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求助(高分悬赏满意加分)

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单位:亿元地区200320022001200019991998199719961995北京121.4112.496.686.481.395.272.... 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单位:亿元
地 区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北京 121.4 112.4 96.6 86.4 81.3 95.2 72.5 68.4 63
天津 109.9 102.6 91 79 67.4 50 46.1 36.5 25.8
河北 233.5 216.2 189.2 162.6 138.4 116.4 91 77.1 57.5
山西 81.7 78.3 65.7 54.3 48.2 45.8 37.8 31.8 26.8
内蒙古 99.2 66.9 56.5 48.1 40.6 34.3 31 26 20.5
辽宁 338.9 305.2 259.3 219.7 188.2 159.5 134.5 117.4 92.3
吉林 153.8 141.9 120.5 98.7 73 62 56.8 57.3 38.3
黑龙江 152.3 135.7 115.9 98.5 86.9 77.2 63.4 54.3 41.8
上海 214.8 184.2 141.6 127.7 110.1 92.8 89.5 75.2 50.4
江苏 434.4 361.3 289.9 241.4 205.6 175.6 154.6 126 90.2
浙江 358.9 309.3 250.2 214 169.5 134.4 116.9 103.5 77.3
安徽 159.4 143.3 131.2 117.1 92.4 77.9 67.5 49.7 36.4
福建 211.2 194.1 171.1 157.2 140.6 123.7 96 73.2 54.3
江西 85.3 75 66.9 60.1 52.9 48.7 42.3 32.4 24.1
山东 497.2 372.6 312.8 265.4 226.7 198.8 167.3 148.9 118.1
河南 343.1 298.7 246.3 209.6 182.6 169.2 141.6 96 82.4
湖北 298.3 266.9 225.7 192.4 157.1 141.2 119.7 96.3 68.7
湖南 224.6 187.5 161.1 139.6 117.2 97.9 82.2 71.1 54.6
广东 877.3 829.6 739.5 646.6 559.2 470.9 411.5 352 293.9
广西 115.3 127.6 112.7 96.3 88.5 80.6 72.2 56.8 43.9
海南 31 28.7 26.1 22.9 20.2 18.9 15.7 16 13.5
重庆 107.3 69.7 60.5 54.6 48.6 43.7 44.1 - -
四川 349.4 296.7 262 222.4 183.9 155.8 119.8 126.3 97
贵州 75.5 65.2 52.4 42.3 31.3 24.7 15.7 12 9.9
云南 124.6 106.6 92.8 74.9 61.8 50.5 35 28.4 22.8
西藏 8.2 7.5 5.6 4.2 - - 3.7 4.5 3.8
陕西 184.3 85 72.2 63.1 54.8 48.7 40.1 30.9 24.7
甘肃 66.9 58.4 51.9 46.6 41.6 35.5 30.4 27.6 21.7
青海 16.4 14.7 12.8 11.3 10.4 9 6.7 4.7 4.2
宁夏 19.6 17.1 13.8 10.9 9.4 7 5.5 5 4
新疆 60.6 53 44.5 38.2 32.8 27.8 22.2 19.4 17.3

注:1. 1997年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含居民购买住房。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

另一题干见图片
1.考虑四部门经济,写出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估计需求函数C=a+By
3.估计进口需求函数M=M0+ry
4.计算投资乘数,贸易乘数
5.估计投资函数
6.估计货币需求函数M/P=KY-Kr
7.确定均衡收入和利率并与实际GDP比较
展开
 我来答
1071052699
2009-11-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吧相应的数据带入那个他给出的公式中,就能得出,如果太多的话,就必须用软件完成a 通涨率=货币增长率10%-产量增长率3%+v货币流通速率

其中v等于名义收入和货币量之比

b 货币增长率换成15%

c 货币供给增加了,就是利率降低了,会鼓励投资,如果我是投资者,我会选择增加投资.

d 利率浮动还是固定,作为投资者的我来说,要看实际利率是下降还是提高了,才能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投资.
如果我确定货币供给会减少,我想我更愿意接受固定利率.因为如果是浮动利率,那么减少货币供给,就意味着利率升高,投资的成本回增加.

...试试看.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目录
1 历史简介
2 研究对象
2.1 经济周期问题
2.2 经济增长问题
2.3 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
3 宏观经济学诸学派
4 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

历史简介
亚当·史密斯于其著作《国富论》中即已讨论一个国家经济成长的原因与条件。而一直到二十世界初期的主流经济学家,对于的讨论多着重于经济成长的方面。

在1929年至1939年间,欧美自由经济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在历史中这现象被称为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恐慌,这经济大萧条期间,失业严重,产量又下降。

在经济大萧条之前,当时主流学者不认为经济衰退是一个严重且长久的现象。这些所谓的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延续著《国富论》的观点,认为自由市场的价格机能就如同一只全能的黑手(看不见的手),可使经济平稳的运作。但古典学派有一个极端的看法,就是完全否定了需求不足与失业严重存在的可能,其看法以当时法国经济学家赛依(Jean-Baptiste Say ,1767年—1832年)为代表,他认为供给可以创造出同额的需求,而此看法被后人称为赛依法则(Say's law)。

但上述的看法却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状况不符合。经济大萧条持续了将近十年,但严重的失业现象却未曾消失,是故在此背景之下,凯因斯(J. Keynes,1883年—1946年)在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或简称为《通论》,而这也代表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始。凯因斯认为政府应在经济衰退时提出各种政策以刺激需求,进而达到减缓失业与恢复经济繁荣的目的。

但到了1970年代,新的总体经济问题又产生了。在1974年至1975年及1980年至1982年期间,欧美各国陷入二次大战之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因石油危机、高通货膨胀及高失业率产生的问题,逐渐的凯因斯理论受到了另一些不同理论的挑战。

这些理论包含了以米尔顿·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2006年)为代表的货币学派(Monetarism)和以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merson Lucas, Jr.,1937年— )与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1943年— )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New Classical School)或称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的理论。而米尔顿·傅利曼与小罗伯特·卢卡斯分别于1976年和1995年因此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既有的各种生产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以及资本)实际上会有多少被投入于各生产部门,并且研究投入后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具体来讲,有一下三大研究问题。

经济周期问题
经济周期问题有时候也被称为经济周期理论或者经济危机理论。其研究的主题是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国民收入在其长期增长趋势中会出现周期性的上下波动现象。

经济增长问题
主条目: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问题也被称为经济增长理论或经济发展理论。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在特定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制约和促进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和规律。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讲,拉动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增长的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俗称“三架马车”。

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
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有时也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或失业理论。具体来讲就是研究一个时期国民收入的总量和就业量(或失业量)是怎样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诸学派
传统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供给学派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宏观经济学
货币主义宏观经济学
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派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宏观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
挤出效应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民生产总值(GNP)
物价指数
失业率
货币
庇古效应
凯恩斯效应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1.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2.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原创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
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3.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4.更深层次
(1)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长期盛行超前消费,鼓励人民买房子、买汽车、买高档消费品,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向居民发放这样那样的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为今天享受”。“让美梦提前到来,让美梦成真。“能挣会花是时代的骄子”。说得天花乱坠,这种超前消费,在若干年中也曾带来暂时的繁荣。但这种预支未来购买力的行径,毕竟是“寅吃卯粮”,存在泡沫,一时的繁荣,带有虚幻的色彩。一旦经济不景气,出现大批失业者,还不出欠款,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急剧下降,美国次级债凸显于世人面前,银行呆帐成堆,一些投资银行面临破产境地。
(2)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美国银行业长期来养尊处优,似乎是“天之骄子”。高层领导皆是高薪,年薪数百万美元比比皆是,中等白领阶层年薪也达数十万美元。银行业长期来由于借贷额巨大,获利甚丰,掩盖了矛盾,尽管年复一年支付高薪,但尚能过得去。一旦债务人难以偿付债款,出现成批呆帐,形成三角债。银行始则周转不灵,继则巨额亏损。于是大批裁员。若认真反思,高薪是过多地享用经济成果,含有剥削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的愚蠢之举。
(3)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美国多年来常有新兴的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如高速公路、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子通信业。如电脑的硬件软件、手机曾遥遥领先当许多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美国则已面广量大地形成产业。但近十年来,美国这些领先的产业已处于徘徊状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迅猛追赶,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业发展神速,美国的优势相对削弱,或者说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的金融危机积淀久,它启示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我们要一切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办好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这也是化解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之良策。
5.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于中国影响,国家外汇储备部分损失了,出口困难了,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萧条.严重时会引起政局不稳定. 比起欧洲国家(如美国底特律汽车城已经是萧条得很了),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的割裂,我国人民币实施资本项下的严格管理,国际游资冲击不大,现在美国已有70多家银行趋于倒闭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家也在通过扩张财政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0000亿拉动内需等措施,现在又进行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调,如果各项宏观经济措施实施有效,对于中国也就1年左右的时间能够过去.
百度网友18f975745
2009-11-29 · TA获得超过25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1.1万
展开全部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目录
1 历史简介
2 研究对象
2.1 经济周期问题
2.2 经济增长问题
2.3 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
3 宏观经济学诸学派
4 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

历史简介
亚当·史密斯于其著作《国富论》中即已讨论一个国家经济成长的原因与条件。而一直到二十世界初期的主流经济学家,对于的讨论多着重于经济成长的方面。

在1929年至1939年间,欧美自由经济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在历史中这现象被称为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恐慌,这经济大萧条期间,失业严重,产量又下降。

在经济大萧条之前,当时主流学者不认为经济衰退是一个严重且长久的现象。这些所谓的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延续著《国富论》的观点,认为自由市场的价格机能就如同一只全能的黑手(看不见的手),可使经济平稳的运作。但古典学派有一个极端的看法,就是完全否定了需求不足与失业严重存在的可能,其看法以当时法国经济学家赛依(Jean-Baptiste Say ,1767年—1832年)为代表,他认为供给可以创造出同额的需求,而此看法被后人称为赛依法则(Say's law)。

但上述的看法却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状况不符合。经济大萧条持续了将近十年,但严重的失业现象却未曾消失,是故在此背景之下,凯因斯(J. Keynes,1883年—1946年)在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或简称为《通论》,而这也代表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始。凯因斯认为政府应在经济衰退时提出各种政策以刺激需求,进而达到减缓失业与恢复经济繁荣的目的。

但到了1970年代,新的总体经济问题又产生了。在1974年至1975年及1980年至1982年期间,欧美各国陷入二次大战之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因石油危机、高通货膨胀及高失业率产生的问题,逐渐的凯因斯理论受到了另一些不同理论的挑战。

这些理论包含了以米尔顿·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2006年)为代表的货币学派(Monetarism)和以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merson Lucas, Jr.,1937年— )与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1943年— )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New Classical School)或称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的理论。而米尔顿·傅利曼与小罗伯特·卢卡斯分别于1976年和1995年因此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既有的各种生产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以及资本)实际上会有多少被投入于各生产部门,并且研究投入后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具体来讲,有一下三大研究问题。

经济周期问题
经济周期问题有时候也被称为经济周期理论或者经济危机理论。其研究的主题是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国民收入在其长期增长趋势中会出现周期性的上下波动现象。

经济增长问题
主条目: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问题也被称为经济增长理论或经济发展理论。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在特定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制约和促进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和规律。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讲,拉动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增长的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俗称“三架马车”。

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
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有时也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或失业理论。具体来讲就是研究一个时期国民收入的总量和就业量(或失业量)是怎样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诸学派
传统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供给学派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宏观经济学
货币主义宏观经济学
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派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宏观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
挤出效应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民生产总值(GNP)
物价指数
失业率
货币
庇古效应
凯恩斯效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2529john
推荐于2020-12-01 · TA获得超过1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8万
展开全部
a 通涨率=货币增长率10%-产量增长率3%+v货币流通速率

其中v等于名义收入和货币量之比

b 货币增长率换成15%

c 货币供给增加了,就是利率降低了,会鼓励投资,如果我是投资者,我会选择增加投资.

d 利率浮动还是固定,作为投资者的我来说,要看实际利率是下降还是提高了,才能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投资.
如果我确定货币供给会减少,我想我更愿意接受固定利率.因为如果是浮动利率,那么减少货币供给,就意味着利率升高,投资的成本回增加.

...试试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来华奥xw
2009-11-16 · TA获得超过4.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9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49万
展开全部
吧相应的数据带入那个他给出的公式中,就能得出,如果太多的话,就必须用软件完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qiujiapei
2009-11-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字都看不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