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鸭子?
1、鸭肉醒脾
俗话说,“鸭香醒脾,苦夏不苦”,端午节处于农历五月,春夏雨水过多会导致湿气过盛,天气表象很热。中医认为,鸭肉性寒,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清热健脾,可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可去暑湿之气。
2、纪念寓意
另外,有市民猜想,大概是鸭子象征水上龙舟,也与划龙舟是同样的纪念寓意。又有人说鸭子会游泳,可以把祭祀的物品带给屈原,迷信说法当然不可信。
老一辈的永州市民表示,端午节之所以要吃鸭子,是因为在永州农村种稻谷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一些鸭子回来养,到端午就是盛产鸭子的季节,恰巧此时仔姜和青豆都已经成熟,农民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在这天吃鸭子了。
3、传统习俗
还有一说,因为端午节正值鸭子当季,永州大部分是水乡,养鸭多。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鸭子养殖快,只有天气暖和才能孵出鸭苗,二至三个月后,也就是端午节这段时间,鸭子长大了。由于过去人们生活比较贫苦,只有到节日才舍得杀鸭子吃,所以,一到端午节家家户户就杀鸭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
扩展资料:
在永州,有个很特别的现象,永州各县区人民端午节不吃粽子,这和全国大部分地端午节的习俗不一样。从课本和生活中我们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普遍的现象,永州境内宁远、新田、道县等地传统端午节都没有吃粽子的习惯,即使在在永州中心城区零陵区也是如此,零陵区自古作为永州府治、零陵郡治,深受贬官文化影响。
按理说很多习俗同全国潮流,然而并非如此,如今零陵大部分人民端午节也并不吃粽子,如今,经济发展,信息传递迅速,很多永州本地习俗难以保留,城区市民受电视、报纸等媒体反复报道端午吃粽子,永州人民也开始在端午节吃起粽子来了。
永州人民为何端午节不吃粽子呢?猜想有二,其一,永州古称南蛮之地,地处南岭山脉南麓,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古木参天,猛兽遍地,人迹罕至,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从湘北的汨罗到湘南的永州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当屈原投江的消息传来时,已经是到八月中秋节了,为了纪念屈原,就只好在中秋节这一天包粽子来纪念了(也有纪念伍子胥的说法);其二,古人在中秋吃粽子是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南方很早就已种两季水稻,到了中秋前后,二季新鲜糯米熟了,人们有了悠闲时间,也有了新鲜杆草灰可以做包粽子的碱剂。
有了这些包粽子的材料,人们便聚在一起,施展各自手艺,庆贺中秋,顺便还庆祝下秋收。相比月饼,粽子需要的原材料更少,而且都可以自家生产。
这样准备起来容易些,完全符合我们“永州之地”地偏物稀的特点。于是,永州就形成了八月中秋包粽子的习俗。不管怎么说,正八月中秋包粽子已成为我们家乡最有特色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永州包粽子又与别的地方不同。先是要选取干净的稻草,用火烧尽取灰,待稻草刚刚燃尽时放入水缸中,水缸里装一半的水,用力搅拌,直到草灰充分溶解。
接着把箩筐下面铺满稻草,再把泡水后的稻草灰放在箩筐的稻草上面,然后把稻草灰泡过的水慢慢地过滤,经过五六次的过滤,最后变成了干净的碱水。
有了干净的稻草水后,开始浸泡糯米,用稻草水淘米两三次,然后用稻草水浸泡三四个小时,待糯米变成金黄色后就可以包粽子了。
永州的粽子除了普通的羊角粽子,还有鲜见的枕头粑粑。包扎枕头粑粑的叶子要选上等的粑粑叶,包扎成尺把长、两三寸直径的圆柱后,形同枕头,大的枕头粑粑有3斤左右。民间有一种说法,小孩若把枕头粑粑当着枕头睡上一夜,能够祛病强身,出入平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