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在本质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我来答
妖狐0
推荐于2016-03-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一般的,宗教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问题,实际就是如何对待生与死亡的问题。对人来说死亡是最大的恐惧,宗教要给出对待的办法。
佛教和道教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对待生和死的态度。可以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
那么,道教是如何解决死的问题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
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解读这句话需要一些中医的知识。我概要地介绍一下:
中医认为,人的内脏对应五行,比如,肝属木,肾属水等等。而中医施治的原理是根据平衡的原理,而不是就病而治病。因此,根据五行平衡的原理,很可能肝有病是肾虚而使五行不平衡,医生会治肾而不去管肝。这是西医与中医的区别。
道家继承了中医的这个思想,顺便说一下,著名的道家都是名医,道家认为人的五脏分布位置按五行分析实际上是不合理的。
所谓不合理主要就是“水”在下而“火”在上,这团生命之火在水上是燃烧不久的。所以,人会得病,人会死。但人体已经是这样了,常人只能顺着自然的安排,活着。这就是“顺成人”的意思。
道教认为,如果改变了人的五脏的这种五行关系,使“火”在下,就是水和火颠倒一下,生命之火就有根基,人就可以长生了。颠倒就是所谓“逆成仙”的基本思路。
后半句讲的是方法,“全在阴阳颠倒颠”。因为人的五脏已经是这样了,道教也没有办法把五脏移位,重新安排位置。方法是采用阴阳颠倒的办法改变五脏的五行属性。比如,让肾原来属水而改成属火。这不是仅仅改个名词,属性的改变包括某些特征也要改变。
以上就是佛教和道教在对生死问题上的观念的区别,以及各自的解决方法。
at4331
2009-11-24 · TA获得超过4.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482
采纳率:47%
帮助的人:3482万
展开全部
中国的传统道家思维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是非常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老子讲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庄子讲要齐物、自然。这个道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找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服从现实和把问题客观化简单化,减少自身的疏忽。

在佛教思想中则以自我为主体,基本思路是如何解脱,而不是自然如何表现。其中的标志是任何思想和行为的错误都由个人的因缘和欲望而来,也就是向内求,从内修。在佛教中有“大过须弥,小过芥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话,用来告诉人,以自我的心来观察,思维有极大的自由性,极大的变化、伸缩和无限。在处理问题上更趋细致化或广泛化。

佛和道的思想都是一种脱离精神,道家是游离于外而应化于内,佛家是分析微细以达到脱离于内外之境,因此在艺术表现上是很相近的,都是强调自我的意识心。在表现上多使用比喻、指代等手法,以小见大,由浅近识深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那个雨夜没有你
2009-11-24 · TA获得超过40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6.7万
展开全部
其实很简单,道修的是今生;佛修的是来世
道求的是肉身成仙,逍遥自在,所以要性命双修,既修肉身,亦炼神识
佛图的是舍却躯壳,早脱轮回,所以从不修身,只谈悟道

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以修行的方式脱离轮回,从此逍遥自在,不再受自然规律的束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凉风轻轻DH
2009-11-24 · TA获得超过39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05万
展开全部
惩恶扬善,以修行的方式脱离命运的束缚,最终逍遥自在!这是两教的相同本质!

道教是追求“天人合一”肉身和灵魂一同成圣。而佛教追求的是“涅盘”仅灵魂成圣,这是两教的不同本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oneyin
2009-11-24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9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67万
展开全部
佛教,先出世而后入世
道教,从精气而修无形
最后殊途同归

和尚第一句名言是放下
道士最最欣赏的是无为

佛祖最后交待说不要只顾自己、要普渡众生
老子开始就说,有无相生,..............,恒也

死后,佛教涅盘而结为舍利子,道教羽化飞升而灵气均给天地,总之他们都不白死,都留下东西给后人受用。--只不过,道教说灵气不是已经凝固成元神吗,这里有争议,个人以为灵气的作用仅仅是修炼时作为元神的托,炼成飞升了就不需要他们了当然还给别人接着用,不是一次性筷子用完扔或打包带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