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性还原性顺序表
氧化性还原性顺序表如下:
Ag+>Fe3+>Cu2+>H+>Pb2+>Fe2+>Zn2+>Al3+>Mg2+>Na+>Ca2+>K+;
Ba2+>Ca2+;F2>Cl2>Br2>I2;O3>O2;MnO4->H2O2>MnO2;HNO3(浓)>
H2SO4(浓);ClO->SO42-;ClO2->ClO3->ClO4-。
氧化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还原性:
还原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物质含有的粒子失电子能力越强,物质本身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还原性就越弱。
氧化性物质:
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未必燃烧,但可释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常指在无机化合物中含有高价态原子结构的物质和含有双氧结构的物质。其本身一般不会燃烧。
但如果遇到酸或受潮湿、强热,或与其他还原性物质、易燃物质接触,即能进行氧化分解反应,放出热量和氧气,引起可燃物质的燃烧,有时还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将氧化性物质列为第5.1类危险货物。
判断方法:
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这条规则对于任何环境下的任何ΔG<0的反应(即在该环境下可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成立,没有任何例外的情况。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不可根据同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判断。自发进行的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可以弱于甚至是远弱于还原剂(中学认为氧化剂氧化性一定强于还原剂,然而这种认知实际上完全错误,氧化剂氧化性与还原剂的氧化性无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