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到底怎么样
你好 、
陕西是个地域,下面是大体的陕西人性格特点,
但是不能对号入座,因为地域不能决定个人的性格特征!
大凡陕西人,有一个共同的称谓,这就是“陕西冷娃”。
“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冷娃排两行”——这是外省人对陕西人的总体评价。
在关中方言里,“愣”的读音及含义与普通话中这个词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有呆、痴、缺心眼等含义。
说话办事不善察言观色直来直去出人意外的冷不丁,是这种“冷”;外表冷峻,庄敬实诚、寡言少语,刚板硬正,宁折不弯,是这种“冷”;认死理,一根筋,拼命硬干,八头牛也拉不回,倔犟劲上来敢把天戳个窟窿的,也是这种“冷”。
一般来讲,称一个人为“娃”,其感 *** 彩特别强烈,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褒义,有惊叹、欣赏、赞许的含义,很少有贬责的意思。
近代陕西才子、比较文学专家吴宓,曾将陕西“冷娃”这种群体性格概括为:生、冷、蹭、倔。
陕西人给外地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好接近,志趣相左、话不投机,永远让你觉得陌生,冷然如冰。
秦人注重修身养性,陶冶人格,冷静处世,善御感情,可以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辱不惊。
在陕西,经常可以看到,有不少男人,特别是中老年长辈,不苟言笑,表情严肃,在下属和晚辈面前,脸拽的平平的,面冷得像挂上霜一样。
甚至在老婆面前也改不了这一德行。
在不少家庭,有个有趣的现象,男人对妻子儿女纵然有满腔的感情,但却不会形诸脸上,挂在嘴上。
就是当儿子的,自小就十分敬畏父亲,甚至长大成人也是如此,以至父子之间在一起基本无话,可以说相对无言。
陕西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宁给个好心,不给个好脸”,对子女更是如此。
“生、冷”是一种内敛的生活态度。
但若志趣相投,真正推心置腹,则风趣幽默、热情如火。
还有“蹭”和“倔”,也是合起来容易理解。
所谓“蹭”,是土音,有火爆、凌厉的含意,当你见识到陕西人的“蹭”劲,其情景大概与火山爆发也相距不远了。
陕西人一般遇事不太计较,受了一点委屈也还能承受。
也有像秋菊打官司一样的人,一旦觉得欺人太甚,则甚至就会像“秋菊打官司”一样,层层往上告,非争个是非曲直不可,哪怕告个十年八年也不怕。
“冷娃”的这种性格特征,源于先秦时期。
从古到今,陕西人有共同的性格,有理性精神、实干精神、冒险精神,他们个性倔犟、认真、不屈服等等。
远在先秦时,“秦人头枕兵器,身穿盔甲,好与人拼命。
”但秦人并非“一言不合则拔刀相向”的莽鲁勇者。
后来有人说:“秦人勇于公仇而怯于私斗”。
甚至连战国的策士也说“秦者,虎狼之国也”。
在《诗经》的“秦风”中,就有一首名为《无衣》的诗,写的是秦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余冠英先生翻译说:“谁说没有衣裳?斗篷伙着披,我的就是你的。
国家出兵打仗,且把武器修理。
一个敌人,你的就是我的。
”这诗确实有秦人英雄精神的内质。
秦人不仅武人轻生死,重承诺,文官学士也有正直的品性和节操,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赴汤蹈火。
著名作家陈忠实曾经说过“历数历史上陕西乡贤,可以发现,明主忠臣贤子廉吏义士多,认贼作父、卖主求荣的汉奸小人少。”
最能体现秦人群体性文化性格的,在戊戌变法时期,关于思想启蒙的领袖人物,有“南康北刘”之说。
这是指和广东的康有为遥相呼应的陕西刘古愚,他长期与康有为保持政治、学术的联系,支持康梁的变法思想与行动,积极从事教育,传播西学,并以现代激进改良主义思想闻名于世,培养了于右任、张季鸾、李仪祉等一大批爱国志士和学术人才。
刘古愚居于乡间,真正是身无半文,却心怀天下,把国家兴亡挂在心间。
据他的学生张季鸾回忆,先生酒后谈国事,往往啼哭。
常纵论鸦片战争以来,至甲午后之外患,尤悲愤不胜。
中国近代报业大师、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先生,是陕西榆林人,刘古愚的学生。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在与宋美龄结婚前夕发表《我们的今日》一文说:“人生若无美满婚姻,一切皆无意味,故革命当从家庭始。
”张季鸾在12月2日便撰文《蒋介石的人生观》说:“恋爱者,人生之一部分耳。
若谓恋爱不成,则人生一切无意义,是乃崇拜本能……兵士殉生,将帅谈爱,人生不平,至此极矣!……,这是他给蒋介石讲世界观,讲革命观,讲恋爱观,大有耳提面命、颐指气使之慨。
张艺谋在一次访谈中说:我自己看陕西人是这样的,因为我是典型的陕西人……他的优点就是这一根筋,他比较执着,朴实,就是认准了往前走……有时候觉得人需要一种精神,人需要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人需要往前走,去争取,去努力,结果不重要,过程重要。
可以说,秦人直,这个直是正直;秦人义,这个义是正义;秦人有气势,这个气势是浩然之正气。
“历史上凡是能进入当时政权的关中人,祸国殃民的奸佞之徒几乎数不出来,一个个都是坚辞硬嘴不折不催的大丈夫”。
有“关西大汉”之称的陕西冷娃,都是些非常之人,充满阳刚之气,手执铜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从历史上看,陕西冷娃这种刚板硬正的性格,有“知其不可而为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剧意味。
其缺陷就是不够灵活,负面效应也显而易见。
探究起来,秦人这种群体性文化性格缺陷,正是传统使然。
虽说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远在齐鲁之地,且“西行而不到秦”。
但儒学的核心——周礼,正产生于关中。
周礼作为中国原始氏族族系的产物,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氏族内部相亲相爱的伦理规范。
孔子只不过把周礼的核心内容变成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几千年来不断被认同,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
自古以来,秦地颇有古风,有“民风纯朴,学风醇厚”的传统,尚实文化源远流长。
这只要对比一下《诗经》中的秦凤、豳风与产生于南国的《楚辞》就看得十分明显。
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关中民俗时这样说:关中沃野千里,从公刘、古公檀父到文王、武王,奠定了这里的农业基础,因此,这里的老百姓都有先王遗风,重视稼穑耕作,以农为本,不敢为邪恶。
西汉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人文精神在这块土地上积淀越来越深。
汉唐时期达到顶峰。
可以说,农耕文明时期形成的儒家正统文化,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陕西人,使关中“冷娃”养成了一种尚实性格。
就是长安失去国都地位以后,关中这块土地上也产生了儒家的一个重要流派——关学。
始于张载的关学,尚实这一特点可以说是以一贯之。
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三秦男儿崇尚真理、匡扶正义、扬善惩恶、心忧天下的品格。
清初的关学,缺乏黄宗羲、顾炎武式的驳难,也无像东南沿海那样的市民文化的冲击,因此,同东南沿海相比,重礼仪,轻功利,强调修身养性,陶冶人格,忽略经世致用。
至近现代,陕西这种传统的地域文化缺陷,在陕西人身上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长篇小说《白鹿原》,也反映了陕西冷娃这一性格缺陷。
朱先生的人生态度是淡泊宁静的,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一生只穿粗衣而 *** 洋线,主张“房要小,地要少,养个黄牛慢慢搞”。
他始终以仁义道德压抑和限制人的各种私欲,坚定地维护小民寡国的小农经济。
这是陕西人群体文化性格的悲剧。
陕西冷娃这种性格,其负面效应也显而易见。
刚板硬正,容易形成倔强固执,接受新事物慢,凡事总是慢半拍,抓不住机遇。
实诚忠厚,也常常导致窝囊蠢笨,成为无用的别名。
爱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有不审时度势的一面。
在大多数情况下,陕西冷娃容易形成一种非常不好的对什么都看不惯心态,接受新事物慢,爱意气用事,缺乏理性,往往情绪冲动而“生整”。
张艺谋说陕西人这种群体性缺点,导致陕西人不够灵活。
可怕的是,这已形成一种“群体文化氛围”。
这就是守旧观念,守成观念,守土观念,平均主义观念,害怕风险观念,宗法观念,不服气心态,看不惯心态,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唯意志论等,这些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封闭的文化意识圈,形成一种群体性思维和行为定势。
著名国画大师、长安画派画家何海霞,在著名画家、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逝世后送的一副挽联上,有这样一句话“西安生人难养人”。
有人就说:“十个老陕九不通,一通就成龙”。
陕西人只有从这种过于沉重的历史负重中解脱出来,改变性格中的缺陷,重塑一种外向、现代、健康的群体性格,那样,陕西会因陕西人,而有着现代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