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历史上真实评价是什么

 我来答
霸遥光路吾1k
2022-11-25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5万
展开全部

是非功过 试与评说

多尔衮位宠功高,擅权过甚。

豪格虽然镇压张献忠有功于清室,但因在继嗣问题上和他有争,终于在功成返京后,就被他罗织罪名,置之死地。

济尔哈朗原和多尔衮同居辅政,被多尔衮逐渐排挤,终被罢其辅政。

在排除异己的同时,则任人唯亲。

他的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都得到重用。

尤其对多铎,待之甚厚,顺治四年,封多铎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取代了济尔哈朗。

多尔衮勉励他说:“汝继予辅政,益加勤勉,斯名誉非小矣。”当时就有人议论他,“凡伊喜悦之人,不应官者滥官;不合伊者滥降”。

他又将应贮大内的“信符”。

贮于自己府中,国家大事也基本不向幼帝讲述,完全独断专行。

顺治帝后来说:“睿王摄政,朕惟拱手以承祭祀。

凡天下国家之事,朕既不预,亦未有向朕详陈者。”所以,多尔衮才是当时实际上的皇帝,以至当他入朝时,出现“诸臣跪迎”的场面。

多尔衮身材细瘦,虬须,素患风疾,入关后病情日重,常常“头昏目胀,体中时复不快”。

刚到北京时,又复一度“为疾颇剧”,顺治四年以后,由于风疾加重,跪拜不便,使他时感“几务日繁,疲于应裁”,因而烦躁愤懑,易于动怒。

上上下下都怕他,据说就是达官显贵往往也不能直接同他说话,要趁他外出过路时借便谒见。

但他始终以全副精神经营清王朝的“大业”,牢牢控制着军国重务。

为此他一再令臣下,“章疏都须择切要者以闻”,要求文字简明扼要,不允许有浮泛无据之辞,以免徒.费精神。

据多尔衮自己说,他之体弱神疲,是由于松山之战时亲自披坚执锐,劳心焦思种下的病根。

其实,和他好声色也有一定关系。

他的妻子是博尔济吉特氏,当他的哥哥皇太极死后,顺治五年,他又将嫂嫂、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娶了过来,这就是当时人称的“皇后下嫁”;在他的侄子豪格被幽禁死以后,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他又将豪格的妻子博尔济吉特氏也娶了过来;五月,又征朝鲜女成婚。

多尔衮厚自奉养,睿王府宏伟壮丽,甚过帝居。

据当时人杨义说:“墨尔根王府晕飞鸟革,虎踞龙蟠,不唯凌空斗拱与帝座相同,而金碧辉煌,雕镂奇异,尤有过之者。”他还“服皇帝之服装”。

由于感到北京暑热,曾下令在古北口外筑避暑城,为此加派钱粮,福临亲政后,才令此工程停止。

李白成退出北京时,皇宫曾毁于火,多尔衮命令修复,曾从京外弄来工匠七百名,“俱皆铁锁所系”,举一反三,多尔衮在修建睿王府、避暑城时,工匠的悲惨境遇可想而知。

满洲贵族酷好放鹰围猎,多尔衮亦如此。

礼部议定有摄政王出猎的仪礼。

顺治二年,有几个在北京的日本人曾目睹他出猎时的盛大场面,鹰就上千只。

“街上的人和其他人等都要叩头在地等候他.通过”。

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可能坠马受伤,膝创甚,涂以凉膏,太医傅胤祖认为用错了药。

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

丧还,顺治帝率诸王大臣迎奠东直门外,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多尔衮无子,以豫亲王多铎子多尔博为后。

由于多尔衮生前一直处在满洲贵族内部明争暗斗的中心,又专断权威,树敌颇多,死后仅两月,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十五日,其近侍、刚被提升为议政大臣的苏克萨哈、詹岱,即首告多尔衮曾“谋篡大位”。

于是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及内大臣等,合词追论其罪,说他“僭妄不可枚举,臣等从前畏威吞声,今冒死奏明”。

诏削爵,财产入官,平毁墓葬。

有的记载说,“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

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

坐落在明南宫的睿王府同时被废。

其亲信多人先后被处死或被贬革。

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弘历认为,多尔衮“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

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划。

寻即奉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被“诬告以谋逆”,构成冤案,下诏为其昭雪,复睿亲王爵,由多尔衮五世孙淳颖袭爵。

并配享太庙,重修茔墓,又修建新睿王府。

其封爵“世袭罔替”,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

纵观多尔衮的一生,他功大于过,不失为一个值得肯定的人物。

尤其是在清朝统一中国的问题上,他有着卓越的见识和胆量,是别人所不及的。

静雨8597
2023-06-05 · TA获得超过5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574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99.4万
展开全部
豪格曾评多尔衮是「有病无福」之人,多尔衮身材细瘦,素患风疾,壮年猝死,大抵跟纵欲有关。嗜色与嗜杀,是早期满清贵族的特色。民间野史有“太后下嫁”一说,即多尔衮按照满人入关前的妻寡嫂的风俗娶了皇太极永福宫庄妃,即顺治母孝庄皇太后大玉儿,同时孝庄皇太后也为了稳住多尔衮,避

  免其权势野心膨胀危及福临的皇位。此一观点在近代史学界里虽有人正面认同,但更多学者认为此乃当时汉人为抹黑满清而造的谣言。

  多尔衮是满人能统一中国的重要功臣之一,但一般认为他有“六大弊政”[1],剃发、易服、圈地、占房(侵占房舍)、投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延续时间最长的,是逃人法。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暴著称,终有清一朝,满汉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根除,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仍是在高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