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节的来历 七月十五为什么是鬼节
导读:农历七月半,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我国传统的鬼节,也有中元节之称,甚至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注七月半鬼节的传说和禁忌,但大家对七月半鬼节的来历到底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认识下七月十五为什么是鬼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中元节,也是佛家的“盂兰节”。七月半起源于亡灵信仰和祖先崇拜和目莲救母的故事。“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成为古代宗教生活的两大要务。对于庶民百姓来说,祖先与自己相连,情感相通,祀祖尤为有意义。七月半就是在上古秋祭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七月半鬼节的历史由来和传说
根据《易经》记载,“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秋收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人们举行向先祖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新鲜的农作物供祖先享用,然后再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品尝,并且祈祷来年能获得好收成。
七月半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原本七月半只是民间的祭祖节,并不是“鬼节”,七月半被称为鬼节跟道教有莫大的关系。在道教记载中,很久以前天帝派遣道教的天官、地官、水官入驻人间,他们的职责是代天帝巡逻人间、赏善罚恶,并且他们的分工明确,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地官管辖范围是地府,所以重点是巡查地府的众鬼。在七月半这天,地官会打开地府的大门,众鬼都要离开地府,接受地官的考察,有子孙后代的鬼会回到生前的家,看望家人和接受后代的祭拜,孤魂野鬼则游荡人间寻找东西吃,因此七月十五被道教称为鬼节。
中元节传统习俗
1.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
2.烧纸
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3.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4.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
5.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中国的四大鬼节是什么鬼节
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我国一些地方将三月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四个节日,合称为“四大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走鬼、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