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有哪几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拓展资料
财务报表是随着商业社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不断发展的。主要有: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财务报表注释,其他财务报告和会计界争论的第四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地反映会计主体在特定日期(如年末、季末、月末)财务状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的雏形产生于古意大利,随着商业的发展,商贾们对商业融资的需求日益加强。高利贷放贷者出于对贷款本金安全性的考虑,开始关注商贾们的自有资产状况,资产负债表于是孕育而生。
2、利润表
利润表也称收益表、损益表,它是总括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如年度、季度、月份)内经营及其分配(或弥补)情况的一种会计报表。
随着近代商业竞争不断加剧,商业社会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越来越高,静态的、局限于时点的会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已无法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人们日益关注的是企业持续生存能力,即企业的盈利能力,于是,期间报表即损益表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另一种观点认为,损益表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近代税务体系发展的要求。
3、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通常是年度)内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运用去向的会计报表,是一张综合反映企业理财过程,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的报表。
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又叫做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它是反映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会计报表。其目的在于提示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现金流量表的前身是资金表,最早出现于1862年的英国。1908年,威廉_莫斯_考尔在他撰写的会计教科书中,正式称该表为“来龙去脉表”,若干年后,称该表为“资金表”。自20世纪70年代后,资金表成为西方国家企业对外必编的财务报表之一。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的资金由财政部和银行管理,企业只需编制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1985年财政部颁布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及1992年1月1日起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合资企业和股份制试点企业必须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1992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必须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1998年3月,财政部颁布了具体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
4、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其主要内容有:主要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非经营项目的说明、财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
5、会计界关于第四财务报表的争论
第四财务报表争论的起因:巴林银行的倒闭、对冲基金的异军突起、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清盘。
第四财务报表要求企业披露主要是三表之外的事项包括:披露企业面临的或有事项、企业所从事业务的详细介绍,并附上详尽的风险分析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拓展资料
财务报表是随着商业社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不断发展的。主要有: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财务报表注释,其他财务报告和会计界争论的第四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地反映会计主体在特定日期(如年末、季末、月末)财务状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的雏形产生于古意大利,随着商业的发展,商贾们对商业融资的需求日益加强。高利贷放贷者出于对贷款本金安全性的考虑,开始关注商贾们的自有资产状况,资产负债表于是孕育而生。
2、利润表
利润表也称收益表、损益表,它是总括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如年度、季度、月份)内经营及其分配(或弥补)情况的一种会计报表。
随着近代商业竞争不断加剧,商业社会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越来越高,静态的、局限于时点的会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已无法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人们日益关注的是企业持续生存能力,即企业的盈利能力,于是,期间报表即损益表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另一种观点认为,损益表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近代税务体系发展的要求。
3、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通常是年度)内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运用去向的会计报表,是一张综合反映企业理财过程,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的报表。
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又叫做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它是反映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会计报表。其目的在于提示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现金流量表的前身是资金表,最早出现于1862年的英国。1908年,威廉_莫斯_考尔在他撰写的会计教科书中,正式称该表为“来龙去脉表”,若干年后,称该表为“资金表”。自20世纪70年代后,资金表成为西方国家企业对外必编的财务报表之一。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的资金由财政部和银行管理,企业只需编制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1985年财政部颁布了《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及1992年1月1日起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合资企业和股份制试点企业必须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1992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必须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1998年3月,财政部颁布了具体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
4、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其主要内容有:主要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非经营项目的说明、财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
5、会计界关于第四财务报表的争论
第四财务报表争论的起因:巴林银行的倒闭、对冲基金的异军突起、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清盘。
第四财务报表要求企业披露主要是三表之外的事项包括:披露企业面临的或有事项、企业所从事业务的详细介绍,并附上详尽的风险分析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