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发微《天道篇》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天道篇》是庄子的一篇重要作品,其中包含了他对于天地万物以及人类道德的深刻思考和精辟论述。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观点:
1.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这句话表明,天道、帝道和圣道的运行都是自然而然、无人为干预的,这样才能成就万物、归服天下和海内。
2. "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这句话强调了对于天、圣和帝王之德的认知和理解,应当是自然而然、无人为干预的。
3.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这句话说明了圣人的内心之所以能够保持平静,是因为他们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能够保持内心的清静。
4.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这句话用水的静谧来比喻精神的清澈和圣人的心境,认为只有内心平静的人才能真正看清天地万物。
5.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这句话强调了虚静、恬淡、寂漠、无为等品质的重要性,这些品质是天地之平、道德之至的体现,也是帝王圣人追求的目标。
总的来说,《天道篇》主要探讨了天道、帝道和圣道等哲学问题,强调了内心平静、无人为干预的重要性,以及虚静、恬淡、寂漠、无为等品质的追求。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庄子的思想以及中国哲学的精髓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这句话表明,天道、帝道和圣道的运行都是自然而然、无人为干预的,这样才能成就万物、归服天下和海内。
2. "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这句话强调了对于天、圣和帝王之德的认知和理解,应当是自然而然、无人为干预的。
3.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这句话说明了圣人的内心之所以能够保持平静,是因为他们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能够保持内心的清静。
4.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这句话用水的静谧来比喻精神的清澈和圣人的心境,认为只有内心平静的人才能真正看清天地万物。
5.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这句话强调了虚静、恬淡、寂漠、无为等品质的重要性,这些品质是天地之平、道德之至的体现,也是帝王圣人追求的目标。
总的来说,《天道篇》主要探讨了天道、帝道和圣道等哲学问题,强调了内心平静、无人为干预的重要性,以及虚静、恬淡、寂漠、无为等品质的追求。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庄子的思想以及中国哲学的精髓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全部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本乎天),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出乎道德),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有仁义而后有礼法,分守生于礼也),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如有道德仁义礼法分守种种之形,斯有道德仁义礼法分守种种之名。言“形名”犹言名实也,故公孙龙有《名实论》,而尹文著书,则称形名。其在当时或曰形名,或曰名实,一而已矣。形名既彰,各有责成,因而任之,不为牵制,是曰“因任”。循名责实,月比岁校,原情省功,无所假借,是曰“原省”。原省皆察义也。名实当者是,名实违者非,是为是非。是于是有赏,非于是有罚,是为“赏罚”)。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处得其宜),贵贱履位(履当其位),仁贤不肖袭(合)情(合于其实也)。必分其能(人各有能,不能兼也),必由其名(能各有名,不容混也)。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无相虞诈也),必归其天(返于淳朴),此之谓太平(必如是而后谓之太平),治之至也。故书(当时所传之书)曰:“有形有名。”(书之言也。)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九者之中独断自形名而言之者,形名之说为名法家所乐道。针对名法之弊,故于此尤致意焉。“古人有之”,亦因名法家言而姑为是说,言古人未尝不知此事,非谓古人已有此名也。故有以“书曰”上“故”字连下“书”字,释为“古书曰”者,不敢苟同也。“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名法之弊,至专以赏罚驱使天下,故于形名之后又更提赏罚也。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赞》曰:“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申不害也)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礉少恩。(韩非也)”虽其论申子为庄书所不道,而韩非更在庄子之后,然以施于名实为卑,明是非之极则惨礉少恩,实有合于庄子此章之意。盖迁之父谈尝习道论于黄子,迁承其父之学,固宜其能见及此也。今录迁说,自非注书之体,然以是见庄之意在贬斥名法,亦未为无助也。)。骤(犹遽也)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迕(逆也)道而说者,人之所治(谓只可受人之治,“治”读平声,下“治人”之治亦同。)也,安能治人!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指名家言),一曲(犹一端,一隅,谓不能见其全也。)之人也。礼法数度,形名比详,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钟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