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小朋友,需要养成哪些习惯?
1. 定时作息:教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以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睡眠,保持身体和精神健康。
2. 均衡饮食: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他们如何选择有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垃圾食品和过度甜和油腻的食品。
3. 保持卫生:教孩子保持室内和身体干净,涉及如何刷牙、洗手、洗澡等方面,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防止疾病传染。
4. 时间管理:教孩子如何管理时间,如如何安排学习、玩耍和放松的时间,在定时做作业、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方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5. 持之以恒:鼓励孩子从小就养成坚持习惯的好习惯。通过奖励和惩罚等方式,帮助孩子坚定实施调整好他们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关键。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就是通过日常生活的管理和引导,紧密配合孩子的发展和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养成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的习惯。每天放学回家后,要把书包里的书本整理好,把需要复习的课本放到指定位置。这样,第二天上学时就能找到所需要的东西,不会浪费时间。
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吃健康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量吃肉鱼等蛋白质食物。不要吃过多的零食和含糖饮料,这样能让身体更健康、更强壮。
4. 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找一段时间,读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绘本。阅读可以开拓思维,提高词汇量。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你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5. 学会尊敬和合作。在学校和家里要尊敬老师和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合作完成任务和游戏。这样,大家能够和谐地相处,共同进步。
有的家长认为上学开好头就是抓分数,天天督促孩子学习,考试扣一两分就着急上火,是因为不知道一年级起步的重点不在分数而在适应,不知道好习惯比好分数重要。“习”的意思是“鸟数飞”,鸟一次次地练习飞翔;“惯,习也”,意思是习以为常,积久成性。习惯就是经过一次次反复练习形成的固定行为方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小学一二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本身的行为习惯、用脑习惯,听课、作业、复习、检查的习惯,与学习有关的睡眠、饮食、运动习惯等。对一年级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学习习惯有三个:紧跟老师、自己做、不拖拉。
抓住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心理学术语,也称为敏感期,指“人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对特定的环境、教育影响特别敏感,最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技能”。如果在关键期缺乏相应的环境和教育,神经细胞就会用进废退,逐渐退化,以后再也发展不起来。在关键期中,儿童会对某些东西特别敏感,而对其他的东西无动于衷。
儿童阶段有多个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语的关键期,3—4岁是情绪发展的关键期等,自控能力在5—6岁开始形成,学外语的关键期在5—6岁,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在6—12岁小学阶段,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6—8岁。6—8岁是儿童上学的一二年级阶段,好习惯或坏习惯都在这个时候形成并固定下来。
研究还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三,学生其他方面的增长变化都很明显,如理解记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变化非常大,而学习习惯的水平却并未有多大改变。可见一年级养成好习惯,比考几次好分数重要得多。养成好习惯,学习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动力,不需要下决心,不假思索,自然而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有序的、高效的、促进学习的动力。孩子睡眠习惯好,早睡早起,精力就很充沛;孩子做作业习惯好,不会一边玩一边写,就会又快又好;孩子用脑习惯好,学习专注,学习效率就高……习惯的威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好习惯是孩子学习良性循环的保证。
习惯具有自动性,好习惯可以天然地抗拒坏习惯,而坏习惯也同样抗拒好习惯。而且坏习惯一旦固定就很难纠正,有的孩子小学时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到初中、高中一点没改。曾有“一个万分着急的学生家长”写信求助,说孩子五年级了,听课不专心,作业拖拉几个小时做不完,晚上很晚睡觉,早上起不来。原来是这位家长在孩子刚上学时忙于生意,没培养好孩子的习惯,等挣了钱、有时间来管孩子,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养成了,想了很多办法都难以纠正,成绩掉到中等偏下。
一般来说,纠正坏毛病任何时候都不算晚,五年级孩子的不良习惯也应该能纠正,但比起一年级开始就养成好习惯,困难肯定大得多了。所以,家长切记在小学一年级时,养好学习习惯比考出好分数重要。
好习惯是孩子学习好的保证
一年级孩子,生活上要养好按时作息、好好吃饭的习惯,学习上要养成紧跟老师、自己做、赶紧做(不拖拉)的习惯。
首先要养成紧跟老师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非常重要,包含几层儿童心理学发展、学习能力生长的价值。一个班几十个孩子,谁不紧跟老师就可能跟不上。家长要叮嘱孩子,眼睛、耳朵、行动都要随时跟着老师,紧跟老师讲的课、布置的作业、安排的活动、提的要求,才能符合学校的要求,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学一年级的阶段,孩子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养成对于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孩子的良好作息习惯:
1. 设定固定的睡眠时间:每天晚上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早上也要按时起床。
2. 制定规律的作业时间:为孩子制定每天固定的作业时间,让他们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 控制娱乐时间:合理安排孩子的娱乐时间,避免过度沉迷于电视、电子游戏等娱乐活动。
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孩子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
1. 每天洗手:教育孩子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
2. 健康饮食:教导孩子选择健康的食物,培养均衡饮食的习惯,避免垃圾食品的摄入。
3. 定期刷牙:教育孩子每天刷牙两次,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础。以下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1. 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鼓励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
3. 培养专注力:教育孩子在学习时保持专注,避免分心和浪费时间。
四、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良好的社交习惯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培养良好社交习惯的方法:
1. 尊重他人: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培养友善和礼貌的行为。
2. 合作与分享:鼓励孩子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合作和分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