封为永伯侯,历任太尉掾、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颍州太守、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侍中兼行台尚书、御史中尉等职,在任关右大使时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所害。
郦道元晚年时撰有《水经注》40卷,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由于史载简略,对郦道元的生平事迹资料疏缺。《魏书》、《北史》郦道元传中,均不载其生卒年代,因而对郦道元一生中的重要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明清以来,研究《水经注》不乏其人,唯独对其作者缺少系统的探索,以致他的生年至今还是个谜。其实搞清郦道元生年对研究他的经历、思想、学术等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的人还不多。目前各种辞书、专着、人物传记和报刊中,凡述及郦氏生年时都打上问号,当然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一种说法是清末民国初杨守敬认为道元卒于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年42,上推生于太和九年(485年)(见《水经注疏。巨洋水》),另一种说法认为郦道元的父亲郦范约生于北魏神??初(428年),男子30而娶,10年而字,从而推测道元生于皇兴元年(467年)(丁山《郦学考序目》,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2年)。还有一说认为史载郦范太和中任青州刺史时道元为总角之年,假定郦范任职于太和二年(478年)至太和十二年(488年),则总角之年如在三四年,推断道元生于和平六年或皇兴元年(466――467年),如在十年左右,则生于延兴初年(472年左右)(赵贞信《郦道元之生卒年考》,载《禹贡》七卷一二三合期,1937年)。也有以道元生年为北魏皇兴三年(469年)说(日本1955年出版《世界历史事典》23卷)等。
上述几种说法,以赵贞信之说在学术界几成定论,在我国的公开出版物中有关郦道元的.生年均采用此说,如《辞海》:“郦道元(466或472)”;侯仁之、黄盛章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水经注”选释的说明中:“至于道元生在何年,史无明文,据推求或在北魏和平六年(465年),或在延兴二年(472年),享年五十六岁或六十二岁。”直至1980年赵永复发表了《郦道元生年考》(载《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一文,提出不同看法。
认为杨守敬谓道元卒年42岁,上推其生年为太和九年有误。据《水经。河水注》道元自叙太和十八年(494年)任尚书郎,曾随高祖北巡,依杨说道元生于太和九年,时年仅10岁,显然是不正确的。丁山之说原系推测之词,论据较薄弱。赵贞信之说主要的根据是郦范任青州刺史的时间,但他所考据郦范可能任青州刺史前后达10多年,考虑到对道元总角估计也会有出入,因此,郦道元的生年前后就要相差更多,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够精确。文章对太和共二十三年历任青州刺史的人逐加考证,从而确定郦范任青州刺史的时间为太和八年(484年)至太和十二年(488年)间,比赵贞信之说前后缩短七八年,另对郦道元总角之年(古人在未成年前儿童之称谓)加以论证,据《水经。巨洋水注》:“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以总角之年,侍节东州,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亦畅”这时道元正是少年时期,杨守敬以道元总角之年为15岁,赵信假定为十四五岁,与实际情况相差不远,但哪范任青州刺史约4年,因而要确定道元15岁时是在郦范任职之初或任职之末。据《水经。??水注》、《魏书。穆罴传》等,道元任尚书祠部时与宜都王穆罴同拜北郊,其时间约在太和十四五年,郦道元15岁时似在郦范任职青州之初。如在任职青州之末,太和十五年时道元尚未成年,不可能任尚书祠部之职。据上得出郦范在太和八年至十二年间任青州刺史,如太和八年时道元为15岁,由此上推,当生于皇兴四年(470年)左右。这一说法提出了郦道元生年的确切年代,是以前所不曾有的,但能否推翻赵贞信几十年来的传统说法,尚需经学术界的认可。有人就不同意用总角之年用以推定郦道元的生年。陈桥驿在《郦道元》(载《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一文中指出:郦道元生于何年,历史上没有记载,由于“总角”一词泛指童年,并无确切的数量概念,所以无法由此推算他的出生年代。历来不少撰述,都曾引过这一段文字(按指上文所引《水经。巨洋水注》载郦道元“总角之年”的材料)
推测郦道元的生年,其实都并不可靠。虽然作者没有提出郦道元当生于何年,但显然他是不同意以上诸说中推断的观点的。由此,在没有发现新的材料之前,用确凿的证据,提出一个比较符合郦氏生年的实际情况,真正揭开1500多年前的谜底,恐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郦道元人物简介
1、郦道元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
郦道元故居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
在郦道元兄弟五人中,道元为长,承袭其父永宁侯爵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关中(今陕西临漳县)。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郦范年少有为,在太武帝时期给事东宫,后以卓越才能成为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前期的首都,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北魏都城于公元493年南迁至此)担任过骑都尉、太傅掾、书侍御史、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职,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担任过冀州镇(今河北省冀县)东府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尹等职。
郦道元前半生,北魏正值鼎盛时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之后,经过献文、文成等诸多帝王的励精图治,至后来的北魏孝文帝的积极改革,北魏国力日渐强盛。郦道元也跟随孝文帝等人致力于统一大愿的实现。然而,在孝文帝死后,北魏从500年开始,国内矛盾又开始高涨起来,逐渐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镇叛乱,四方骚动。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时候,郦道元慷慨殉国。长空孤雁鸣,秦山鸟悲歌,在流星闪过之时,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2、严谨求实的郦道元
(1)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故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郦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2) 郦道元对所得各种资料先进行分析研究,再亲自实地考察,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古书上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贵族智伯曾说:“汾水可以淹没魏氏诸侯的都城安邑,而绛水可以淹没韩氏诸侯的都城平阳。”郦道元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亲自沿着这两条河考察,发现汾水河床高,安邑处在东岸低洼处,可能被汾水淹没;而平阳地势高于绛水河床,绛水绝不可能淹没平阳。他又根据各种记载,在“谷水”的注中更正了《水经》以“涧水”为“渊水”之误。郦道元这种细心求真的态度,足以为现代研究者的楷模。
《水经注》其格局壮阔,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为基础外,还涉及当时许多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已超越前人甚广。时间上,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
郦道元将丰富的自然及人文地理有系统地融入广阔的时空架构中,《水经注》因此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以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明清以后,许多学者对《水经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掀起了所谓的“郦学”。
3、文学贡献
郦道元生于仕官家庭,父亲郦范作过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书郎,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看来他一生在政治上还是有所建树的。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时,在阴盘郦道元驿(今希临潼附近)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郦道元一声生勤于读书和著述。 《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 《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但除 《水经注》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郦道元《三峡》原文和翻译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郦道元《三峡》原文和翻译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注释;1自:在
2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
3阙:同”缺”,中断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原文: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1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2隐,蔽:遮盖
3自:如果
4亭午,正午。
5夜分,半夜
6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原文: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1至于:到了
2襄陵:上,漫上;丘陵
3沿:顺流而下;
4溯:逆流而上
5绝:断
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原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1或:有
2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
3虽:即使
4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奔,奔驰的快马。
5不以:不如;以,认为,如
6疾:快
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原文: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1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
2素湍:白色的急流
3回清:回旋着清波
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绝?t(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1绝?t(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t,山峰
2飞。飞泻
3漱(shù)冲荡
4其,它们,指怪柏
5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
6良:实在,的确
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原文: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注释;1晴初霜旦: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
2肃:寂静
3属:连续不断;引:延长
4响:回声
5转:同”啭”,声音曲折
6绝:消失
翻译: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原文: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1故:所以
2渔者:打渔的人
3三声:几声.三,不表示确数
翻译: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 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郦道元三峡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t 写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历史故事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文学家。郦道元出生于一个世代士官家族,其父郦范是北魏的显要官员,曾任青州刺史、尚书右丞等职,爵位从男爵、子爵直到公爵。道元幼年随父赴任。父去世后他继任其爵位,被封为永伯侯,历任太尉掾、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颍州太守、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侍中兼行台尚书、御史中尉等职,在任关右大使时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所害。
郦道元晚年时撰有《水经注》40卷,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由于史载简略,对郦道元的生平事迹资料疏缺。《魏书》、《北史》郦道元传中,均不载其生卒年代,因而对郦道元一生中的重要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明清以来,研究《水经注》不乏其人,唯独对其作者缺少系统的探索,以致他的生年至今还是个谜。其实搞清郦道元生年对研究他的经历、思想、学术等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的人还不多。目前各种辞书、专着、人物传记和报刊中,凡述及郦氏生年时都打上问号,当然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一种说法是清末民国初杨守敬认为道元卒于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年42,上推生于太和九年(485年)(见《水经注疏。巨洋水》),另一种说法认为郦道元的父亲郦范约生于北魏神??初(428年),男子30而娶,10年而字,从而推测道元生于皇兴元年(467年)(丁山《郦学考序目》,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2年)。还有一说认为史载郦范太和中任青州刺史时道元为总角之年,假定郦范任职于太和二年(478年)至太和十二年(488年),则总角之年如在三四年,推断道元生于和平六年或皇兴元年(466――467年),如在十年左右,则生于延兴初年(472年左右)(赵贞信《郦道元之生卒年考》,载《禹贡》七卷一二三合期,1937年)。也有以道元生年为北魏皇兴三年(469年)说(日本1955年出版《世界历史事典》23卷)等。
上述几种说法,以赵贞信之说在学术界几成定论,在我国的公开出版物中有关郦道元的.生年均采用此说,如《辞海》:“郦道元(466或472)”;侯仁之、黄盛章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水经注”选释的说明中:“至于道元生在何年,史无明文,据推求或在北魏和平六年(465年),或在延兴二年(472年),享年五十六岁或六十二岁。”直至1980年赵永复发表了《郦道元生年考》(载《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一文,提出不同看法。
认为杨守敬谓道元卒年42岁,上推其生年为太和九年有误。据《水经。河水注》道元自叙太和十八年(494年)任尚书郎,曾随高祖北巡,依杨说道元生于太和九年,时年仅10岁,显然是不正确的。丁山之说原系推测之词,论据较薄弱。赵贞信之说主要的根据是郦范任青州刺史的时间,但他所考据郦范可能任青州刺史前后达10多年,考虑到对道元总角估计也会有出入,因此,郦道元的生年前后就要相差更多,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够精确。文章对太和共二十三年历任青州刺史的人逐加考证,从而确定郦范任青州刺史的时间为太和八年(484年)至太和十二年(488年)间,比赵贞信之说前后缩短七八年,另对郦道元总角之年(古人在未成年前儿童之称谓)加以论证,据《水经。巨洋水注》:“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以总角之年,侍节东州,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亦畅”这时道元正是少年时期,杨守敬以道元总角之年为15岁,赵信假定为十四五岁,与实际情况相差不远,但哪范任青州刺史约4年,因而要确定道元15岁时是在郦范任职之初或任职之末。据《水经。??水注》、《魏书。穆罴传》等,道元任尚书祠部时与宜都王穆罴同拜北郊,其时间约在太和十四五年,郦道元15岁时似在郦范任职青州之初。如在任职青州之末,太和十五年时道元尚未成年,不可能任尚书祠部之职。据上得出郦范在太和八年至十二年间任青州刺史,如太和八年时道元为15岁,由此上推,当生于皇兴四年(470年)左右。这一说法提出了郦道元生年的确切年代,是以前所不曾有的,但能否推翻赵贞信几十年来的传统说法,尚需经学术界的认可。有人就不同意用总角之年用以推定郦道元的生年。陈桥驿在《郦道元》(载《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一文中指出:郦道元生于何年,历史上没有记载,由于“总角”一词泛指童年,并无确切的数量概念,所以无法由此推算他的出生年代。历来不少撰述,都曾引过这一段文字(按指上文所引《水经。巨洋水注》载郦道元“总角之年”的材料)
推测郦道元的生年,其实都并不可靠。虽然作者没有提出郦道元当生于何年,但显然他是不同意以上诸说中推断的观点的。由此,在没有发现新的材料之前,用确凿的证据,提出一个比较符合郦氏生年的实际情况,真正揭开1500多年前的谜底,恐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郦道元人物简介
1、郦道元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
郦道元故居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
在郦道元兄弟五人中,道元为长,承袭其父永宁侯爵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关中(今陕西临漳县)。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郦范年少有为,在太武帝时期给事东宫,后以卓越才能成为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前期的首都,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北魏都城于公元493年南迁至此)担任过骑都尉、太傅掾、书侍御史、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职,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担任过冀州镇(今河北省冀县)东府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尹等职。
郦道元前半生,北魏正值鼎盛时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之后,经过献文、文成等诸多帝王的励精图治,至后来的北魏孝文帝的积极改革,北魏国力日渐强盛。郦道元也跟随孝文帝等人致力于统一大愿的实现。然而,在孝文帝死后,北魏从500年开始,国内矛盾又开始高涨起来,逐渐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镇叛乱,四方骚动。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时候,郦道元慷慨殉国。长空孤雁鸣,秦山鸟悲歌,在流星闪过之时,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2、严谨求实的郦道元
(1)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故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郦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2) 郦道元对所得各种资料先进行分析研究,再亲自实地考察,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古书上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贵族智伯曾说:“汾水可以淹没魏氏诸侯的都城安邑,而绛水可以淹没韩氏诸侯的都城平阳。”郦道元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亲自沿着这两条河考察,发现汾水河床高,安邑处在东岸低洼处,可能被汾水淹没;而平阳地势高于绛水河床,绛水绝不可能淹没平阳。他又根据各种记载,在“谷水”的注中更正了《水经》以“涧水”为“渊水”之误。郦道元这种细心求真的态度,足以为现代研究者的楷模。
《水经注》其格局壮阔,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为基础外,还涉及当时许多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已超越前人甚广。时间上,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
郦道元将丰富的自然及人文地理有系统地融入广阔的时空架构中,《水经注》因此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以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明清以后,许多学者对《水经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掀起了所谓的“郦学”。
3、文学贡献
郦道元生于仕官家庭,父亲郦范作过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书郎,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看来他一生在政治上还是有所建树的。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时,在阴盘郦道元驿(今希临潼附近)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郦道元一声生勤于读书和著述。 《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 《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但除 《水经注》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