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快与慢》05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十行采集:
1.可得性启发法: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从记忆中搜寻实例,如果搜寻过程既轻松又顺畅,这些事的发生概率就会被判断为很大。
2.自我评估是由事件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度来衡量的。轻松地想起某件事的体验比想起事情的数量更重要。事件在脑海中呈现的轻松程度体现出系统1的启发作用,跟着系统1走的人更容易受可得性偏见影响。
3.情绪启发是替代的一种,即将简单问题(我对它感觉如何)的答案当做较难问题(我对它评价如何)的答案。“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情绪启发通过创造一个比现实更明了的世界来简化我们的生活。
4.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概率忽视和效用层叠两种社会机制的组合必然会导致对小威胁的夸大,有时还会引发严重后果。
5.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关于概率或可能性的问题引起了思维的发散性,让人想起比较简单的问题的答案。其中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对典型(代表性)的自动评估。
6.典型性启发的问题一:过于喜爱预测不可能发生的(低基础比率的)事件;问题二:对证据质量不够敏感。增强系统2的激活状态能有效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率。
7.合取谬误:通过直接比较,人们总会认为两个事件的联合出现比只出现其中一件事的可能性要大。
8.人们对更详细、更丰富的描述作出的概率判断更高。对情节加以详述会使其更可信,却更不可能成为现实。
9.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系统1会取价值平均值而不是累加值。受试者给出的答案与逻辑相悖,却顺应典型性和貌似合理性。
10.对贝叶斯定理关键点的总结:
•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作出判断。•质疑你对证据的分析。
一行精华:
可得性启发法: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情绪启发: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
典型性启发:依据典型性作出自动评估。
触动,反思,改变:
因为系统2柔弱和懒惰的特性,极易被系统1牵着鼻子走。所以可得性启发、情绪启发、典型性启发、概率忽视、效用层叠、合取谬误等现象,其本质都是听凭系统1起作用。其实很多偏差或谬误,只要激活系统2就能轻易察觉,因此要养成遵循贝叶斯定理的习惯,多质疑,多问一个为什么,让系统2不再懒惰。
1.可得性启发法: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从记忆中搜寻实例,如果搜寻过程既轻松又顺畅,这些事的发生概率就会被判断为很大。
2.自我评估是由事件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度来衡量的。轻松地想起某件事的体验比想起事情的数量更重要。事件在脑海中呈现的轻松程度体现出系统1的启发作用,跟着系统1走的人更容易受可得性偏见影响。
3.情绪启发是替代的一种,即将简单问题(我对它感觉如何)的答案当做较难问题(我对它评价如何)的答案。“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情绪启发通过创造一个比现实更明了的世界来简化我们的生活。
4.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概率忽视和效用层叠两种社会机制的组合必然会导致对小威胁的夸大,有时还会引发严重后果。
5.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关于概率或可能性的问题引起了思维的发散性,让人想起比较简单的问题的答案。其中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对典型(代表性)的自动评估。
6.典型性启发的问题一:过于喜爱预测不可能发生的(低基础比率的)事件;问题二:对证据质量不够敏感。增强系统2的激活状态能有效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率。
7.合取谬误:通过直接比较,人们总会认为两个事件的联合出现比只出现其中一件事的可能性要大。
8.人们对更详细、更丰富的描述作出的概率判断更高。对情节加以详述会使其更可信,却更不可能成为现实。
9.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系统1会取价值平均值而不是累加值。受试者给出的答案与逻辑相悖,却顺应典型性和貌似合理性。
10.对贝叶斯定理关键点的总结:
•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作出判断。•质疑你对证据的分析。
一行精华:
可得性启发法: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
情绪启发: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
典型性启发:依据典型性作出自动评估。
触动,反思,改变:
因为系统2柔弱和懒惰的特性,极易被系统1牵着鼻子走。所以可得性启发、情绪启发、典型性启发、概率忽视、效用层叠、合取谬误等现象,其本质都是听凭系统1起作用。其实很多偏差或谬误,只要激活系统2就能轻易察觉,因此要养成遵循贝叶斯定理的习惯,多质疑,多问一个为什么,让系统2不再懒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