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在古诗中的含义
“恨”在古文中的意思有:不满意,遗憾;怨恨,仇恨。
1、不满意;遗憾。
(1)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辍copy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有一次)他停下耕作走到田埂上,惆怅恼恨了很久。
(2)宋代欧阳修《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恨也。”这三件事,是百我的遗憾。
2、怨恨;仇恨。
(1)唐代李朝威《柳毅传》:“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然而,怨恨铭心刻骨,还有什么能愧疚的躲避?
(2)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念谁度为这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想想谁是这伤害,又为什么要怨恨那秋声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带有“恨”字的古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
达旦: 到天亮。
子由: 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 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 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 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楼玉宇: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 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 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何似: 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 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但: 只。
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作品赏析】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恨”在古文中的意思有:不满意,遗憾;怨恨,仇恨。
1、不满意;遗憾。
(1)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辍copy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有一次)他停下耕作走到田埂上,惆怅恼恨了很久
(2)宋代欧阳修《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恨也。”这三件事,是百我的遗憾。
2、怨恨;仇恨。
(1)唐代李朝威《柳毅传》:“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然而,怨恨铭心刻骨,还有什么能愧疚的躲避?
(2)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念谁度为这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想想谁是这伤害,又为什么要怨恨那秋声呢。
3、详细释义
动词
1.
形声。从心,艮(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
同本义
恨,怨也。 ——《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 ——《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 ——唐· 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 ——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 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3.
遗憾;后悔
臣死不恨矣! ——《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 ——《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 ——《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 ——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遗憾嗟叹);;恨悔(悔恨);恨怅(遗憾惆怅)
4.
违逆;不听从。通“很”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 ——《战国策》
扩展资料
1、憾,恨,怨辨析:
“憾”和“恨”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先秦一般用“憾”,汉以后用“恨”。
“怨”和“恨”不是同义词。在问古书中“怨”表示仇视、怀恨,“恨”不表示仇视、仇恨。只有“怨恨”二字连用时才答有仇恨意思。
2、“恨”今义:
(1)怨,仇视:怨恨。愤恨。仇恨。痛恨。
(2)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恨事。悔恨。遗恨。抱恨终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怨恨
役夫敢申恨:仇恨
恨不相逢未嫁时:遗憾
此恨绵绵无绝期:遗憾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此“恨”是反语,“思念”之意
恨,在古文中是遗憾,不满意的意思。
遗憾的意思。如:张籍的《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怨恨的意思。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的《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基本释义
怨,仇视:怨~。愤~。仇~。痛~。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事。悔~。遗~。抱~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