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展开全部
1. 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分别是什么呢?
地球的运动十分复杂.地球的绕轴自转和绕太阳公转是最显著的,对地球物理特征最有影响,也是人们了解得最深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是绕轴自转 在北极上空观察呈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周期为一日.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度,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例如,赤道海平面为464米/秒,高度增减100米,线速度增减26米;两极为零. 除绕轴自转外,地球还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公转 公转的周期为一恒星年,约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轨道是一个扁率为1/60的椭圆.轨道近日点为1.471亿公里,远日点为1.521亿公里,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每日59分,平均线速度为每秒29.78公里,面速度为每日1.92*10的14次方平方公里.其中前两者有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 )向( )?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
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
1967年国际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用,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
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
在6亿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约有424天,表明那时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快得多。在4亿年前,一年有约400天,2.8亿年前为390天。
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长期减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此外,由于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角动量变小,从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
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径的可能变化、地球内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质分布的改变等也会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除上述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这种不规则变化同样可以在天文观测资料的分析中得到证实,其中从周期为近十年乃至数十年不等的所谓"十年尺度"的变化和周期为2~7年的所谓"年际变化",得到了较多的研究。
十年尺度变化的幅度可以达到约±3毫秒,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核幔间的耦合作用。年际变化的幅度为0.2~0.3毫秒,相当于十年尺度变化幅度的十分之一。
这种年际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这可能与全球性大气环流有关。然而引起这种一致性的真正原因目前正处于进一步的探索阶段。
此外,地球自转的不规则变化还包括几天到数月周期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幅度约为±1毫秒。 地球自转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变化,月周期、半月周期变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变化。
周年周期变化,也称为季节性变化,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它表现为春天地球自转变慢,秋天地球自转加快,其中还带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为20~25毫秒,主要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
半年变化的振幅为8~9毫秒,主要由太阳潮汐作用引起的。此外,月周期和半月周期变化的振幅约为±1毫秒,是由月亮潮汐力引起的。
地球自转具有周日和半周日变化是在最近的十年中才被发现并得到证实的,振幅只有约0.1毫秒,主要是由月亮的周日、半周日潮汐作用引起的。 地球公转 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
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
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 地极移动 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的运动。
1765年,欧拉最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1888年,德国的屈斯特纳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发现了极移。
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周期成分:一个是周年周期,另一个是近14个月的周期,称为张德勒周期。前者主要是由于大气的周年运动引起地球的受迫摆动,后者是由于地球的非刚体引起的地球自由摆动。
极移的振幅约为±0.4角秒,相当于在地面上一个12*12平方米范围。 由于极移,使地面上各点的纬度、经度会发生变化。
1899年成立了国际纬度服务,组织全球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专门从事纬度观测,测定极移。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相继开始了人造卫星多普勒观测、激光测月、激光测人卫、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测定极移,测定的精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
根据近一百年的天文观测资料,发现极移包含各种复杂的运动。除了上述周年周期和张德勒周期外,还存在长期极移,周月、半月和一天左右的各种短周期极移。
其中长期极移表现为地极向着。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为什么?
逆时针,从西向东转,是诞生出太阳系的那一大团星际气体尘埃云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旋转角动量决定的旋转方向。
地球自转与自然现象关系:
(一) 潮汐
以前一致认为潮汐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产生的,但是,把潮汐现象全归结为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是很牵强的。我认为每天的潮起潮落是大气运动引起的,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关系不太大。因为地球是在自西向东的纬向环流作用下被动自转的,它表面既承受着大气的摩擦力,还承受着垂直对流大气升腾沉降过程的冲击震荡,大气垂直对流每昼夜是一个周期,昼升夜沉,力度、周期都比较稳定,是大气垂直对流对洋面形成的稳定的起伏震荡,引起了每天的潮起潮落。
(二)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
地球是靠太阳热能在地表120度经差范围形成的气压梯度力所导致的纬向环流自转的。只有这个气压梯度力保持稳定状态,地球拥有一个稳定的动力来源,它才会匀速自转。如果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昼夜温差变小,将会导致这个气压梯度力变小,纬向环流速度变慢,地球自转也将随之变慢。如今,已经有研究表明地球自转速度确实慢了,但原因不明,我认为这一现象正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如果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地球上失去温室效应,昼夜温差就会增大,这个气压梯度力也变大,必然导致纬向环流速度加快,地球自转也将随之加快。当前地球有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的现象。但是尚不清楚自转周期发生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据我分析,这种现象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变化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当前,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所以地球自转呈减慢趋势。
(三) 地壳变化
由于大气长期摩擦地表,推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壳承受了巨大的力,长期以往,地壳不堪重负,地幔又不能给它提供稳定的支撑,再加上地壳结构本身就处于复杂的不稳定状态,受外力作用时容易搓动,这样就造成了地壳整体损坏再造或部分损坏再造运动的结果(造山运动)。随着海陆分布越来越合理,大气推动地球转动时对地壳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地壳就会保持长期的相对稳定状态。地球有史以来曾多次经历这样的大型地壳整合再造活动,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分布比较合理的地貌。
(四) 地球板块漂移
因为地球是被大气自西向东的纬向环流推动着自转的,大气对地球表面有巨大的摩擦力,同时,起因于大气环流与风带的各种洋流推波助澜。这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是地球各大板块“漂移”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板块“漂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大气环流运动。而真正的漂移是不存在的,地球各大板块不可能长途跋涉,进行漂移,只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一些错动和上下波动,这个过程会造成一些构造地震。频繁的构造地震对地壳损毁、再造、整合又起重要作用,是地壳的损毁再造和构造地震造成的地球表面升沉起伏和海陆变迁,给了人们板块漂移的假象。
(五) 地球上的构造地震
地球上的纬向环流以超过465米/秒的速度带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表的各大陆地板块,因高出海平面而承受了更大的纬向环流的推力,加之地貌复杂多样,地表凹凸不平,地壳就会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变形现象,这就是构造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例如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承受的自西向东运动的风力最大,在西风推动下,对它东边的地壳影响就大。因此,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发生构造地震的次数就比较多。南北极的纬向环流同步风速极小,摩擦力也极小,地壳承受的外力也很小,所以没有构造地震发生。
地球的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分别是什么呢?
地球的运动十分复杂.地球的绕轴自转和绕太阳公转是最显著的,对地球物理特征最有影响,也是人们了解得最深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是绕轴自转 在北极上空观察呈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周期为一日.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度,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例如,赤道海平面为464米/秒,高度增减100米,线速度增减26米;两极为零. 除绕轴自转外,地球还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公转 公转的周期为一恒星年,约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轨道是一个扁率为1/60的椭圆.轨道近日点为1.471亿公里,远日点为1.521亿公里,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每日59分,平均线速度为每秒29.78公里,面速度为每日1.92*10的14次方平方公里.其中前两者有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 )向( )?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
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
1967年国际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用,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
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
在6亿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约有424天,表明那时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快得多。在4亿年前,一年有约400天,2.8亿年前为390天。
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长期减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此外,由于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角动量变小,从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
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径的可能变化、地球内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质分布的改变等也会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除上述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这种不规则变化同样可以在天文观测资料的分析中得到证实,其中从周期为近十年乃至数十年不等的所谓"十年尺度"的变化和周期为2~7年的所谓"年际变化",得到了较多的研究。
十年尺度变化的幅度可以达到约±3毫秒,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核幔间的耦合作用。年际变化的幅度为0.2~0.3毫秒,相当于十年尺度变化幅度的十分之一。
这种年际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这可能与全球性大气环流有关。然而引起这种一致性的真正原因目前正处于进一步的探索阶段。
此外,地球自转的不规则变化还包括几天到数月周期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幅度约为±1毫秒。 地球自转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变化,月周期、半月周期变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变化。
周年周期变化,也称为季节性变化,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它表现为春天地球自转变慢,秋天地球自转加快,其中还带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为20~25毫秒,主要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
半年变化的振幅为8~9毫秒,主要由太阳潮汐作用引起的。此外,月周期和半月周期变化的振幅约为±1毫秒,是由月亮潮汐力引起的。
地球自转具有周日和半周日变化是在最近的十年中才被发现并得到证实的,振幅只有约0.1毫秒,主要是由月亮的周日、半周日潮汐作用引起的。 地球公转 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
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
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 地极移动 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的运动。
1765年,欧拉最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1888年,德国的屈斯特纳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发现了极移。
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周期成分:一个是周年周期,另一个是近14个月的周期,称为张德勒周期。前者主要是由于大气的周年运动引起地球的受迫摆动,后者是由于地球的非刚体引起的地球自由摆动。
极移的振幅约为±0.4角秒,相当于在地面上一个12*12平方米范围。 由于极移,使地面上各点的纬度、经度会发生变化。
1899年成立了国际纬度服务,组织全球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专门从事纬度观测,测定极移。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相继开始了人造卫星多普勒观测、激光测月、激光测人卫、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测定极移,测定的精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
根据近一百年的天文观测资料,发现极移包含各种复杂的运动。除了上述周年周期和张德勒周期外,还存在长期极移,周月、半月和一天左右的各种短周期极移。
其中长期极移表现为地极向着。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为什么?
逆时针,从西向东转,是诞生出太阳系的那一大团星际气体尘埃云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旋转角动量决定的旋转方向。
地球自转与自然现象关系:
(一) 潮汐
以前一致认为潮汐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产生的,但是,把潮汐现象全归结为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是很牵强的。我认为每天的潮起潮落是大气运动引起的,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关系不太大。因为地球是在自西向东的纬向环流作用下被动自转的,它表面既承受着大气的摩擦力,还承受着垂直对流大气升腾沉降过程的冲击震荡,大气垂直对流每昼夜是一个周期,昼升夜沉,力度、周期都比较稳定,是大气垂直对流对洋面形成的稳定的起伏震荡,引起了每天的潮起潮落。
(二)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
地球是靠太阳热能在地表120度经差范围形成的气压梯度力所导致的纬向环流自转的。只有这个气压梯度力保持稳定状态,地球拥有一个稳定的动力来源,它才会匀速自转。如果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昼夜温差变小,将会导致这个气压梯度力变小,纬向环流速度变慢,地球自转也将随之变慢。如今,已经有研究表明地球自转速度确实慢了,但原因不明,我认为这一现象正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如果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地球上失去温室效应,昼夜温差就会增大,这个气压梯度力也变大,必然导致纬向环流速度加快,地球自转也将随之加快。当前地球有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的现象。但是尚不清楚自转周期发生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据我分析,这种现象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变化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当前,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所以地球自转呈减慢趋势。
(三) 地壳变化
由于大气长期摩擦地表,推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壳承受了巨大的力,长期以往,地壳不堪重负,地幔又不能给它提供稳定的支撑,再加上地壳结构本身就处于复杂的不稳定状态,受外力作用时容易搓动,这样就造成了地壳整体损坏再造或部分损坏再造运动的结果(造山运动)。随着海陆分布越来越合理,大气推动地球转动时对地壳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地壳就会保持长期的相对稳定状态。地球有史以来曾多次经历这样的大型地壳整合再造活动,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分布比较合理的地貌。
(四) 地球板块漂移
因为地球是被大气自西向东的纬向环流推动着自转的,大气对地球表面有巨大的摩擦力,同时,起因于大气环流与风带的各种洋流推波助澜。这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是地球各大板块“漂移”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板块“漂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大气环流运动。而真正的漂移是不存在的,地球各大板块不可能长途跋涉,进行漂移,只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一些错动和上下波动,这个过程会造成一些构造地震。频繁的构造地震对地壳损毁、再造、整合又起重要作用,是地壳的损毁再造和构造地震造成的地球表面升沉起伏和海陆变迁,给了人们板块漂移的假象。
(五) 地球上的构造地震
地球上的纬向环流以超过465米/秒的速度带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表的各大陆地板块,因高出海平面而承受了更大的纬向环流的推力,加之地貌复杂多样,地表凹凸不平,地壳就会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变形现象,这就是构造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例如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承受的自西向东运动的风力最大,在西风推动下,对它东边的地壳影响就大。因此,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发生构造地震的次数就比较多。南北极的纬向环流同步风速极小,摩擦力也极小,地壳承受的外力也很小,所以没有构造地震发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