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为什么能成功
洪秀全作为农民,脱离了农民阶级本身的悲惨命运,造就了自己的传奇,但最终也因为自己的贪心而死。
在清朝,洪秀全4次都没有考中,于是他产生了怀疑清朝的想法。后在第4次考试中,洪秀全偶然得到了一本关于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由此受到启发,创立了拜上帝教,来弘扬教义。随着拜上帝教的进一步壮大,他在广西金田县永安封王建制,创建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势力也越来越大,在之后甚至占领了南京,一下子占据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进入全盛时期。
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洪秀全的进取心也逐渐衰退,开始大兴土木,建立豪华的宫殿,深居内功不问政事。他纳了88个女子为妃,据记载,给有名分的妃子多达1169人,整日在后宫饮酒享乐。当然,他也没有忘记争权夺利,在杨秀卿想要当上千岁之后,洪秀全趁此命令韦昌辉杀了杨秀清全家,然后又以韦昌辉太过残忍为借口,将他砍头以抚慰石达开。此后他又猜忌石达开始,石达开开负气出走,洪秀全又连写18封信让石达开回京。
在后期洪秀全甚至更加苛刻,命令每家每户留足口粮之后,将粮食全部上交给国库。甚至杀死耕牛等劳动牲畜,只为满足自自己的口腹之欲。对待百姓,洪秀全制定法律,严格命令男女士兵谈恋爱,甚至稍不留意就会被砍头。而且所有的百姓都要信奉拜上帝教,称天兄天父才是众人解脱的天堂。而他的独断和蛮横最后引来了太平天国实力愈下的结局。最后,他无法挽回残局,因病而逝。
洪秀全的结局不仅是自己导致的,更是阶级的局限性导致的。作为农民阶级,洪秀全没有文化,相反他个人具有专横独断、阴险狡诈、争名夺利、封建迷信、奢侈浪费、脾气暴躁的性格,更没有长远的目光,在获得一定的成就后,也因为无法确立新的目标而迅速封建化,最终导致灭亡。这也证明了在那个时代,农民阶级无法带领中国走向正确的道路。
1. 社会背景:洪秀全起义时,清政府面临着许多内部问题,如官僚腐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地方势力冲突等。这为洪秀全起义提供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政治环境。
2. 宗教信仰:洪秀全从西方传教士那里学习了基督教教义,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教。这个新的宗教信仰吸引了众多信徒,特别是那些对现实社会不满的人们。拜上帝教不仅提供了精神寄托,还成为洪秀全组织起义的一种重要手段。
3. 个人能力:洪秀全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和领导能力。他能够将宗教信仰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群众。他的文学才华也使他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诗歌和歌曲,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热情。
4. 地缘优势:洪秀全在广西的金田村发动了起义,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偏远,政府力量相对较弱,为起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地理条件。
5. 政策决策:洪秀全在起义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明智的政策和决策,如团结农民阶级、争取外国人的支持、保持灵活的战略等。这些政策和决策使得起义军能够有效地应对清政府的反击,最终获得成功。
总的来说,洪秀全能够成功地领导起义,既得益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宗教信仰,也离不开他个人的能力和智慧,以及广西的地缘优势和明智的政策决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洪秀全最终能够成功建立太平天国。
所以,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应该问他为什么败的这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