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察克治是什么意思?
省察克治是儒家道德修养论
省察是指通过反省检查自己;克治是指克服去掉自己的坏毛病
出自:《传习录》
原文: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
释义: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将私欲提炼出来,无论何时,不给私欲留一丝空间。
扩展资料: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经典摘抄
1.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释义:“虚灵不昧”,大约是指本心不受外物障蔽,保持原始的本然状态,心灵处于安宁、虚静和专一的情状。在此状态下,才能静下来体察世间万事万物之“理”。不昧的“心”如镜子一般映出“理”,所以说,“心即理也”,心与理为一体,而反对朱熹将心与理分成两部分。
2.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
释义:所谓良知本体发用的思虑,自然是明白简易的,对此,良知亦自能判断。
3.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释义:只要存心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问。过去、未来之事,思之无益,只是放心而已。
4.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释义:事上磨炼,就是通过具体事情来实现克治之功。省察克治应通过做具体的事来实现,而不是一味打坐冥想。若只想不做,一遇到具体的事,也招架不住,不能应对。
5.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释义:立志是学问的根本,这个“志”不纯是从一己之私利出发,而是去除过度私欲,合乎“天理”,理即心。存天理,恢复本心,便是“立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