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哲学书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五)

 我来答
好声音1718
2022-06-22 · TA获得超过66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1万
展开全部
        关于如何阅读哲学书这部分内容,是我阅读本书印象最为深刻、收获最多的部分。在这部分章节中,作者高屋建瓴,对哲学的本质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并对哲学作品的内容和五种表达方式进行了总结,为读者阅读哲学书籍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

        什么是哲学?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来自怀疑。本质上,“哲学就是一种思考”,通过思考,去“解说事物的本质”,“去追寻潜藏在其中的最终原因与条件”。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哲学研究的问题来自于我们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我们每个人都会思考很多哲学问题,只是不如哲学家那么深入与透彻。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坚持思考,因为苏格拉底在2000多年前就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借助阅读那些伟大的哲学作品,我们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那些无数的智者思考并回答过的问题,也许我们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全然不同的态度!

        作者认为,哲学家是那些既能够保留孩子般看世界的眼光,又能成熟地了解到保留这些问题的意义的人,正因为他们拥有这种非常稀有的能力,才可能对人类的思想做出重大贡献。“哲学家之所以与我们不同,在于他们的思想极为缜密:他们能整理出所有可能问到的最尖锐的问题,然后再仔细清楚地找出答案来”。“伟大的哲学家总能厘清生活中的复杂,看出简单的差别——只要经由他们说明过,原先困难无比的事就变得很简单了”。“他们用什么方法找出答案来呢?不是观察探索,也不是寻找比一般人更多的经验,而是比一般人更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一位哲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比其他的作者解说得更淋漓尽致”。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伟大的哲学家在他的作品背后,都有自己特定的 中心思想与原则 ”,这些中心思想与原则有可能在作品中明确提出,也有可能没有,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领悟。

         哲学家提出并想要解答的问题分为两类,由此分出两种主要的哲学领域。一类属于哲学理论或思辨,研究的是理论性问题,包括:存在与改变,必然性与偶然性、物质与非物质、自然与非自然、自由与不确定性、人类心智的力量与人类知识的本质及范围、自由意志等。其中,探讨存在问题属于形而上学;探讨变化有关的,关于特质与种类的演变,变化的条件与原因,属于自然哲学;如果主要探讨的是知识的问题,关于我们的认知,人类知识的起因、范围与限制,确定与不确定的问题,那就属于认识论(或知识论)。

        另一类属于哲学规范,研究的是实用性问题,包括:善与恶、对与错、善行的等级、义务与责任、美德与罪行、幸福与人生的目标、人际关系与社会互动之中的公理与正义、礼仪与个人的关系、美好的社会与公平的政府与合理的经济、战争与和平等问题。如果是关于如何过好生活,个人行为中善与恶的标准,这都与伦理学有关;如果是关于良好的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行为问题,则是政治学或政治哲学的范畴。

        关于存在这个基本哲学内容,作者总结了以下哲学家们关于这个研究领域的典型问题:存在与不存在的区别在哪里?所有存在事物的共同点是什么?每一种存在事物的特质是什么?事物存在的方法是否各有不同——各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是否某些事物只存在心中,或只为了心灵而存在?而存在于心灵之外的其他事物,是否都为我们所知,或是否可知?是否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具体的,或是在具体物质之外仍然存在着某些事物?是否所有的事都会改变,还是有什么事是永恒不变的?是否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必要?还是我们该说:目前存在的事物不见得从来都存在?是否可能存在的领域要大于实际存在的领域?

        关于改变或形成,作者总结了以下哲学家关于这个研究领域的典型问题:改变所牵涉到的是什么呢?在每一个改变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坚持不变的东西?以及这个坚持不变的东西是否有哪些方面还是要遭逢改变?当你在学习以前不懂的东西时,你因为获得了知识而在某方面有了改变,但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是同一个人。否则,你不可能说因为学习而有所改变了。是否所有的改变都是如此?譬如对于生死这样巨大的改变——也就是存在的来临与消失——是否也是如此?还是只对一些不太重要的改变,像某个地区内的活动、成长或某种质地上的变动来说,才如此?不同的改变到底有多少种?是否所有的改变都有同样的基本要素或条件?是否所有这些因素或条件都会产生作用?我们说造成改变的原因是什么意思呢?在改变中是否有不同的原因呢?造成改变——或变化的原因,跟造成存在的原因是相同的吗?

        以上这些问题和分类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哲学书籍时理清思路,不至于在哲学的丛林中完全迷失。

        伟大的哲学家们至少采用过五种论述的风格,作者总结了以下五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 是对话。提出问题,由立场与观点的冲突来表达论说,如柏拉图的《对话录》,就像我们的《论语》应该也是这种风格。

         第二种 是哲学论文或散文。哲学家直接叙述自己的观点,比如亚里士多德的论文《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还有就是康德的作品。

         第三种 是托马斯式。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呈现对立面的回答,然后再演绎一些支持这个错误回答的论述,然后先以权威的经文来反驳,最后提出自己的回答。

         第四种 是数学组织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欧几里得、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他们尝试为哲学披上数学的外衣。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用严格的数学方式来表现,有命题、证明、系理、引理、旁注。

         第五种 是格言形式。如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帕斯卡尔的《思想录》。

        “所有伟大的哲学作品都不出这五种写作形式,当然,有时哲学家会尝试一种以上的写作方式。不论过去或现在,哲学论文或散文都可能是最普遍的形式,从最高超最困难的作品,像康德的书,到最普遍的哲学论文都包括在其中。对话形式是出了名的难写,而几何形式是既难读又难写。格言形式对哲学家来说是绝对不能满意的。而托马斯形式则是现代较少采用的一种方式。或许这也是现代读者不喜欢的一种方式,只是很可惜这样的方式却有很多的好处”。

        掌握了以上基本内容,我们在看哲学书时会更加心中有数。

(2022.1.6)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