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从什么地方升起,什么地方落下的呢?
以地球为参照点,月亮是从地球的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但是月亮升起的位置也会随着季节的变换向南北偏移。春秋季节时是正东方升起,冬季位置向北偏移,夏季位置向南偏移。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在地球上看到太阳、月亮都是从东边升起的。不过因为相对物的不同,常常会把方向弄错。
其实月亮从东边升起的说法都还不够严谨,以地球为参照系,太阳和月亮都是自东向西移动的。但是二者的周期不同,太阳运动一个周期为1天,月亮则不必须是1天了。
这样就会出现如下情况:月亮在东方时,恰好赶在白天,太阳的光线太强,我们看不到月亮。而当太阳坠落西方的时候,月亮的位置因农历日期的不同而不同,有时在东方,有时候可以不在东方,而是接近西方。
后一种情况,就相当于月亮在西方出现,或者叫作升起。月亮升起的位置从月初开始逐渐东移。当到月中的时候,升起的位置又从东逐渐西移。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是“同步自转”,几乎是太阳系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卫星对行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人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天体周日运动,速度大约每小时15°
尽管月亮绕地球的公转会在一定程度的抵消天体周日运动,但是速度只有每小时0.5°.
两者综合,月亮东升西落,速度比其他天体稍慢,大约每小时14.5°,肉眼不太容易分辨.但可以通过月掩星得天象注意到月球在天体背景中的运动。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在地球形成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得到更多事实证据支持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围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说”。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着由暗色的火山喷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击坑,形成了广阔的平原,称为“月海”,实际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没有。月海的外围和月海之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斜长岩高地和显目的撞击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法编制、文学艺术和风俗传统等产生重大影响。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等(称为潮汐锁定),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转总是受到一个极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给地球自转“刹车”,长期积累下来,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越来越慢,一天的时间极其缓慢地增长,大约几年增加1秒;由于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缓慢地距离地球越来越远,每一年远离地球大约3.8厘米。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