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玫瑾教授讲《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

 我来答
世纪网络17
2022-07-28 · TA获得超过592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9万
展开全部
当医生是需要医师执照的,当老师是需要教师资格证的,开车是需要驾照的……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从业。但只有父母这一门职业是不需要执照,就可以直接上岗。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父母,那更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跟得上这个时代的脚步,你才能跟得上孩子的思想。

这次讲座有三句话印象最深刻:

12岁之前爸爸妈妈的话就是金子。

12岁之后,爸爸妈妈的话就是垃圾。

大人们好好学习,孩子们才会天天向上。

其实一个核心就是,在孩子12岁之前,一定要自己去抚养孩子,当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试着闭上嘴巴不要过于的唠叨,我们也要不断的学习,学习怎么说话,怎么沟通,如何互相理解,如何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不产生冲突。

这次讲座当中的7个理念,值得我们去借鉴思考。

一、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是滞后的,大多数成年的问题都来源于早期。

二、所以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成年人造就的。

“我”是怎么来的

我的胃口——喂出来的。

我的脾气——带出来的。

我的观念——唠叨出来的。

我的残忍——孤弱无助熬出来的。

我都无耻——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三、亲自陪伴比丰富的物质陪伴更重要。

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不如自己抚养孩子。

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教孩子怎么挣钱。

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

四、人性的培养比智力的教育更为重要。

这里也提醒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不要只看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性格和人性的培养。教育一定是有爱的,当然这个爱里面也是有严格的。要爱孩子,也要让孩子爱自己。

五、良好的性格比能力更能决定孩子的命运。

心里装着别人不自私,能团结别人,身边的人都愿意帮他。

六、孩子的福报取决于父母的培养。

从小没有感受到快乐的人怎么能形成阳光的性格呢?

一个从来没有被亲人善待的人,他怎么可能善待他人?

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尊重的人,他怎么能去尊重别人呢?

成年人给未成年人什么,未成年人就回报什么。

七、改变孩子的行为,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小时候不管,等大了再去管,却只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比如说打骂来管教孩子,你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先建立良好的情感纽带,再进行管教,效果比简单的打骂好得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