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端午节的作文范文600字(通用42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太阳公公露出了久违的笑脸。一大早,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爸爸说:“儿子,你知道屈原是谁吗?”我说:“我只知道他是一位诗人。”爸爸说:“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大夫,是个忠臣,可惜被奸臣陷害,流放到乡野。为了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忠心,屈原就跳到大江里以死抗争。老百姓们很爱戴、敬重屈原,怕江里的大鱼把屈原吃了,就包了许许多多的粽子,投到江里喂鱼,希望大鱼的嘴巴给黏住,这样,它们就吃不了屈原了。”我听得入了迷,感叹地说:“原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这么来的呀!”
这些天,天气特别闷热,我脖子上长了不少痱子,又痛又痒,难受死了,我正在挠呀挠,看到妈妈端来一大盆药水,放到洗澡间。热腾腾的药水散发着草药的香味,好闻极了!我高兴地蹦起来,说:“妈妈,这是我的洗澡水吗?我要洗药水澡。”妈妈笑眯眯地说:“没错,这个就是给你洗澡的药水哦,外婆说过,它不仅能怯痱、还能除百病、避邪呢!”我赶紧脱下衣服,跳进大水盆里。哇!真舒服呀,感觉药水正在对痱子们进行攻击,痱子们很快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我好奇的问:“妈妈,这是什么药呀?好神奇。”妈妈说:“这是由艾草、石菖蒲、鱼腥草、柚子叶混合煮成的草药,是可以清凉解毒的。”我说:“怪不得这么舒服呢。”洗完了澡,还要穿上新衣服,再挂上一个草药香包,我顿时感觉清爽极了。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常常用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等形式来庆祝。有一句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一开门就看到了妈妈插在门上方的艾草,我悄悄地问爸爸:“这些东西真的能避邪吗?”爸爸“诡秘”地笑着说:“这些东西当然不能避邪,这只是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纪念而已,也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虽然端午节有一些迷信的说法,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一天,感觉太有趣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听老辈讲,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仅是重臣,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当时,七国鼎立,数秦国最强,数秦国野心最大,要一统天下。当时楚国国君制国无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败,自然成了首选。这一点,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觉到了,便上书楚王,希望国君加强防御,不让秦国的阴谋得逞,楚国国君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认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国,把屈原调到汨罗去,屈原很伤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劝国君加强防御,国君不但不听取意见,还当成恶意。终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尽了。水火无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没了,百姓知道屈原是个好官,于是下江开船,纷纷抢救屈原,可这怎么捞的到?当时人们说水里有蛟龙,会吃了屈原的尸体,蛟龙吃饱了不吃尸体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尽的日子叫端午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划龙船,祭奠屈原。端午节是这样来的。
记得小时侯,端午节,我随父母去外婆家,当时外婆家这里端午节比较昌盛,几乎每年要划龙船。今年不例外。
当时,我家大舅舅身强力壮,参加了划龙船比赛。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黄澄澄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们夹在人群里。这大大小小成千上万把五颜六色的雨伞,成了一道奇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时,我才知道,观众是有多少,――数不清;并把大江两岸围了个水泄不通。
江上,远远的只见八条三丈多长一米宽的龙舟,停在江中,每条龙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龙头擂鼓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间十六人,分列龙舟两侧。每条龙舟是一个独立团队,每个团队着装整齐,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比赛开始了,八条龙舟,象离弦之箭,队员们跟着鼓点的节奏,挥舞着船浆,喊着整齐雄壮号子,“一二、一二、一二”龙舟越来越快,八条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象八条鲛龙争夺东海明珠。一转眼,一条黄龙飞跃过终点,比赛结束。所有观众一齐鼓掌。比赛真精彩呀!
我爱划龙舟,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儿子,儿子。吃粽子了。” “来了,来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猜对了,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有吃粽子、吃蚕豆、插艾叶、洒端阳水、洗端阳澡和喝雄黄酒的风俗,部分地区还有赛龙舟的活动。 端午节前一天的下午,各家各户要在门窗上插艾叶和菖蒲。知道为什么要插艾叶吗?因为到端午节的时候,正是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把艾叶插在门窗上,利用其挥发的芳香气味洁净空气,驱赶蚊蝇,驱瘟除邪,以达到防病目的。 端午节除了插艾叶,还要吃粽子。关于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妈妈从超市里买来了各种各样美味的粽子。有鲜肉板栗味的、原味的、八宝的、蜜枣的当妈妈把粽子从电饭煲里拿出来,放在我的盘子里时。我闻到了一股清香。
我剥开粽子的叶,吃了一口。感觉糯米和各种各样的豆在我的口中跳舞,口感好极了。吃这粽子,就像来到了竹林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蔚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 吃饭时,大人还会用雄黄掺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个“王”字,为的是驱魔辟邪,还可以防虫叮蛇咬。 洒端阳水也是端阳节的一种风俗,把艾叶、菖蒲、柏树枝等有芳香的植物放进水桶里。在外面露天放一夜。第二天,用艾叶和菖蒲蘸一点端阳水,在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洒上。洒完之后,在水里放几个鸡蛋或者鸭蛋,然后把水烧开,等水凉后,用这些端阳水洗澡,洗澡时,把在端阳水里煮过的鸡蛋或鸭蛋在全身滚来滚去,奶奶说洗过端阳澡,夏天就不会长痱子了。因为端阳水有驱邪、杀菌的作用。 在有些地方,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赛龙舟。几个参赛选手拿着长长的浆,坐在雕琢精致的龙舟上。两只手有节奏地左划右划。而旁边的观众则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而参赛选手驾驭着自己的龙舟,征服风浪、迎难而上。 这就是我们家乡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然而作为中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节毫无疑问就是其中最有“热”感的节日。作为进入盛夏前的一个节气,端午节显然就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节的三天假日,可能会让很多人思考出去找个阴凉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农村,端午节确就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因为在中国蕴含丰富的农耕文化之中,端午节代表着夏收秋种。在过去的北方,每年过端午正就是新麦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期盼这个日子的到来,因为能够吃到新麦做的各种食品。而在过去的南方,端午节却就是另外一种粮食水稻收获的季节,新打下来的水稻碾成了大米,过节的前一天正好能够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顿。
此刻,南北差异已经没有那么大,端午节吃粽子,这就是全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就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对屈原的纪念。
粽子还就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据说,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可就是在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之后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向到这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中国的南北差异也还就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然后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今年,你准备吃啥粽子呢?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关于端午节有一个传说,公园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向汨罗江撒糯米祭奠屈原,后来人们怕祭奠的东西被蛟龙偷吃了,于是人们用艾叶将米包好,用五彩绳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南方有赛龙舟的习俗,北方则在早晨踏青,采集艾蒿,挂在门上或是用来洗脚,为了纪念他来祈求健康平安。
端午节的早晨,我和家人决定到西山去踏青,早晨的空气特别的清新,一走进西山发现人山人海,形成一个大型的集市,街道的两旁摆满了端午节的节日用品,琳琅满目,有五颜六色的葫芦,各式各样的香囊,五色彩绳都是象征着吉祥的愿望,我们按照端午节的习俗,在山道的两旁采集艾草,传说将艾草插在门上能辟邪。当我们继续往山上登高的时候看到了耸立参天的古老松树,看到树神,它的年龄已经有五百多岁了,我想大概在明代就有这棵树了,很难想象这棵百年老树怎样经历了风霜雪雨的洗礼,依然存活到现在,默默地祝福人们。我在山间小道上奔跑着,这时候发现了一种天然植物,我好奇地低头仔细观察着,它长着宽宽的绿叶,白白的根茎,细细闻闻还有股淡淡的葱香味,经过仔细辨认后觉得它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可以食用的野韭菜,我们就在山坡上寻找起来,不一会就采集了很多把它收拾干净后用野草捆好拿在手里,今天收获很大,我还准备回家就用这些野菜和鸡蛋炒熟食用,这样我的早餐就多了一道美味菜肴。
看到时间不早了,下山回家,又在道旁购买了几个五彩葫芦,系在艾草上,插在门上庆祝端午节日,今年的端午节让我了解到地道的民间风俗。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这粽香飘香的季节,我们以随同那屈原的带领下,一起走进端午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清晨,人们纷纷踏出家门,到各自计划的目的地进发,这便是端午人们的一个习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远望去,一片沸腾的海洋。出行的人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折一些树枝,再买一个葫芦,挂在自己的家门上。这,变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走进端午节,踏青游玩,折下树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称假虎丘。”端午,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河溪两边人山人海,锁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湖水飞溅着,人们的心情也随之飞溅,呐喊加油声络绎不绝,一浪赛过一浪。
走进端午节,龙舟越过,团结一心,齐心协力。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碧绿的粽叶将糯米包裹其中,略带着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动起手来,开始包粽子,将对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原当时那英俊潇洒的面孔已浮现在我的眼前,随之咕咚一身,带着无限的悲愤,投入江中。百姓们纷纷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会吃掉他的身体。从此,每逢端午佳节,各家都会包粽子,空气中粽香不曾散去。
走进端午节,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铭记先烈。
走进端午节,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迷人的魅力,萦绕心头的是缠缠的暖意,挥之不去的是绵绵的情意。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儿歌,我就想起了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起来要回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当时楚国有一位士大夫叫屈原,他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他主张授贤任能,章明法度,但遭到了小人的嫉妒诋毁,被楚王革职流放。后来,秦国挥兵南下,攻破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消息,悲愤欲绝,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他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怀念屈原,担心鱼虾吃掉屈原遗体,就把米饭包起来,投到江里,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也成“诗人节”。人们在这一天不仅包粽子,还举行龙舟比赛。这一抚慰忠灵的习俗世代相传,直到今天。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无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我最喜欢吃肉馅的粽子,每次我都能一口气吃三个。再过两个星期今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奶奶说今年要包更多的粽子,送给我的小伙伴吃,好期待啊!端午节,你快快来吧!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米,这种甜也不腻;米中融入枣或豆沙的香甜,也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笑我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我那时的最好饰品。犹如天花乱坠。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
现在物人非,我穿过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端五节、端阳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各具风韵。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于驱蚊蝇,净化空气。
端午节也是爱国节。
春秋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告诉皇帝要加以防范,以防被秦国所灭。昏庸的皇帝不同意。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中怀抱大石投江自尽。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而今天,在端午节的这个日子里,我看着妈妈在包粽子,心血来潮,也想尝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首先把叶片和糯米洗干净,加一点盐和生抽搅拌均匀,用两张大小不一的竹片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型。可万万没想到,我的漏斗有两三个洞,米一直不停地往下掉。妈妈见状,在旁悉心教导我。我开始做得很顺利,可到后来我的糯米又放多了,叶片怎么也压不住。妈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舀一勺米放在漏斗里,不要太多了。‘’我按照妈妈所说的做,果不其然,一个结实的粽子就做好了,最后用绳子捆紧。看着那有模有样的粽子,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心中的兴奋之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古代人民的美好情感与心愿。
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我们也要向屈原学习,做一个爱国的少先队员。
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与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中,与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中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中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中,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中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太阳公公露出了久违的笑脸。一大早,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爸爸说:“儿子,你知道屈原是谁吗?”我说:“我只知道他是一位诗人。”爸爸说:“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大夫,是个忠臣,可惜被奸臣陷害,流放到乡野。为了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忠心,屈原就跳到大江里以死抗争。老百姓们很爱戴、敬重屈原,怕江里的大鱼把屈原吃了,就包了许许多多的粽子,投到江里喂鱼,希望大鱼的嘴巴给黏住,这样,它们就吃不了屈原了。”我听得入了迷,感叹地说:“原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这么来的呀!”
这些天,天气特别闷热,我脖子上长了不少痱子,又痛又痒,难受死了,我正在挠呀挠,看到妈妈端来一大盆药水,放到洗澡间。热腾腾的药水散发着草药的香味,好闻极了!我高兴地蹦起来,说:“妈妈,这是我的洗澡水吗?我要洗药水澡。”妈妈笑眯眯地说:“没错,这个就是给你洗澡的药水哦,外婆说过,它不仅能怯痱、还能除百病、避邪呢!”我赶紧脱下衣服,跳进大水盆里。哇!真舒服呀,感觉药水正在对痱子们进行攻击,痱子们很快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我好奇的问:“妈妈,这是什么药呀?好神奇。”妈妈说:“这是由艾草、石菖蒲、鱼腥草、柚子叶混合煮成的草药,是可以清凉解毒的。”我说:“怪不得这么舒服呢。”洗完了澡,还要穿上新衣服,再挂上一个草药香包,我顿时感觉清爽极了。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常常用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等形式来庆祝。有一句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一开门就看到了妈妈插在门上方的艾草,我悄悄地问爸爸:“这些东西真的能避邪吗?”爸爸“诡秘”地笑着说:“这些东西当然不能避邪,这只是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纪念而已,也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虽然端午节有一些迷信的说法,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一天,感觉太有趣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听老辈讲,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仅是重臣,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当时,七国鼎立,数秦国最强,数秦国野心最大,要一统天下。当时楚国国君制国无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败,自然成了首选。这一点,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觉到了,便上书楚王,希望国君加强防御,不让秦国的阴谋得逞,楚国国君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认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国,把屈原调到汨罗去,屈原很伤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劝国君加强防御,国君不但不听取意见,还当成恶意。终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尽了。水火无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没了,百姓知道屈原是个好官,于是下江开船,纷纷抢救屈原,可这怎么捞的到?当时人们说水里有蛟龙,会吃了屈原的尸体,蛟龙吃饱了不吃尸体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尽的日子叫端午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划龙船,祭奠屈原。端午节是这样来的。
记得小时侯,端午节,我随父母去外婆家,当时外婆家这里端午节比较昌盛,几乎每年要划龙船。今年不例外。
当时,我家大舅舅身强力壮,参加了划龙船比赛。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黄澄澄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们夹在人群里。这大大小小成千上万把五颜六色的雨伞,成了一道奇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时,我才知道,观众是有多少,――数不清;并把大江两岸围了个水泄不通。
江上,远远的只见八条三丈多长一米宽的龙舟,停在江中,每条龙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龙头擂鼓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间十六人,分列龙舟两侧。每条龙舟是一个独立团队,每个团队着装整齐,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比赛开始了,八条龙舟,象离弦之箭,队员们跟着鼓点的节奏,挥舞着船浆,喊着整齐雄壮号子,“一二、一二、一二”龙舟越来越快,八条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象八条鲛龙争夺东海明珠。一转眼,一条黄龙飞跃过终点,比赛结束。所有观众一齐鼓掌。比赛真精彩呀!
我爱划龙舟,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儿子,儿子。吃粽子了。” “来了,来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猜对了,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有吃粽子、吃蚕豆、插艾叶、洒端阳水、洗端阳澡和喝雄黄酒的风俗,部分地区还有赛龙舟的活动。 端午节前一天的下午,各家各户要在门窗上插艾叶和菖蒲。知道为什么要插艾叶吗?因为到端午节的时候,正是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把艾叶插在门窗上,利用其挥发的芳香气味洁净空气,驱赶蚊蝇,驱瘟除邪,以达到防病目的。 端午节除了插艾叶,还要吃粽子。关于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妈妈从超市里买来了各种各样美味的粽子。有鲜肉板栗味的、原味的、八宝的、蜜枣的当妈妈把粽子从电饭煲里拿出来,放在我的盘子里时。我闻到了一股清香。
我剥开粽子的叶,吃了一口。感觉糯米和各种各样的豆在我的口中跳舞,口感好极了。吃这粽子,就像来到了竹林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蔚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 吃饭时,大人还会用雄黄掺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个“王”字,为的是驱魔辟邪,还可以防虫叮蛇咬。 洒端阳水也是端阳节的一种风俗,把艾叶、菖蒲、柏树枝等有芳香的植物放进水桶里。在外面露天放一夜。第二天,用艾叶和菖蒲蘸一点端阳水,在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洒上。洒完之后,在水里放几个鸡蛋或者鸭蛋,然后把水烧开,等水凉后,用这些端阳水洗澡,洗澡时,把在端阳水里煮过的鸡蛋或鸭蛋在全身滚来滚去,奶奶说洗过端阳澡,夏天就不会长痱子了。因为端阳水有驱邪、杀菌的作用。 在有些地方,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赛龙舟。几个参赛选手拿着长长的浆,坐在雕琢精致的龙舟上。两只手有节奏地左划右划。而旁边的观众则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而参赛选手驾驭着自己的龙舟,征服风浪、迎难而上。 这就是我们家乡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然而作为中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节毫无疑问就是其中最有“热”感的节日。作为进入盛夏前的一个节气,端午节显然就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节的三天假日,可能会让很多人思考出去找个阴凉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农村,端午节确就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因为在中国蕴含丰富的农耕文化之中,端午节代表着夏收秋种。在过去的北方,每年过端午正就是新麦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期盼这个日子的到来,因为能够吃到新麦做的各种食品。而在过去的南方,端午节却就是另外一种粮食水稻收获的季节,新打下来的水稻碾成了大米,过节的前一天正好能够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顿。
此刻,南北差异已经没有那么大,端午节吃粽子,这就是全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就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对屈原的纪念。
粽子还就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据说,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可就是在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之后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向到这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中国的南北差异也还就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然后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今年,你准备吃啥粽子呢?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关于端午节有一个传说,公园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向汨罗江撒糯米祭奠屈原,后来人们怕祭奠的东西被蛟龙偷吃了,于是人们用艾叶将米包好,用五彩绳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南方有赛龙舟的习俗,北方则在早晨踏青,采集艾蒿,挂在门上或是用来洗脚,为了纪念他来祈求健康平安。
端午节的早晨,我和家人决定到西山去踏青,早晨的空气特别的清新,一走进西山发现人山人海,形成一个大型的集市,街道的两旁摆满了端午节的节日用品,琳琅满目,有五颜六色的葫芦,各式各样的香囊,五色彩绳都是象征着吉祥的愿望,我们按照端午节的习俗,在山道的两旁采集艾草,传说将艾草插在门上能辟邪。当我们继续往山上登高的时候看到了耸立参天的古老松树,看到树神,它的年龄已经有五百多岁了,我想大概在明代就有这棵树了,很难想象这棵百年老树怎样经历了风霜雪雨的洗礼,依然存活到现在,默默地祝福人们。我在山间小道上奔跑着,这时候发现了一种天然植物,我好奇地低头仔细观察着,它长着宽宽的绿叶,白白的根茎,细细闻闻还有股淡淡的葱香味,经过仔细辨认后觉得它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可以食用的野韭菜,我们就在山坡上寻找起来,不一会就采集了很多把它收拾干净后用野草捆好拿在手里,今天收获很大,我还准备回家就用这些野菜和鸡蛋炒熟食用,这样我的早餐就多了一道美味菜肴。
看到时间不早了,下山回家,又在道旁购买了几个五彩葫芦,系在艾草上,插在门上庆祝端午节日,今年的端午节让我了解到地道的民间风俗。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这粽香飘香的季节,我们以随同那屈原的带领下,一起走进端午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清晨,人们纷纷踏出家门,到各自计划的目的地进发,这便是端午人们的一个习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远望去,一片沸腾的海洋。出行的人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折一些树枝,再买一个葫芦,挂在自己的家门上。这,变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走进端午节,踏青游玩,折下树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称假虎丘。”端午,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河溪两边人山人海,锁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湖水飞溅着,人们的心情也随之飞溅,呐喊加油声络绎不绝,一浪赛过一浪。
走进端午节,龙舟越过,团结一心,齐心协力。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碧绿的粽叶将糯米包裹其中,略带着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动起手来,开始包粽子,将对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原当时那英俊潇洒的面孔已浮现在我的眼前,随之咕咚一身,带着无限的悲愤,投入江中。百姓们纷纷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会吃掉他的身体。从此,每逢端午佳节,各家都会包粽子,空气中粽香不曾散去。
走进端午节,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铭记先烈。
走进端午节,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迷人的魅力,萦绕心头的是缠缠的暖意,挥之不去的是绵绵的情意。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儿歌,我就想起了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起来要回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当时楚国有一位士大夫叫屈原,他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他主张授贤任能,章明法度,但遭到了小人的嫉妒诋毁,被楚王革职流放。后来,秦国挥兵南下,攻破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消息,悲愤欲绝,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他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怀念屈原,担心鱼虾吃掉屈原遗体,就把米饭包起来,投到江里,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也成“诗人节”。人们在这一天不仅包粽子,还举行龙舟比赛。这一抚慰忠灵的习俗世代相传,直到今天。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无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我最喜欢吃肉馅的粽子,每次我都能一口气吃三个。再过两个星期今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奶奶说今年要包更多的粽子,送给我的小伙伴吃,好期待啊!端午节,你快快来吧!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米,这种甜也不腻;米中融入枣或豆沙的香甜,也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笑我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我那时的最好饰品。犹如天花乱坠。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
现在物人非,我穿过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端五节、端阳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各具风韵。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于驱蚊蝇,净化空气。
端午节也是爱国节。
春秋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告诉皇帝要加以防范,以防被秦国所灭。昏庸的皇帝不同意。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中怀抱大石投江自尽。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而今天,在端午节的这个日子里,我看着妈妈在包粽子,心血来潮,也想尝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首先把叶片和糯米洗干净,加一点盐和生抽搅拌均匀,用两张大小不一的竹片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型。可万万没想到,我的漏斗有两三个洞,米一直不停地往下掉。妈妈见状,在旁悉心教导我。我开始做得很顺利,可到后来我的糯米又放多了,叶片怎么也压不住。妈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舀一勺米放在漏斗里,不要太多了。‘’我按照妈妈所说的做,果不其然,一个结实的粽子就做好了,最后用绳子捆紧。看着那有模有样的粽子,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心中的兴奋之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古代人民的美好情感与心愿。
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我们也要向屈原学习,做一个爱国的少先队员。
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与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中,与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中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中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中,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中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