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的由来
馒头名字由来最为常见的说法是,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那时被叫做“蛮头”,后来又叫“蒸饼”,发展到现在,才叫做馒头。
馒头是中国传统面食之一,是一种用发酵的面蒸成的食品。诸葛亮在平定孟获班师的途中发现当地人要用人头来祭奠死去的冤魂。于是,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
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
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可以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渐渐的开始以馒头为食品。如今,馒头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至于其中包含着的诸葛亮的爱民精神,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
其他称谓
馒头之称谓,仍很混乱。如北方之无馅者,有称作“馍馍”、“卷子”,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之有馅者,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现时不管什么样的有馅的无馅的馒头,其实都距诸葛亮当初创制的馒头相去过远。
馒头的馒字,最早作“〔曼字的又换成方〕”。卢湛《祭法》:“春祠用〔曼字的又换成方〕头。”荀氏《四时列馔传》:“春祠有〔曼字的又换成方〕头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