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需要名词解释
心理学需要名词解释如下:
需要被认为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杨国枢教授认为,西方心理学中的各种需要概念,大体上有两种用法.第一种用法重视它的动力性意义,把需要看作是一种力或紧张。
第二种用法重视它的非动力性意义,把需要看作个体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或缺失.苏联心理学家波果斯洛夫斯基等指出:“需要--这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需要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
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心理学的介绍如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其行为、思维、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科学。它是对个体和集体行为的探究、描述和解释。心理学家使用各种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问卷、脑成像等,来探究和解释人类行为和思维。
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中国。当时,人们通过哲学和医学来探讨人类心理活动。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心理学家开始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感觉、知觉和认知等方面的现象,如学习、记忆、思考、语言、决策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这些不同的领域探讨的问题和方法不同,但它们都致力于深入研究和理解人类的思维、行为和情感。
1. 感觉: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 外部感觉:是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3. 内部感觉:是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
4. 视敏度:也成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5.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6. 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7. 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
8. 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
9. 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10. 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11. 运动觉: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12.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3. 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吸引起感觉或差异感觉的刺激量。
14.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16. 差异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是刚刚能够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17. 差异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以上是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