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孩子与父母分床睡?

 我来答
天天向上上上
2023-04-05 · 超过2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49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19.1万
展开全部

在子女小的时候,为了方便照顾,父母一般都会选择和孩子一起睡,这无可非议。

但随着子女不断成长,父母一定要坚决和孩子分床、分房睡,尤其是与异性子女。



01
成年女子与父母入住酒店,三人一个标间被拒
最近有网友发帖称:自己与父母去外地游玩,之前在网络上预定了某酒店的标准间,然而等到入住的时候,酒店工作人员却称一家三口均是成年人,不能住在同一个房间。


这位网友十分纳闷和不满,自己带父母出去玩了这么多天,像在其他地方玩,都没有遇到不让一家人住一间房间的,这样的规定让自己实在不理解:一家三口外出游玩,到底应该怎么预定酒店房间呢?

对此,广大网友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多数都支持这个网友,认为酒店太不人性化,一副“利益至上”的嘴脸。



但事实上,如果这件事反过来看,三个成年人住一个房间,本质上不也就是为了利益,图“省钱”吗?

而三个成年人住在一间房间,即使是自己的父母,这位发帖的姑娘,还是要考虑一下“男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问题。



02没有界限的亲情,会降低子女的保护能力
还记得之前刷到的一档综艺节目,里面一对母子的相处模式让我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节目中,女孩表示自己27岁的男朋友,在平时还是会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洗澡时妈妈还会帮忙搓澡,甚至出门的时候还要互相飞吻。


而面对女友的控诉,男朋友却认为这是自己和母亲感情好的体现,甚至还嘲讽女朋友不懂得感恩。

父母疼爱子女,这本无可厚非,但像上面这位男生一样,自己和父母过度亲密却认为是关系好,很容易降低自我的保护能力。



在性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隐性性侵害”。意思是父母以爱之名,对子女的性心理正常发展造成阻碍,从而模糊了子女的身体界限感。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十码法则”,顾名思义指的是父母与子女至少要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从小到大,父亲和我们姐妹俩从来都没有亲亲抱抱的那种亲昵动作,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姐妹俩就开始单独睡一间屋子,父亲没有必要的事情,根本就不会进我们的房间,有事情就在外面叫我们。

这并不代表我们和父亲的关系不好,反而,姐妹俩都十分依赖父亲,但属于精神上依赖的那种,遇到自己不会处理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回家询问。


虽然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但个人还是很难理解那种明明已经成年了,还和父亲或者母亲一起睡的。

在儿童3岁左右,性别意识开始萌发,“男女有别”意识开始增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

所以父母在子女3岁的时候,就开始要注意彼此之间距离,做到“女大避父,儿大避母”。

而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父母还要和子女注意“心理上的距离”,减少对其生活上的干预,避免给予束缚感等。



03
亲子关系相处,离不开“分寸感”
我国传统的文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既然父母生养了子女,那么子女在父母面前,就毫无隐私可言。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所说:“中国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边界感模糊”。

显然,这样的家庭关系是畸形的,就算彼此关系再亲密,父母和子女之间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最好和孩子的距离,要恰到好处。

对“边界感”的定义,在《相处的艺术》中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

父母和子女的日常相处也是如此,随着孩子长大,亲子之间的界限也要保持合适的距离,适当地“疏远”。



很多人身体虽已成年,但心智还处在婴儿期,建立边界感对于子女或是父母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过程,那么如何与父母建立边界,让自己成为成熟自信的成年人呢?

这里可以尝试把自己的生活空间分为四个部分:私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会空间、公共空间。

子女在于父母相处的时候,首先需要界定,我们把父母放在哪个空间,这样就知道什么情况下我们能分享,什么情况下我们不能越界。

之后在认知和情感上把自己从集体、家庭和他人中分离出来,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他人之外的存在。

就算是再亲密的父母和子女,而不能长期占用彼此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才能感知到自己做为个体的价值。

其次,也要学会对父母说“不”,这样父母的界限也不容易被成年子女打破,彼此尊重,生活才会融洽。

事无绝对,只要合情合理,不教条就好。你觉得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聊聊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