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有什么积极和消极作用啊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关羽:
我首先说一下这个重要的人物,在我国封建时期,关羽与我们熟悉的孔子是在一个位置的,一个武圣人另一个是文圣人。人们会想,凭什么?
第一,中国的老百姓们在那时,就喜欢一个字“义”,所以那时的老百姓都蛮单纯、诚实的,现在这些见死不就、贪生怕死、见利忘义的事情比以前多得多。因为上说的这三件事都是轻义的表现。现在的人呀,真的差不多都是为了钱而活着的。这是悲剧;
第二,讲不贪钱财,不爱美色,刮骨疗伤,夜读《春秋》。这是一个人魅力所在的地方,关云长他做到了(至少传下的故事是这个样子),现在一些人说这都是假的,那他们那些人肯定会信基督教、佛教、道教、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那这些神灵真的就这么的神吗?只是一个传说,那我们也可以把关圣帝的事情当为一个传说,让这个社会充满正义,人人向好的品德发展;
第三、封建主义大力的宣传,在三国时期人不能自保的年代,像有名的张辽,与关羽是朋友,换了几个主公。换句话说,三国时期有官当就当的年代,像关羽这样义理高的将军,真的少,曹操给高薪(黄金)、美人、房子、车(战马)……,都没有留下关羽。而在攻了他的城池(樊城),杀了他的人(水淹七军),死了还给厚葬,而另一个皇帝孙权也想留下他,当然还提一下廖化(活了101岁,他一个见证了整个的三国时期)这个人是几次投关羽。足以见得关羽的魅力不是一般人所能够达到的。当然三个皇帝都那样喜欢这个人的话,以后当皇帝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感慨,这个封一个,那个册一回。那关圣帝当然会人气大旺。
要说消极,现在是法治社会,杀人打人都是不行的。也没有必要一定到死都一个样,有钱就挣,有空就钻。有了钱才好办事,所以关羽到今天来的话,早就是一个刑事犯罪分子。
刘备:
这是我要说的第二个人,这个人的魅力可能是最高的,首先、他是汉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一个人从平民到帝王,可谓是牛人中的牛人了!再一点、刘备是仁慈的化身,他护民、通理(黄权这个事可以看出他的理性),如果老百姓真的有这么一个皇帝的话,谁不愿意去当他的子民呢?所以他是老百姓最理想化的皇帝。如果是想成为英雄的话,蜀汉烈昭帝那种不折不挠的精神真的是可敬!
这两人当然还一个重要的关系,三国里的大哥和二哥,一个人如果找到与自己情投意和的人,真的是一件好事!他们俩可能做到了,一起建功立业,真的另人感动!
曹操:
这个人吧,治国当然可以,平定北方,领军也有一手,但人品不好,早期要人时,什么人都要,但人后期要得罪他时,谁都可以X掉,你想如果所以的皇帝都是这个样子,哪个还敢当他的臣子呢?当然他最出名的是杀文人:孔融、杨修、崔琰等,臣子有许攸(被许猪杀,当初的官渡之战的功臣,如果当初不要许攸的话,那他会在袁绍那里伏法)、荀玉(为曹操立下汉马功劳,后反对曹操称王,被疏远)当然也是被间接的X,还有杀吕伯一家,这些都不好,
易中天老师就好像特别的喜欢曹操,说得关羽与刘备一钱不值,愚人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学曹操的话,当然我国领军治国的人物是大有人在。但是这个社会成为什么样子的,谁都说不准,面一个样,背又是一个样,人与人就没有诚信而讲了。如果喜欢“关羽”的“义”,那我们社会真的会好蛮多,商场钱利的争执可能会少一点。家里的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为一点钱,就搞得六亲不认的。
就是说::我们喜欢三国演义里的人,是喜欢小说的人的思想(中国人最喜欢有人情味的人了!),不是我们真正的喜欢这个人,如果曹操有那种可以喜欢的思想,那就会拥曹而反刘的。思想才能主导社会,像牛顿死了都几百年的,他的思想我们还会在用,三国里的人都死了,但他们的思想还会传下去!
当然喜欢曹操的人会不平了!那你们就看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吧!因为更多的是在介绍人的事迹。字打了好多,算了!
我首先说一下这个重要的人物,在我国封建时期,关羽与我们熟悉的孔子是在一个位置的,一个武圣人另一个是文圣人。人们会想,凭什么?
第一,中国的老百姓们在那时,就喜欢一个字“义”,所以那时的老百姓都蛮单纯、诚实的,现在这些见死不就、贪生怕死、见利忘义的事情比以前多得多。因为上说的这三件事都是轻义的表现。现在的人呀,真的差不多都是为了钱而活着的。这是悲剧;
第二,讲不贪钱财,不爱美色,刮骨疗伤,夜读《春秋》。这是一个人魅力所在的地方,关云长他做到了(至少传下的故事是这个样子),现在一些人说这都是假的,那他们那些人肯定会信基督教、佛教、道教、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那这些神灵真的就这么的神吗?只是一个传说,那我们也可以把关圣帝的事情当为一个传说,让这个社会充满正义,人人向好的品德发展;
第三、封建主义大力的宣传,在三国时期人不能自保的年代,像有名的张辽,与关羽是朋友,换了几个主公。换句话说,三国时期有官当就当的年代,像关羽这样义理高的将军,真的少,曹操给高薪(黄金)、美人、房子、车(战马)……,都没有留下关羽。而在攻了他的城池(樊城),杀了他的人(水淹七军),死了还给厚葬,而另一个皇帝孙权也想留下他,当然还提一下廖化(活了101岁,他一个见证了整个的三国时期)这个人是几次投关羽。足以见得关羽的魅力不是一般人所能够达到的。当然三个皇帝都那样喜欢这个人的话,以后当皇帝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感慨,这个封一个,那个册一回。那关圣帝当然会人气大旺。
要说消极,现在是法治社会,杀人打人都是不行的。也没有必要一定到死都一个样,有钱就挣,有空就钻。有了钱才好办事,所以关羽到今天来的话,早就是一个刑事犯罪分子。
刘备:
这是我要说的第二个人,这个人的魅力可能是最高的,首先、他是汉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一个人从平民到帝王,可谓是牛人中的牛人了!再一点、刘备是仁慈的化身,他护民、通理(黄权这个事可以看出他的理性),如果老百姓真的有这么一个皇帝的话,谁不愿意去当他的子民呢?所以他是老百姓最理想化的皇帝。如果是想成为英雄的话,蜀汉烈昭帝那种不折不挠的精神真的是可敬!
这两人当然还一个重要的关系,三国里的大哥和二哥,一个人如果找到与自己情投意和的人,真的是一件好事!他们俩可能做到了,一起建功立业,真的另人感动!
曹操:
这个人吧,治国当然可以,平定北方,领军也有一手,但人品不好,早期要人时,什么人都要,但人后期要得罪他时,谁都可以X掉,你想如果所以的皇帝都是这个样子,哪个还敢当他的臣子呢?当然他最出名的是杀文人:孔融、杨修、崔琰等,臣子有许攸(被许猪杀,当初的官渡之战的功臣,如果当初不要许攸的话,那他会在袁绍那里伏法)、荀玉(为曹操立下汉马功劳,后反对曹操称王,被疏远)当然也是被间接的X,还有杀吕伯一家,这些都不好,
易中天老师就好像特别的喜欢曹操,说得关羽与刘备一钱不值,愚人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学曹操的话,当然我国领军治国的人物是大有人在。但是这个社会成为什么样子的,谁都说不准,面一个样,背又是一个样,人与人就没有诚信而讲了。如果喜欢“关羽”的“义”,那我们社会真的会好蛮多,商场钱利的争执可能会少一点。家里的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为一点钱,就搞得六亲不认的。
就是说::我们喜欢三国演义里的人,是喜欢小说的人的思想(中国人最喜欢有人情味的人了!),不是我们真正的喜欢这个人,如果曹操有那种可以喜欢的思想,那就会拥曹而反刘的。思想才能主导社会,像牛顿死了都几百年的,他的思想我们还会在用,三国里的人都死了,但他们的思想还会传下去!
当然喜欢曹操的人会不平了!那你们就看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吧!因为更多的是在介绍人的事迹。字打了好多,算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给人的感觉是奸雄,是大汉的贼人。但是翻开陈寿的《三国志》却并非如《演义》中所说的那样。很多事情《演义》夸大甚至歪曲了历史。这与罗贯中所处的年代时局有关。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早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催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至于曹操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司机)立刻就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曹丕或许是有贼心没贼胆,曹植则根本不把当不当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狠是太狠了)。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诛杀董伏等人,客观上有避免重蹈覆辙之意,并非单纯的以牙还牙。
曹操虽然大权在握,但一直尊重汉献帝权威,甚至自己的生死也交在献帝手里。曹操晋见献帝,都按照当时三公见皇帝的惯例,左右有虎赉手持利刃相随。建安十九年,曹操诛杀伏完的同一年,献帝曾对曹操说:“您如果认为我值得辅佐就请辅佐,不能的话也随你。”那时献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将曹操杀死,曹操听到这样的言语后大吃一惊,汗如雨下(此后曹操真的不敢上朝了)。当然,曹操回去后一句话也可以反过来杀掉献帝,但是献帝没有下令杀曹操,曹操也没有因此对献帝有什么不恭。由此可见,献帝对曹操还是比较信任的,至少认为 1,他,或者说这个天下还需要曹操;2 曹操不会加害他。不明白为什么类似的话,刘备对诸葛说出来,就是赤胆忠心,而献帝对曹操说出来,就是欺君罔上。曹操说过的“设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其实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客观地说,应该称曹操是东汉王朝的终结者和继承者,他让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安祥地渡过了最后的岁月并顺利地继承了其“遗产”。其实正如曹操所说:“若我不如此,天下将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我最喜欢这句)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个人认为,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公元166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的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社会主义?),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早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催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至于曹操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司机)立刻就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曹丕或许是有贼心没贼胆,曹植则根本不把当不当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狠是太狠了)。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诛杀董伏等人,客观上有避免重蹈覆辙之意,并非单纯的以牙还牙。
曹操虽然大权在握,但一直尊重汉献帝权威,甚至自己的生死也交在献帝手里。曹操晋见献帝,都按照当时三公见皇帝的惯例,左右有虎赉手持利刃相随。建安十九年,曹操诛杀伏完的同一年,献帝曾对曹操说:“您如果认为我值得辅佐就请辅佐,不能的话也随你。”那时献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将曹操杀死,曹操听到这样的言语后大吃一惊,汗如雨下(此后曹操真的不敢上朝了)。当然,曹操回去后一句话也可以反过来杀掉献帝,但是献帝没有下令杀曹操,曹操也没有因此对献帝有什么不恭。由此可见,献帝对曹操还是比较信任的,至少认为 1,他,或者说这个天下还需要曹操;2 曹操不会加害他。不明白为什么类似的话,刘备对诸葛说出来,就是赤胆忠心,而献帝对曹操说出来,就是欺君罔上。曹操说过的“设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其实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客观地说,应该称曹操是东汉王朝的终结者和继承者,他让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安祥地渡过了最后的岁月并顺利地继承了其“遗产”。其实正如曹操所说:“若我不如此,天下将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我最喜欢这句)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个人认为,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公元166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的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社会主义?),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