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旅游条例
展开全部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旅游规划,从事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营和旅游监督管理以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发展旅游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的指导、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旅游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五条 旅游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发挥服务、指导、协调作用,维护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宣传计划,结合旅游特色,加强对城市形象和旅游区(点)的宣传。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旅游发展第八条 具有旅游业发展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旅游景区(点)建设,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第九条 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点)规划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环境资源保护、文物保护、风景名胜区等规划相衔接。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旅游发展的需要逐步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公益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等。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普查、评价,建立旅游资源信息库和待开发的旅游建设项目库。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旅游景区(点)的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设施作出一体化规划。
开发旅游资源,新建、改建、扩建的旅游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价。相关部门审批旅游建设项目,应当征求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第十三条 利用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性建筑和其他人文资源开展旅游活动的,应当保护文物古迹,保持民族特色、历史风貌和自然风貌。
重点旅游城镇的新区规划和旧区改造,应当统筹规划旅游功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第十四条 国有旅游资源经营权可以依法转让。经营权转让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通过拍卖、招标等方式进行。第十五条 鼓励境内外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采取多种形式投资旅游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鼓励本省旅游经营者加强与省外旅游经营者的联系与合作。省外旅行社可以组织旅游团队来本省进行旅游活动。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公共客运规划、安排公共客运线路和设置站点,应当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第十七条 交通部门对旅游汽车公司、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用于旅游客运的车辆,在淡季允许按月办理临时报停运营,报停期间免收有关规费。第十八条 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或调整旅游景区(点)门票价格时,应当建立价格协调制度,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必要时进行价格听证,并在执行前六个月向社会公布。
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假日旅游预报制度和旅游警示信息发布制度。
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开展旅游调查与分析,及时发布旅游信息,实现区域间的旅游信息共享。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确立不同时期旅游活动的重点和主题,组织协调旅游经营者进行促销活动。
鼓励旅游经营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创建旅游品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旅游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五条 旅游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发挥服务、指导、协调作用,维护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宣传计划,结合旅游特色,加强对城市形象和旅游区(点)的宣传。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旅游发展第八条 具有旅游业发展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旅游景区(点)建设,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第九条 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点)规划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环境资源保护、文物保护、风景名胜区等规划相衔接。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旅游发展的需要逐步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公益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等。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普查、评价,建立旅游资源信息库和待开发的旅游建设项目库。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旅游景区(点)的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设施作出一体化规划。
开发旅游资源,新建、改建、扩建的旅游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价。相关部门审批旅游建设项目,应当征求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第十三条 利用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性建筑和其他人文资源开展旅游活动的,应当保护文物古迹,保持民族特色、历史风貌和自然风貌。
重点旅游城镇的新区规划和旧区改造,应当统筹规划旅游功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第十四条 国有旅游资源经营权可以依法转让。经营权转让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通过拍卖、招标等方式进行。第十五条 鼓励境内外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采取多种形式投资旅游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鼓励本省旅游经营者加强与省外旅游经营者的联系与合作。省外旅行社可以组织旅游团队来本省进行旅游活动。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公共客运规划、安排公共客运线路和设置站点,应当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第十七条 交通部门对旅游汽车公司、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用于旅游客运的车辆,在淡季允许按月办理临时报停运营,报停期间免收有关规费。第十八条 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或调整旅游景区(点)门票价格时,应当建立价格协调制度,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必要时进行价格听证,并在执行前六个月向社会公布。
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假日旅游预报制度和旅游警示信息发布制度。
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开展旅游调查与分析,及时发布旅游信息,实现区域间的旅游信息共享。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确立不同时期旅游活动的重点和主题,组织协调旅游经营者进行促销活动。
鼓励旅游经营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创建旅游品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