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间舞蹈有哪些
汉族民间舞蹈有哪些:
1、宫廷舞蹈。
中国古典舞的部分舞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原始民间舞蹈。
从周代至唐代,宫廷基本都设有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进而形成了宫廷舞蹈。其中包括周代的《六代舞》,唐代的《十部乐》《乐部伎》《大曲》等,异彩纷呈,各领风骚。
2、 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劳动者的动作的单纯的再现”,《尚书》中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意思是拍打着石刀、石斧之类的劳动丁具作为伴奏,化裴成各种野兽的人群翩翩起舞。《吕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舞者拿着牛的尾巴,跺着脚边舞边唱。舞蹈实际上是原始人类劳动场面的虚拟性再现。亦见于彩陶盆上的原始集体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个人展开双手,各执牛尾而舞的样子。据说夏禹曾亲自编舞。到了商代,成汤也善跳巫舞,宫廷流行“巫风”。春秋战国时期,楚地巫风极盛.美丽的女艰扮演成云神、水神、山神等,载歌载舞,场面宏大而隆重。
3、六代之乐。
周代将古代乐舞加工整理,又创制新的乐舞,成为“六代之乐”:黄帝时代的《云门》、帝尧时代的《大成》、帝舜时代的《大韶》、大禹时代的《大夏》、成汤时代的《大澧》、周武时代的《大武》。
万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万舞》,可能是发端于夏商盛行于春秋哔国时期的著名舞种之一。
雩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庄稼丰收而举行的舞蹈仪式。《说文解字》中说:“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
舞种:
稗舞——用有柄的单面鼓作道具的一种集体舞,后世也称为“稗扇舞”。
铎舞——用铎作道具的舞蹈。铎形像钟,有木柄,内有舌,摇动时“叮叮”作响。
白纶舞——盛行于晋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轻纱的白纶缝制的长袖舞衣,故名。该舞以舞袖为其特点,动作轻盈流畅。
盘鼓舞——汉代民间舞蹈,后来用于宴飨。在地面上排列盘或鼓,一般用七个(或三个或五个),舞者穿长袖衣,在盘(鼓)上起舞。
拨头舞——又名“钵头”,是一种带有叙事性的舞蹈,表现一人之父为虎所伤而上山寻尸的痛苦之状。
巴渝舞——巴渝舞原是西南地区的民间舞蹈,后传入宫廷,成为宫廷舞蹈,用来在宫廷宴会上表演军旅战斗的场面,歌颂帝王功德,是汉代著名杂舞。
公莫舞——魏晋时期舞蹈。取材于项羽和刘邦的“鸿门宴”的故事,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欲杀刘邦,项伯也离席挥剑而舞,以袖掩护刘邦,说:“公莫!”后人以舞巾模拟项伯舞袖的姿态,遂成“公莫舞”。
踏谣娘——又作“踏摇娘”、“谈容娘”,产生于北齐,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诉苦.众帮腔唱:“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因一面唱歌,一面落步,故谓之“踏谣”。
兰陵王舞——又名“大面”、“代面”,北齐兰陵王雄健而貌美,曾戴假面率五百骑兵冲人敌阵,大胜。军中谱《兰陵王人阵曲》,又根据乐曲变成歌舞戏。
狮子舞——狮子被古人当做威武祥瑞的象征,汉代通西域时由月氏、安息等地引进,至迟在曹魏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狮子舞,南北朝时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