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是什么?
把猪肉当奖学金发放给学生,比起奖励现金更实在
第一,奖励是为了不奖励对学生进行奖励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他们完成良好行为的内化,最终不需要奖励。很多时候,学生为了奖励才表现好或取得好成绩,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应该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内在价值。
第二,使用奖励的最佳时期孩子往往根据短期的可预见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培养学生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有必要在学生每次表现出好习惯时给予奖励。一旦他们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可以变每次奖励为间或奖励,以鼓励他们把好习惯保持下去。
第三,不宜用食物作为奖励根据学生的行为和成绩来提供食物,使食物跟情绪之间有了连接,这会鼓励孩子在没饿的情况下进食,并使他们养成用食物来奖励或安慰自己的习惯。如果使用不健康的食物对学生进行奖励,还会助长学生养成不芹源良的饮食习惯。
第四,什么时候奖励不管用行为主义有关强化与奖励的基本原理虽然起作用,但发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尤其限于不是特别有趣的察缺行为。为什么会这样?研究者给出的解释是:奖励会促使人们目光短浅,求快而不愿担风险。一个人如果感到某事是他要获得奖励所必须做的,那他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表现出太多的创造性。因此,关键是奖励带给受奖励者的感受。如果让人感到他为了获得什么才去做什么,那么他就感受不到这件事本身的价值了。任何任务,无论曾经使人感到多么愉快,一旦被当作手段而非目的后,就会被“贬值”。有研究者让幼儿园的孩子必须玩一个游戏后,才能玩另一个他们喜欢的游戏。虽然孩子们原本对两个游戏都同样喜败首辩欢,但后来他们变得不喜欢那个被当作前提条件的游戏了。对于创造性的工作,要淡化奖励的重要性,不能把奖励视为一种控制性措施。创造性工作只能被允许出现,而不能强迫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