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字隹表示的是
象形字隹表示的是短尾鸟。
一、笔顺。
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二、释义。
1、zhuī,名词,短尾鸟的总名,《说文·隹部》:“隹,鸟之短尾总名也。”
同“鵻”,即鹁鸠。《诗经·小雅·四牡》“翩翩者鵻”陆德明释文:“鵻,音隹,本又作隹。”
柘的果实。崔豹《古今注·草木》:“柘实曰隹。”
2、cuī,形容词,通“崔”,高大。
3、wéi,助词,同 “唯”,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墨子·明鬼下》:“矧隹人面,胡敢异心。”
三、组词。
1、zhuī。斑隹:即斑鸠。一只杜鹃鸟在树枝上发出阵阵哀啼,一只可爱的斑隹听到了,便向它询问,希望能帮助它排忧解难。
2、cuī。畏佳:高峻的样子。一座座畏佳的山峰,直插云端。
3、wéi。矧隹:语助词,有何况的意思。
四、出处。
商代甲骨文的“隹”是一只鸟的象形,头、尾、身、羽俱全,头的朝向、羽毛的多少、爪的有无、笔画的繁简皆不固定。
西周至春秋,字形渐趋固定,一般头朝左,左面不再出现其他笔画,右面的羽毛多数作四支,由组成鸟腹的一个竖笔贯通。
战国时虽然出现了新的繁化与简化,但都是在西周、春秋以来大体一致的字形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没有造成大的混乱。《说文解字》小篆基本上同于前代较为规整简约的字形,隶变后楷书作隹,成为记号字。
以“隹”为部首的字:
1、以“隹”为形旁的字。
雉、雕、雏、雎、雌、雄、隽、隼、焦、雁、雇、雍、只(只)、双、夺、离。
2、以“隹”为声旁的字。
锥、椎、锥、骓、崔、堆、推、唯、惟、维、帷、谁、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